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佑韦姓与交德韩姓的关系
时间:2015.5.8
地点:都江交德村韩姓寨内
采访人:潘兴文
受访人:韦学顶
受访人简介:韦学顶,男,水族,1959年生,农民。为村寨的寨老,是水书师传承人之一。家住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乡马联村一组。
潘兴文:你叫什么名字呢?
韦学顶:我叫韦学顶,水族,1959年生,家住水龙乡马联村一组。
潘兴文:能不能请您把马联的韦姓与都江交德村的韩姓是否是“韩韦二姓一家人”(下称“韩韦二姓”)的情况说来听听?
韦学顶:我们那支祖公,生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尿(水族音译),尿公生有八个儿子;一个叫挡(水族音译),挡公生有九个儿子,水语称“把尿纠挡”——八尿九挡。挡公有一个男孩来到交德时,当时交德有潘姓、韦姓,所以他自己改为韩姓。
潘兴文:他来交德多少代人了呢?
韦学顶:最多20代人。
潘兴文:那么他为什么不改姓其他,而偏偏改姓韩呢?
韦学顶:古时候,韩姓氏族是一个部落,经常打仗,韩将军打了败仗,在战场上余下的人也不多,有一支敌军部队要追杀韩姓将军的余军,韩军一路逃亡,不知到何地,人困马乏,看到后边没有追兵,就到一处村庄去埋锅做饭,歇歇脚。谁知,后面仍有追兵,那些追兵追了一段路程之后人马也累了,一望远处看到有一面战旗。上苍赐福不灭韩,追兵看到的战旗,刚好被风吹而折叠,把“韩”字左边遮盖了,只露出右边的“韦”字,追兵认为是“韦”军,不敢逼近,怕冒犯“韦”军的军规;同时认为是韦将军的军队,不必追赶只有打道回程。由此,韩将军的残兵才得以活下来。韩是本姓,韦是救命的姓氏,这支韩军为了感恩而改姓韦,定居他乡时就直接写姓韦。由于交德已经有了韦姓,不想与之雷同,挡公那个男孩来到交德时,他就沿用本姓的“韩”氏。
潘兴文:你说的韩军被追杀,因为战旗被风吹折叠只露出“韦”字旗而逃过灭绝之劫难,安居时改姓韦大约是在什么时候的事呢?
韦学顶:听老人们说,好像是在南宋或北宋时期,“韦”字旗解救了韩将军的残兵。
潘兴文:你上面说的追兵与“韩”将的开战,是在什么地方?“韩”将的残兵怎么逃跑到我们现在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呢?
韦学顶:听说,是从什么地方打仗之后,又进入湖南境内打仗,败仗之后各往一面逃跑的。
潘兴文:“韩”将的残兵由哪里逃跑到哪里,后来又到哪里,在什么地方余下的人才改姓韦?
韦学顶:当时士兵们改姓韦之后,什么地方他们都去。我们那支先祖当时有18人,其中有人逃跑到十六水卖花线。当时成六房到水族地方来,到水族地方居住后,叫“韩韦二姓”,我们是小韦嘛。那么挡公那个男孩来到交德时,当时交德已经有了韦姓,他就沿用本姓的“韩”氏。
潘兴文:刚才你说追军与“韩”将开战在湖南,之后逃跑到哪些地方,路线是怎样的呢?
韦学顶:先打在湖南,后逃跑到广西,之后,到贵州来,到到独山县城的北街一甲,我们还有“宗字薄”,老的“宗字薄”内容多,我记不清楚了。
潘兴文:现在你的“宗字薄”在哪里呢?你还能记得多少就说多少吧。
韦学顶:我们韦姓的“宗字薄”在韦国思(拉佑甲队人)那里。原来记录“宗字薄”的人是罗公,其学名叫韦庭普,他记录了我们马联拉佑这支韦姓传承人的宗谱。有一个叫“港”公,他是专门的“布谐”(,用念咒的方式与鬼神对话),当时为了驱逐“莽(ma:ŋ3,读第三声)脚(
,读第四声)”而“布夺(pju1to2,读第四声)”,为了把每一个公的名字都点到,表示每一个公都敬神送鬼,就把宗字薄送到“港”公那里。然后拉佑甲队的韦进山把宗字薄拿去,之后韦国思在韦进山那里看到韦姓的宗字薄,韦国思就对韦进山说:“我把宗字薄拿去看看,研究研究其中的内容有哪些!”就从韦进山手里要走宗字薄。(据韦国思言,所谓族谱,不具有可靠性、真实性——编者)
潘兴文:现在韦国思在哪里?
