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一带社会生产生活习俗
时间:2015.6.15
地点: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水龙社区地寨村各冬组。
采访人:韦世方
受访人:杨胜强
受访人简介:杨胜强,80岁,水族,退休教师,受人爱戴。家住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水龙社区地寨村姑荣组。
韦世方:公,耽搁您时间。我叫韦世方,县民研所的,想向您了解我们地方历史情况。首先,想请您老作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杨胜强:我叫杨胜强,今年八十了,鼠(丙子)年出生的。
韦世方:寨子叫什么呢?
杨胜强:姑荣寨。
韦世方:属于哪个村组呢?
杨胜强:属于地寨村姑荣组。
韦世方:姑荣寨子到水龙乡有多远呢?
杨胜强:八里路。
韦世方:有多少户数和人口呢?
杨胜强:我也不太清楚啊。
韦世方:那寨子主要姓什么呢?
杨胜强:全部姓杨,水族。
韦世方:寨子是迁来的吗,好久了呢?
杨胜强:在这里,应该是五代人了,太公一代就在这里了。
韦世方:从您太公到现在,可能是五、六代人了。原来从哪里迁来呢?
杨胜强:听说是从广西迁来的,具体不太清楚。
韦世方:那边的杨家跟各冬组什么关系啊?
杨胜强:都是家族的,包括所有地寨片区及姑任、姑早、姑奴等都是同一个家族的。
韦世方:寨子一个人平均得多少田呢?
杨胜强:像我家8个人得40挑米,一人5挑,也是人均几分田而已,可能5分田吧。
韦世方:地分吗?
杨胜强:分的。当时我在学校工作,具体不是很清楚。
韦世方:田和地,哪样多得些?
杨胜强:田多点,地比较少。
韦世方:山林呢?
杨胜强:全寨一家只分得一点。
韦世方:所有田地山林都分吗?
杨胜强:以前分的,后来集体阶段承包以后就没得多少了。像我们寨子,如果你有多的话就分出去,但由你先选祖宗田,多的部分就分给别人。
韦世方:我们的田一般种植什么呢?
杨胜强:种水稻。
韦世方:打谷子之后,又种什么呢?
杨胜强:都是闲置的多。
韦世方:地种什么呢?
杨胜强:主要是种苞谷、芍、黄豆等,辣子一般单独种植。
韦世方:家庭养殖主要是哪些呢?
杨胜强:以养猪为主,还有水牛、黄牛,有些家还喂马。
韦世方:现在每家都喂吗?
杨胜强:牛喂得少了,多喂马了。以前没有化肥需要圈肥,现在圈肥用的少了。
韦世方:加上现在出去的人多了,没有喂养。
杨胜强:这地方出去的人多啊,只有老人小孩在家了。
韦世方:出去的人数到一半没有?
杨胜强:到啊,应该超过的。幸好外出打工,要不光凭地方的这点田地收入,粮食都不够吃的。所以以前生活苦,现在才多好些。像起房子大多都靠找外面的钱来建设的,要不都无法起的。
韦世方:一般出去的人年龄大概是多少呢?
杨胜强:都是20到50岁之间的多,有少量的十五六岁也出去。
韦世方:这边地方过的节日怎样呢?
杨胜强:是以端节为主,还有春节,这两个节日多隆重些。
韦世方:这个寨子过端节是第几个端呢?
杨胜强:跟三洞潘家一起过,过三洞端。
韦世方:是哪个月呢?
杨胜强:是水历正月。
韦世方:过几天呢?
杨胜强:主要是两、三天,戌日、亥日、子日,到丑日时客人都走了。
韦世方:戌日晚上是怎样祭祀的呢?
杨胜强:现在小辈的改了,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的戌日晚上用鱼来祭祀,主要吃鱼。第二早也是这样,一直到上端坡赛马活动结束才能吃肉,现在就提前吃肉了。
韦世方:这边习惯邀端吗?
杨胜强:邀端比较少。呵呵,以前还邀端的,后来才改的。
韦世方:以前的亥日祭祀祖宗时用鱼吗?
杨胜强:还用的。
韦世方:客人什么时候来呢?
杨胜强:一般戌日晚上有来的,第二天早上也来,然后一起上端坡。
韦世方:那么这地方端坡祭祀吗?
杨胜强:还祭祀的。
韦世方:用什么祭祀呢?
杨胜强:用鱼、糯饭、煎豆腐等。
韦世方:有没有念祝词之类的?
