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毕节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金海湖新区职教城
所属图书:《毕节之最(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7-09-01 文章字数:4714字

毕节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金海湖新区职教城

阳光明媚,金海湖畔鸟语花香。水天相接处,一座新城轮廓愈见清晰。

位于毕节市金海湖新区的职教城,规划面积10.82平方公里,一期6所公办职业院校及52公里城市路网已全面建成,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市工业学校、毕节市财贸学校、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等六所公办职业院校已整体搬迁入住,现入住师生近四万人,初步形成文理兼顾,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文教卫体并重的专业布局。职教城作为毕节试验区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最大职业教育基地,正源源不断地为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发展输出大量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一、结合试验区实际 规划建设职教城

为适应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高质量输出劳动力的需要,抢抓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推进试验区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和专业化发展,加快实现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的根本性转变,毕节地委、行署于2009年9月确定筹建“毕节职业教育城”,这是毕节试验区将880万人口大市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拔穷根、职教先突破的关键一环,是搭建为服务毕节千亿级工业经济走廊、服务黔西北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的重大平台。

2011年2月,作为毕节市委、市政府派出的正县级机构毕节双山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承担起了新区作为毕节市远景的商业、文化、教育和居住中心的建设任务。2015年12月,由原双山新区和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整合组建的金海湖新区作为中共毕节市委、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县级机构正式成立,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金海湖新区的成立有效地促进了原双山新区职业教育和毕节经济开发区的工业产业实现完美融合,达到产教一体发展的目的。

毕节职教城规划定位于国家一流的职教产业集中发展区、贵州职教产业与城市功能共融发展的和谐新城、毕节教育相关产业共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高地、七星关区至大方中心城区北部人文、生态与休闲协调发展的集聚核。

职教城规划按照“一轴一心一环”来构建。综合服务轴以现状的河谷为基础,构建以生态绿化廊道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轴,以商业金融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等为主;公共服务中心选取内环路以内作为公共服务中心,辐射外围各个校区,为整个教育城提供集中大型的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构成教育城公共中心;教育环以绿化廊道作为各个独立学校的分区,以主干网进行便捷的联通。将教育设施分散布置在外围,达到共享共生的规划目标,使整个职教城区通过城市级共享服务功能与整个城市形成有机联系。总体功能分区包括公共服务区、教育区、学生生活区、教师公寓区和生态控制区。

二、加大投入建校园 美丽新城现雏形

金海湖新区职教城主要由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工业学校,毕节财贸学校,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体育运动学校及中京博泰投资的毕节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农工民主党中央帮扶、重庆南川大兴集团投资建设的贵州同心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农民工培训学校等九所院校组成。目前投入使用的6所公办职业院校占地面积约2418亩,共有建筑80栋,总建筑面积约六十四万平方米,投资约十六亿元,目前已入住师生近四万人。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兼办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学院占地面积578亩,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8.2万平方米,已建成的一期工程总投资3.18亿元,实施项目14栋,建筑面积共16.7万平方米。2016年11月,投入八千余万元的二期校舍工程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招生专业高职30个、中职15个、院级重点专业8个,现有师生一万四千余人。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2014年升格为具有独立颁发大专学历文凭的公办医学类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占地507亩,共33栋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一期实施项目22栋,建筑面积约十四万七千平方米,投资3.68亿元,设置有六个专业群18个专业,现有在校师生一万一千余人。

毕节市财贸学校是省级重点财经类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是贵州省财政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定点单位”和“贵州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网考)考点”。贵州省人社厅“公务员计算机中、初级应用能力培训考核教学点”。学校占地296亩,共13栋建筑,总建筑面积约十四万平方米。一期实施项目7栋,建筑面积约七万六千平方米,投资1.9亿元,目前开设有18个教学专业,现有在校师生四千余人。

毕节市工业学校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第二十八职业技能鉴定站,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并办理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同时,学校还是毕节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获国家煤矿安全技术二级培训资质,主要面向煤矿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并办理通过贵州省安监局颁发的全国通用的煤矿安全相关资格证书。学校占地面积452亩,共31栋建筑,总建筑面积约十六万平方米。一期实施项目22栋,建筑面积约十二万五千平方米,投资3.13亿元,二期工程面积三万五千余平方米已启动建设。学校目前开设十余个教学专业,现有在校师生四千余人。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毕节市唯一一所以培养幼儿师资为主体的师范类高等专业学校,开设有学前教育、音乐、美术、舞蹈等特色专业。学校还是全国书法教学实验校,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毕节学院函授大专、本科办学点。学校占地499亩,共15栋建筑,总建筑面积约十九万五千平方米。一期实施项目10栋,建筑面积约十一万八千平方米,投资2.95亿元,另有教师公寓1栋,学校现有在校师生三千余人。

