搜索
   登录

目录

白族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
所属图书:《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 出版日期:2018-04-01 文章字数:2159字

四 白族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

白族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院落的结构装饰上。一般而言,院落周围基本上都有围墙,有的墙是用夯土板修筑而成,有的用鹅卵石堆砌而成。院落装饰手法众多、花样繁杂,对照壁、门楼等精雕细琢,充分体现了白族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和白族对房屋建筑的至高追求。 [1]

(一)各种门的装饰

门分为院门和房门两类,其功能是流通,具有阻挡及开敞自如的特点。

大门是民居院落空间的入口,是民居建筑群组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也是白族民居院落中最重要的部位之一。

白族建筑艺术中,门的装饰包括门楼、格扇门、板门和其他形式的门,如寨门、城门、牌坊、山门。

1.门楼。是白族建筑的一大特色,是把彩绘、木雕和泥塑装饰艺术结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分为有厦门楼和无厦门楼两种造型。

有厦门楼是三间牌楼形制,分为出角式(即“三滴水”屋面)和平头式(即“一滴水”屋面)两种。上部为半庑殿顶,两侧墙角上部为庑殿屋面,翼角反翅高耸,突显飘逸清丽。檐下有斗拱数层,有木雕装饰和瓦质粉、纸筋合成的灰塑装饰。木质斗拱位置上雕刻有龙、凤等动物纹和植物纹。外表以木质原色为主调,或喷饰油漆,或以彩色或贴金油漆装饰,整体造型华丽而缜密。斗拱下部雕刻重重镂空花枋,或装饰条形分块砖雕图案,手法简练典雅。门框用繁杂的木雕,枋子用浅浮雕,雕刻双龙戏珠或禽兽、植物花纹等,枋子之间是一块块木雕构件,用动植物图案组成纹样。“三滴水”门楼用完整的构图和多层次的雕刻把矩形、方形的小木花外圈装饰连成一排,枋子下一般用葡萄等攀藤植物组成挂落,使整座门楼成为白族民居建筑中颇具特色的部分。

无厦门楼,直接在门洞上进行装饰,多为尖拱形。有些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做成圆拱形。

2.格扇门。由“阖扇”而来,闭合自如,用时安上,不用时可以卸下来使屋内宽间形成敞口厅形式。长宽根据厅堂开间的宽窄而定,有四、六、八、十和十二扇门不等。其构造形式为:上段装窗棂的称格芯、格眼、花芯或菱花;下段装木板的称裙板或障水板;中段即格芯与裙板之间的狭长部分,称为绦环板或腰华板。扇框的上、中、下三部分均用抹头分隔。

格扇门一般以3至5厘米的松木、樟木和椿木等为底材,施以满雕彩绘。格芯是装饰的重点,以透漏雕刻为特色。格扇背面相应雕刻整齐大方的几何图形衬底,使门扇透气通风、透光。装饰色彩以朱红色、金黄色为主,民族气息浓厚。

3.板门。用于划分住户和公共空间。木板的高度由建筑高度决定,木板的数量由开间决定。

4.其他类型的门。除了以上几种较有特色的门外,白族还有寨门、山门、城门、牌坊等形式的门。其中,山门一般为三门并立,故又称为“三门”,有“三解脱门”之意,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民间还认为这三个门分别代表信心门、智慧门、慈悲门。

(二)各种窗的装饰

白族合院式住屋是中原住屋文化与贵州地方民族住屋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风格在“汉式”基础上有一定的地方性变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固定形制。

1.槛窗。也称为格扇窗,位于建筑物的次间或亭榭的柱间,下有槛墙或槛板,开启灵活。重点装饰部位在格心,大多由纵横棂子组成,在木棂之间的空隙中镶嵌雕饰。内侧装有一块可以推拉的隔板,夜间拉起,以遮挡视线、挡风、防盗。

2.横披窗。安装在门的中槛和上槛之间的窗子,可采光通用。通常分为左、中、右三段,外形为横向矩形,均用木棂做成整幅格子图案,中间的细木框一般镶有浮雕花板,形式自由、多样。

3.直棂窗。只有直条的竖棂,没有花纹和曲线,多用于库房、厨房等建筑。

4.固定棂根花窗。有圆形、方形和六边形等造型,制作方法有榫卯、交口等斗合工艺,还有浮雕、透雕,其中以三层木雕居多,底部雕菱字形格纹,中层衬以植物纹样,外层浮出花鸟,层次分明。

5.支摘窗。是活扇窗的形式之一,又叫“和合窗”。开时向外撑起。有上下两段,上段向外支撑,下段可摘卸。

6.牖窗。属于附属窗,主要用于通风、采光,一般以固定形式为主,有圆形、方形和六角形等。

7.拱券窗。为三角券式造型,上部是三角形,下部为长方形,造型简洁。

(三)檐廊结构与装饰

檐廊是室内与院落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檐廊空间与庭院空间和室内空间形成整体,相互交融。

檐廊的结构,一般都设有飘檐,廊的一边与有柱的走廊相连,另一边跟房屋相依。檐廊的功能,可连接房屋和院落、天井的过渡空间,成为民居的平面交通道。

檐廊的装饰,主要是由瓦作、木作、石作和彩绘四部分组成。

(四)独具特色的照壁

照壁又称“影壁”或“屏风墙”。“影壁”由“隐避”二字变化而来,在门内为“隐”,在门外为“避”,后人统称为“影壁”。

照壁比例匀称,样式有独脚和三叠水两种。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壁,壁顶为庑殿式。三叠水照壁,将一横长而平整的壁面直分为三段,中间高,两边低。各段高度比例,均随院子的宽窄而变化,并与照壁对应的主房互相呼应,形成对景效果。

照壁可遮挡外人的视线,保证家宅的私密性,还可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五)白族建筑材料

白族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漆料以及五金材料等。木材主要用于格扇门、板门及各类窗中;石材装饰分为普通石材和装饰石材,普通石材用于牌坊、寨门等装饰石料,多用于“三滴水”门楼中;漆料有天然漆和彩绘漆,用于装饰格扇门、窗;五金件用于门、窗的边角处,起保护和装饰作用。


[1]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白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