杨胜强:只是讲些好话,念水经的较少。
韦世方:马下端坡后就开始吃肉了哦?
杨胜强:是的。
韦世方:端节接待客人的食物有什么呢?
杨胜强:主要是肉类了。过去就是杀猪,还有敲牛的。家境好的敲牛,差点的就是猪肉了。
韦世方:还敲铜鼓吗?
杨胜强:敲的。
韦世方:你们寨子有铜鼓吗?
杨胜强:有一面。
韦世方:每个寨子都有吧?
杨胜强:有些寨子有,有的没有。
韦世方:那春节呢,跟地方汉民族过同一时间吧?
杨胜强:同一个时间的。
韦世方:这个地方过从三十晚到正月初几呢?
杨胜强:过去过的时间短,现在时间多长些,过六七天的。有些家亲戚多的过的时间更长,甚至比端节过的时间还长。
韦世方:主要是哪些亲戚来走呢?
杨胜强:有出嫁女儿来的,有朋友来的。
韦世方:春节主要祭祀在什么时候?
杨胜强:从大年三十晚开始,到初一早上。
韦世方:主要祭品是哪样呢?
杨胜强:主要是肉类。
韦世方:还宰杀牲口吗?
杨胜强:一般很少,主要是买猪肉。
韦世方:祭祀地点在哪里呢?
杨胜强:在神龛前供桌上。
韦世方:除夕晚上有亲戚来吗?
杨胜强:很少来,一般初二以后来。
韦世方:初一早上在哪里祭祀呢?
杨胜强:还是在神龛地方。
韦世方:其他的祭祀呢?
杨胜强:有啊,有祭井、祭石神、祭桥等。
韦世方:听说还有喊魂的。
杨胜强:那是过端节去的。一般在院坝举行,用竹篮、帽子、新衣服等,在院坝喊小孩的魂。
韦世方:哦。那春节是女儿回来探亲的多吧?
杨胜强:是啊。
韦世方:这地方的春节除杨家过以外,其他姓氏也过吗?
杨胜强:一样的过。
韦世方:比如姑娘嫁去那边,那边来走,我们也去那边,有时间规定没有啊?
杨胜强:没有,初一、初二、初三等相互走访,谁有空了谁就来。
韦世方:哦。在我们这里的水家同一支的不开亲,但是跟附近的其他姓可以开亲吗?
杨胜强:可以的。
韦世方:主要是跟哪些地方开亲呢?
杨胜强:祥寨、水龙、拉佑、独寨等片区,还有中和、牛场那边,现在是很多地方了。
韦世方:以前的婚嫁有送糖提亲之类的,一般是由父母帮找还是自己认识呢?
杨胜强:多半是老年人介绍的,现在才是互相认识结婚的。当时还看女方同意不,如果同意了就收下糖,要不就退回来。
韦世方:以前有小酒和结婚酒,这两种酒是必须吃还是什么呢?
杨胜强:先吃小酒,然后是结婚酒,都要选日子去的。
韦世方:吃小酒时,男方家一般送什么去呢?
杨胜强:送肉、糖、酒之类的去,还有烟。
韦世方:还有母舅那边送什么吗?
杨胜强:送小猪去,还有项圈、手镯也送去。现在是拿钱代替了。
韦世方:是吃小酒时送去的吗?
杨胜强:嗯。
韦世方:结婚酒还择日子吗?
杨胜强:嗯,是根据水书来择的,我不太知道,但是由男方家选择日子。
韦世方:那男方又送什么去呢?
杨胜强:也送肉、糖、酒等去,但要多送一些。
韦世方:女婿也跟着去吗?
杨胜强:去啊,还有专人陪女婿去的。
韦世方:抬嫁妆的有多少人去呢?
杨胜强:一般十个人左右。
韦世方:数量讲究单数和双数吗?
杨胜强:不忌这个。
韦世方:喝酒的人呢?
杨胜强:是老人去。至少有一个长辈去,然后是年轻人跟着。
韦世方:新娘来时,有哪些人陪同来呢?
杨胜强:是她的家族成员,有老有小,但父母不来。有她家及三家的兄弟姐妹、长辈、亲戚等。男方家派一个小姑娘去接来。
韦世方:还提篮子什么的?
杨胜强:呵呵,那是去“要菜”啊,一种避讳,说是去地里要菜回家。
韦世方:新娘到家后,男方家怎样做呢?
杨胜强:男方家开门等待,另外婆婆躲在门后拿小木条拍打的,意思是来家了记住老人的话,不要再花心了。
韦世方:各有各的礼节。特别是老人过世时,比如有一位女性老人去世了,该怎么处理呢?