韦学顶:韦国思在都匀,现在宗字薄还在韦国思那里的。前段时间,我们马联拉佑这支韦氏集中了家族支系,想要宗字薄来看看,再为宗字薄补充新一代人员姓名入册,当时打电话与韦国思说:“‘宗字薄’还在你那里吧?”韦国思在电话那头说:“‘宗字薄’还在的,你们可以要去看看的。”第二天,我们这支韦氏家族派韦学道和韦仕运到都匀去找韦国思,到韦国思家里问“宗字薄”时,韦国思说:“我吃了官司后,不知道夫人(韦奶)藏到哪里去了!”韦学道和韦仕运只好空手回来。过数天后问韦平忠(拉佑甲队人,是韦国思的侄子)道:“‘宗字薄’还在你叔叔那里吧?”韦平忠说:“‘宗字薄’还在我叔叔那里,如果你想去看看‘宗字薄’的话,我们两人一起去,买几斤肉去吃个饭,聊一聊,叔叔是会让我们看看‘宗字薄’的。”
潘兴文:你们那支“宗字薄”是什么时候写的呢?
韦学顶:那个“宗字薄”是记录有,从第一个祖公到这个地方居住起,到所繁衍的多个后代。潘兴文:那位祖公在哪个地方居住的?
韦学顶:第一个祖公到这个地方居住的那个地名有的人叫“岜醒”(pja1ljin5),有的人叫“岜兰”(pja1lja:n4)。
潘兴文:“岜醒”和“岜兰”具体在现在的哪个地名的范围内呢?
韦学顶:就是现在的水龙乡拉佑大寨和甲队寨,就这两个寨子。
潘兴文:你上面说的,你们祖公迁徙的路线是:在湖南打败仗—逃跑到广西—到贵州—独山县城的北街一甲—水龙乡的拉佑大寨和甲队寨。还在哪里居住没有了?
韦学顶:没有了。
潘兴文:你们祖公来到拉佑这个地方的时候,拉佑这个地方是否有人烟?
韦学顶:当时是有稀少的人们居住在拉佑这个地方的,我们祖公来拉佑定居后,不知道那些人是什么民族,后来,那些原住的人,有的死了,有的迁居到其他地方去了。
潘兴文:他们迁到哪个方向去了?
韦学顶:听说,那些人好像是往榕江方向走,接着往广西那边走了,他们也各走一方,也没有具体的方向。
潘兴文:你上面说的,你们这支韦姓是“韩”将的后代,来到水龙拉佑这个地方居住,至今有多少代人了,后代发展之后,又分散到哪些地方居住了?
韦学顶:从我们第一个祖公来到水龙拉佑这个地方居住,后来繁衍的多个后代,也不知道是第几代人,有一个大哥到都匀的套头去居住,到套头居住后也依然姓韦。
潘兴文:现在在套头居住的有韦姓,也有韩姓,他们也都是水族,那他们是不是一个家族呢?
韦学顶:反正我们的韦姓,就是韩韦二姓是一家,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面谈过,也不清楚套头那个韩姓是不是我们的韩韦二姓。可是,都江镇交德村的韩姓是真正的从拉佑的韦姓迁来的。
潘兴文:刚才你说,有一个大哥去都匀的套头居住,还有人到哪里去没有呀?
韦学顶:还有小哥哥到水东、群立(三都县周覃镇境内)去居住。
潘兴文:你们这支韦姓是“韩”将的后代,来到水龙拉佑这个地方居住,有多少个孩子,又分别迁到哪里居住了,你依次说来听听好吗?
韦学顶:我们这支韦姓第一个祖公来到水龙拉佑这个地方居住,不知道是哪一代,生有三个男孩子,大哥到都匀的套头居住,二哥就在拉佑、马联、苗草,小哥哥(第三个孩子)到水东、群立去居住。这三哥弟属于“把尿纠挡”——八尿九挡的范围内。
潘兴文:到哪一代人才有人迁到都江镇的交德村居住的?
韦学顶:在“把尿纠挡”——八尿九挡,挡公有一个男孩来到交德居住。现在交德还有一个山坡叫“怒挡”nu2ta:ŋ3,到这个地方居住后,有了钱,买了第一个山坡,为了让他下一代人记住他们的前人,所以把山坡命名为“怒挡”。
潘兴文:自挡公的一个孩子来到交德定居,至今有多少代人了呀?目前已经发展成多少人了?
韦学顶:他到交德来定居,约20代人,目前已发展有近90户人家了。
潘兴文:只是交德的韩姓,现在就有近90户了呀?
韦学顶:是的。
潘兴文:交德的韩家与马联、拉佑的韦家是否经常有来往呢?
韦学顶:经常有来往的,就像两哥弟一样地来往哩!
