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辅相在家乡的社会地位
时间:2015.6.14
地点:潘杨佑家
采访人:潘兴文
受访人:潘杨佑
受访人简介:潘杨佑,男,水族,农民,70岁,当地德高望重的寨老。家住三都水族自治县塘州乡中化村二组。
潘兴文:哥:你叫潘杨佑吗?多大年龄呢?
潘杨佑:是啊,我今年有70岁了。
潘兴文:从潘辅相那一代人到你这代人有多少代了呢?
潘杨佑:那事?我想想……(其爱人说)慢慢从他老人家那辈人往下数一数就知道了。
潘兴文:您家这里是不是(三都县塘州乡)中化村二组?
潘杨佑:是的。
潘兴文:你回忆一下潘辅相公,从他那辈到你这辈有多少代了?
潘杨佑:其实……哎,我也不太清楚哩!
潘兴文: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潘杨佑:只是听(我们)上一辈几个老人说起这件事而已。其实,那个时候(潘辅相)他开始出名时,他双手都成三节。听说,他出名与两条狗有关系。
潘兴文:他出名与两条狗有什么关系呀?
潘杨佑:那两条狗,是白色公狗。那个时候,相公去老场坝(尧贯场,清朝时期塘州境内非常兴旺的农村交易市场)赶集时,那两条狗寸步不离,很多人都认识他的狗,互相传话之后,两条狗便成了他去向的标识。那个时候他在尧贯场坝也倍受尊敬的,来赶集的人,这个递钱给他,那个也送钱给他。(那个时候都是硬币)到傍晚时分,相公的钱够两个人挑回家!
潘兴文:(潘辅相)公那个时候到场坝,他是不是固定坐在哪里呀,要不,别人怎么知道到哪里送钱呢?
潘杨佑:不论坐哪里,都有人给他送钱的。
潘兴文:是不是只尧贯场,还有哪个场坝会有人给他送钱吗?
潘杨佑:哪个场坝都有人给他送钱的。那些年代……
潘兴文:他是每一个赶集天都去赶集吗?
潘杨佑:那个年代,开始的时候,他经常去赶集的,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不去赶集了。但是我们家族里有人(平时常常为相公办事的人)去赶集时,他那两条狗也跟着去赶集。事情是不是真这样,我也不太清楚,(我小时候)只是听老人们说说而已。只要那两条狗到了场坝,因为很多人都认识了所以大家都猜测相公可能也在场坝哪个地方,就自然被他吓怕了……
潘兴文:一般是哪些地方的人被相公的威名所震慑呢?
潘杨佑:他到中和老场坝(卯场坝),所有三洞、中和等地方都被相公的威名吓怕了……
潘兴文:烂土方向他去不去呢?
潘杨佑:烂土方向他不去。
潘兴文:只是在中和场坝和尧贯场坝有威名吗?
潘杨佑:是的。
潘兴文:到后来,他有钱到什么程度,怎么成为地方官?
潘杨佑:我也不太清楚。
潘兴文:那么,再后来呢?
潘杨佑:后来,出名了之后,马家瑶(今黔东南州丹寨县的马家——清朝时势力强大)来他家要杀害他,他被别人背出去,而他母亲没有人背了,被杀害了。他母亲被杀了之后,他没有办法了,就到露天的地方,仰头朝天呼叫申冤,他只是向苍天呼叫三声,天空立刻乌云密布。
潘兴文:当时,他雇佣有多少家丁呢?
潘杨佑:不太清楚。传说他是雇佣有人的,但雇多少人就不太清楚了。
潘兴文:他雇佣那些家丁从哪里来呢?
潘杨佑:那些家丁也可能是家族里的一些人员吧。
潘兴文:后来,他与马家进行家庭械斗,哪里来人给他出力呢?
潘杨佑:也是牛洞(塘州乡灯光村牛洞自然寨)啊,务雷(塘州乡灯光村务雷自然寨)啊,以及赖啊,狍啊等家族成员吧。后来的事,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听说相公出名,至于出名到什么程度,我真的不太清楚哩!我们这代人真的不太清楚,可能是我们的父辈他们清楚这件事吧。
潘兴文:现在江公有多少年龄了呢?
潘杨佑:潘政江公可能是70多岁,接近80岁吧。
潘兴文:他还清楚知道潘辅相的事情吧?
潘杨佑:他还会知道的。
潘兴文:(潘辅相)他那一代人兴旺得多少年呢?
潘杨佑:兴旺时间不太长。
潘兴文:潘辅相公出行不方便之后,还有哪些人会给他送钱财呢?
潘杨佑:那也是亲戚朋友给送一些,其他人就少送钱财了。下次你有时间回家来,你去跟江公聊聊,就清楚得多了。我只是听上辈老人家们传说而已。这些事情只有亲直系的潘政江公和潘忠新公最清楚,如果他们不清楚,就没有人清楚了。也只有我们家族这个支系才清楚,其他人也不太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