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汉列美》
在侗族文学发展史上,有两部艺术成就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间口头叙事文学作品。一部是《珠郎娘美》,另一部就是《金汉列美》。《金汉列美》在部分侗族地区也叫《吉金列美》。前者主要是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反映19世纪中叶侗族社会的人文状况;后者主要是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反映19世纪初期侗族社会的人文状况。这两部作品双壁交辉,共同成为侗族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的经典。2009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民间故事《金汉列美》广泛流传于贵州省侗族南部方言区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的广大侗族聚居区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以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部分侗族聚居区,并以多种形式渗透在侗族文艺作品中,成为侗族传统作品的代表作。大约在1838年前后,侗族戏师张鸿干根据民间叙事歌《金汉列美》改编成了侗戏《金汉列美》。在演唱过程中各地区根据需要在内容上作了各种修改。有以金汉为自由恋爱和忠贞爱情献身的正面宣扬,也有以金汉作为婚外多情男人而遭谴责的负面宣传。
传说六洞地区的贯洞寨有个富家子弟金汉,从小在父母包办下与门当户对的表妹列美结为娃娃亲。侗族古理有规定,姑家养女必嫁舅家郎。
金汉长大后,不但家里富有,还且长得一表人才。村中的很多姑娘都在暗恋着他。但多情的金汉在和列美结婚后偏偏又看上家庭贫寒、温柔、善良的娥娘。在行歌坐月、鼓楼对歌时两人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于是海誓山盟,要结为伴侣。可贫富悬殊,加上姑舅表婚古理古规的束缚,两人知道这种恋爱注定要成为悲剧的。
金汉和娥娘在偷偷交往中,忍受着爱的煎熬,不料爱的火花在激情中结了果。金父知道后,恼羞成怒,设法拆散他们。于是与管家策划,让金汉到远隔贯洞千里外的衡州去买草鱼秧。金汉难违父命,暗暗叮嘱娥娘等他归来。娥娘闭门在家苦等。肚内孩子眼见一天天大起来,金父知道娥娘不死心,就另生毒计。他与鬼师商议,决心铲除爱根。鬼师得了金父重金,蛊惑乡民,说是贯洞寨中出了妖人,以驱鬼扫寨为名,放“神汉”赶妖除怪。当两“神汉”在众乡民轰拥声中,来到娥娘家门口时,“神汉”不走了,用木剑指娥娘,说妖精就附在此女身上。“娥娘未婚先孕,怀的是鬼胎”。鬼师拿出早准备好的一壶打胎药,逼娥娘喝下,不喝就灌她!娥娘在金父、鬼师威逼下,无奈喝了那壶药,突然七孔流血,倒地身亡。原来所谓的打胎药是“断肠藤”毒药。娥娘含冤而死后,其阴魂不散,游到半路去等金汉归来。她向金汉哭诉了被残害的缘由。她拿出喝剩的毒药壶给金汉看。金汉心如刀割,当即把所剩毒药一口喝干,倒地身亡。
两人阴魂双双投奔阴间而去。
美丽的列美从小一直深爱着表哥金汉,寨子中也一直把他们看着是般配的夫妻。不料丈夫爱上娥娘,还为娥娘寻死,列美真是伤心欲绝,但又不甘心丈夫被娥娘拐到阴间去。于是七天水米不进,死去阴间追寻。魂到了阴间,列美状告阎罗殿。阎王爷传三人到堂审问。听了各人陈诉,觉得个个有理。两女争要一男人,个个有冤情,不知如何公平审理。阎王为了公道,要将金汉拦腰斩断,尸体砍来对半分。二女忙说不公平:“得头头骨硬,得脚脚臭腥。”阎王觉得也是,忙改口大声说:“砍半是不公平,就将金汉锯半分,心肝肚肺配均匀,斤两不少半毫分。”二女忙说:“不公平,锯半分开不成人。”阎王爷无法了,大声问二女,“砍半锯半都不行,到底咋个分。”列美抢先说:“我要金汉人一个。”娥娘忙说:“我要金汉一颗心。”阎王爷松了一口气:“怎不早说。”随即对牛头鬼和马面鬼说:“快将金汉破肚开胸掏出心。”列美担心地问:“阎王爷,人没心了,还成人吗?”阎王忙说:“成,你得到的只是个无心人罢了。”列美无所谓地道:“管他无心就无心,只要两人长相守,我心满意足了。”娥娘也说:“我不稀罕那无心人,只要有颗爱心在,人间情爱不断根。”当牛头鬼推着个木偶似的金汉,交给列美时,马面鬼跟着把那颗血淋淋的人心交付娥娘。二女呆望着各人所得,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阎王大声道:“你们所追求的都得到了,还不高高兴兴地谢恩!”二女望着各人的追求所得,突然放声大哭起来,而且哭得那么伤心。阎王爷不解地纵声大笑:“哈哈哈……人啊,人!得不到时,苦苦追求,得到了也还要伤心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