潘兴文:交德的韩家过什么节日呢?
韦学顶:交德的韩家,每年到马联、拉佑的端节时,他们家家都在神龛供奉的。
潘兴文:交德的韩家是否与马联、拉佑同一时间过端节呢?
韦学顶:他们这里好像没有马坡赛马,是不是一起过端节我不太清楚了。
潘兴文:刚才我在交德村寨子听说,交德村是在过端节,可是他们是在马联、拉佑过端节之后的第13天才过端节的,他们改变过端节的时间,在改变端节时间之前是否问过马联、拉佑的寨老呢?
韦学顶:这件事我不太清楚了。如果这么说,都匀的套头,三都的马联、拉佑、水东都在农历八月过端节,套头过第一个亥,我们马联、拉佑、水东过最后一个亥,那交德就要到农历九月才过端节了。
潘兴文:刚才我在交德村寨子听说,交德村寨里有姓韦的,也有姓韩的,我问过他们,交德里的韦姓和韩姓是不是一个家族,寨子里有人说,我们这里的韦姓和韩姓不是一个家族,这里的韦姓是从三洞的水维迁来的,韩姓是从水龙的拉佑迁来的。他们这么说是否正确?
韦学顶:他们这么说是对的。
潘兴文:你说的交德的韩姓从水龙拉佑迁来约20代人了,你们是否代代有人来往呢?
韦学顶:新中国成立前到现在,我们都有人来往的。
潘兴文:从过去到现在,交德村内的韦姓与韩姓是否开亲(联姻关系)?
韦学顶:交德村内的韦姓与韩姓是有开亲的。
潘兴文:平时,交德村的韩姓,马联、拉佑、水东的韦姓,族内有什么重大事件,你们是否有共同协商解决的可能?
韦学顶:比如说,一般有老人过世时,谁知道谁就去参加追悼仪式。只有族内有村寨发生火灾等大事,交德村的韩姓,马联、拉佑、苗草、水东、群立、套头的韦姓,都大帮小补为灾民渡过难关等。
潘兴文:你们家族之间的相互支援有多少代人了呢?
韦学顶:约有10年了。从拉佑大寨发生火灾就开始了,交德村的韩姓,马联、拉佑、苗草、水东、群立、套头、交梨新寨的韦姓就共同募捐了。
潘兴文:交梨新寨的韦姓现在他们的族别是水族还是苗族呢?
韦学顶:是水族,他们是从拉佑甲队迁去的,现在他们不会说水语了,他们都是说苗语。
潘兴文:这里没有通公路之前,也就是水龙至三都至都江都没有通公路的时候,马联、拉佑、水东的韦姓与交德村的韩姓平时来往,路线是怎么走的呢?
韦学顶:步行时,走水龙—科寨—孟寨—班留寨—靠寨—抗谷寨—五坳坡,还有好几个村寨我记不住名称了。
潘兴文:你们从马联、拉佑步行到交德村寨,要走几天时间呢?
韦学顶:天蒙蒙亮就出发,当天傍晚时分就可以到达,步行10多个小时就到交德了。
潘兴文:马联、拉佑、水东的韦姓与交德村的韩姓目前为止,是否有开亲现象?
韦学顶:从来都没有开亲现象。
潘兴文:马联、拉佑、水东的韦姓与交德村的韩姓,与哪里的韦姓能开亲呢?
韦学顶:可以与三洞水维的韦姓、独山县天星及周围的韦姓、廷牌恒丰的韦姓等都可以开亲的。交德村的韩姓,马联、拉佑、苗草、水东、群立、套头、交梨新寨的韦姓历来都不能开亲。
潘兴文:平时或者逢年过节,你们韩姓、韦姓是否共同开展什么民俗活动没有呢?
韦学顶:我们来往的时间,主要是在端节或者农闲时邀约走访。
潘兴文:我知道你也懂水书,你的水书是从哪里学来的,在水书知识方面你与交德韩姓中什么人有互相探讨没有呀?
韦学顶:我的水书知识是从我家祖上留下来的书学习的,那是我祖辈一个名叫堂公的水书。我知道交德有韩友恩老人懂水书,他也把水书知识传授给他的孩子韩学明,我经常与韩学明共同探讨水书方面的知识。
潘兴文:您知道水书有哪些书目?你最熟悉的是哪方面的水书内容?
韦学顶:水书有《正七》《正七分解》《壬辰》《分割》《日历》《贪巨》等等很多,《正七卷》我只是读通一小部分,后边的内容只是参照来运用而已。《壬辰》记载的全部是吉利的内容,哪年哪月哪时哪个方向是吉利的都在书中标明的,有的也叫《八贪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