杨胜强:先梳洗穿衣。衣服件数根据家庭来定,有的三、五件,有的七、九件。
韦世方:棺木是怎样摆放的?
杨胜强:在神龛前面,顺着神龛。
韦世方:头与脚在哪边有计较吗?
杨胜强:火塘在哪边,脚就在哪边。
韦世方:还报丧吗?
杨胜强:一定要跟外家讲啊。拿鱼、酒去外家,然后跟外家讲情况。孝家这边就入殓、祭祀等。
韦世方:还等外家人来吗?
杨胜强:不等了。但也看情况,如果老人在这边有子女了可以不等,如果老人去世时有争议问题的还要等外家来,一般等外家来看的情况,我们地方比较少。
韦世方:这边主要用什么来祭祀亡灵呢?
杨胜强:用鱼,还有豆腐。
韦世方:老人落气了,一边派人报丧,一边怎样忌油呢?
杨胜强:一落气就开始忌油了。
韦世方:是哪些人忌油呢?
杨胜强:寨内家族同是一支的就忌油。
韦世方:亲戚呢?
杨胜强:外家忌油。
韦世方:怎样择日呢?
杨胜强:以前要请水书先生来择日的,具体怎样择我们不太清楚。不过现在择日的少了,一般几天内举行吊丧活动。
韦世方:孝家还请哪些乐队呢?
杨胜强:这边不请,但外家那边要请来。
韦世方:这边一点不请吗?
杨胜强:一般不请,除非没有正头亲戚,就请唢呐、芦笙等表演队来吹唱表演。
韦世方:以前我们地方有吹唢呐、吹芦笙、唱水歌等这些吗?
杨胜强:有的,主要是外家,出嫁的女儿请来,没有的自己负责请。
韦世方:外家送旗幡吗,女儿呢?
杨胜强:是的,都可以送。但外家送的旗幡中有白色的,其他亲戚没有。
韦世方:祭布呢?
杨胜强:外家、女儿都送,内容不一样。
韦世方:忌油是整个支族忌吧?
杨胜强:是的。
韦世方:那么孝衣、孝帕呢?
杨胜强:有些全部一支都穿,有的是三家六房穿。同班辈的不穿,戴孝帕也是一样的,晚辈戴。
韦世方:安葬要择地理吗?
杨胜强:以前有师傅才选,现在是看哪些地势好些就选用了。
韦世方:应该是找懂得一点地理的人帮忙吧?
杨胜强:呵呵,不懂的就傍老祖坟旁边安葬也有。
韦世方:落气或送葬时,这边可以喊人名字吗?
杨胜强:不能啊。
韦世方:送给死者的主要东西是什么呢?
杨胜强:男性的送马或水牛,女性的就送水牛。现在男性的都送马。
韦世方:有些家没有怎么办啊?
杨胜强:那就送猪。再穷的只能不送了,甚至有些没有棺材的,就拿木板子钉成盒子收殓送去。
韦世方:那些年请水书先生,这几年平时活动还请吧?
杨胜强:用得较少,基本上不用了。
韦世方:像建房子也不看水书吗?
杨胜强:立房子还是看水书咧,嫁女儿的由男方家择日。
韦世方:建木房讲究几排几间吗?
杨胜强:没有规定,按照习惯有钱的多起几间,没钱的少一两间。
韦世方:我记得有些家因为排柱没有做好,为了赶好日子,就先立一根柱子的情况,这边有吗?
杨胜强:也有的,主要是趁好日子。
韦世方:立房子时有亲戚来吗?
杨胜强:有个别来,是正亲,一般来得不多。
韦世方:砍梁柱有讲究吗?
杨胜强:要两个父母都健在的人,在立房子的时辰临时去砍树,并且削树皮时脚不能跨梁木。
韦世方:梁上还写字吗?
杨胜强:还写的,内容主要是立房子的日期和时辰。
韦世方:我见有些地方还用红布包什么的。
杨胜强:用红布包金片或书什么的。主要是都江那边流行,我们这地方没有这些。
韦世方:上梁时选时辰吗?
杨胜强:选啊,并且还写在梁上。上梁时也要两个父母都健在的青年人来上。
韦世方:盖房子还选日子吗?
杨胜强:一般在立房子当天要几块瓦先捆在房柱上面,有空时就盖;认真的人还选日子盖瓦,或者选得好日子时先盖上几片瓦,然后可以随时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