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是由原毕节地区少体校、毕节地区军体校合并组建而成,是毕节市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点体育运动学校;占地97亩,一期实施项目5栋,总建筑面积约四万六千平方米,投资1.15亿元,目前已入住职教城招生办学。

三、开展校企合作助推精准扶贫

职教城毗邻金海湖新区工业园区,这一地域优势有利于增强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格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毕节试验区充分整合职教和产业资源,努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协调职教城各职业院校和金海湖新区工业园区企业开展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的就业培训,努力提升其就业能力,为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人才保障,达到“教育脱贫一批”的目标。

近年来,职教城各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挖掘各种资源优势,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模式努力打造产学研集群,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让学生“进校能学好,出校能就业”,助力毕节试验区从“人口数量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推动毕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9月将原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五个专业合并建成电子商务专业群,启动了校企共培人才计划。这种专业设置与产业互动融合的方式,实现了人才双向培养。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开展合作办学,重点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与金海湖新区和世界500强企业惠普公司共同建设“毕节金海湖新区大数据云服务外包示范培训基地”,引领和服务毕节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与北京慧科教育集团共建“毕节慧科信息技术学院”,为学生提供计算机软件技术及方向、移动云计算、互联网产品开发技术、互联网运营与管理、大数据应用技术等紧缺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实训,为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供平台。2016年9月,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翔弘教育公司共同建设“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正式签约,标志着贵州省首所混合所有制民用航空学院落户毕节,将极大地改变省内民航专业以及高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专业人才短缺等现状,对做大做强毕节职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厦门医专、成都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卓然迈迪克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及毕节市科技局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切实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学校积极和相关教育部门联系,专门开办了精准扶贫班,免学费招收贫困户子女学生就读,努力为毕节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学校还从2016年秋调整招生计划,针对毕节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专门招收了8个班,包含药剂、医学检验、护理、助产、农村医学5个专业,以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的。为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验设备设施总值增加至五千余万元,实训基地从市内拓展到省内其他市(州)和省外,总数量达到了六十余个。

毕节市财贸学校在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和专业特色等建设的同时,采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及政府、行业、产业、企业和学校的合作等模式,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学校与北京九华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重庆机械技工学校、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上海现代流通学校、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山东聊城技师学院,以及深圳雏鹰幼教集团、天津博诺机器人公司、四川遂宁英创力印制电路技术培训中心、深圳君子兰人力资源公司、贵州省财校、毕节高职院等院校开展联合办学,确保办学规模稳定扩大、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毕节市工业学校2015年底以来,先后引入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了电子电路实训基地;引入惠与(中国)公司在学校建设大数据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及创新创业平台;引入毕节华丰修理厂在学校建设汽车维修实训中心。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正在建设省级示范性数字校园项目,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通过校企合作培训,各学校对毕业生就业采取了“就近安置”和“送出去”两种方式,适时举行现场招聘会,积极帮助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根据学生意愿,2014年以来,职教城向沿海及本地有关企业推荐就业学生一万余人,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就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建设公共事业项目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目前,职教城内文渊大道、文曲大道、文馨大道、文苑路、文翰路、弘文路、文汇路等7条城市主街道已全面投入使用;拟新建的12所中小学已陆续开工;金海湖湿地公园建设已完成30%工程量;“毕节奥体文化中心”项目进入场平阶段;谢叶山、钱家坝、瓦厂塘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完成过半;梧桐凤凰小区和职教城中、高职学校教师公租房已初步成型;政法新苑小区和金海湖新区公务员小区正加紧建设;毗邻职教城的夹岩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点一期建设主体工程完成20%以上;与职教城相邻的双山组团中,毕节市检察院、毕节一中已搬迁入住;毕节市人民法院、毕节市公安局、毕节市司法局业务用房正在建设中;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双山分院场平工作已全部结束、基础工程全面动工;生态丽景一期楼盘住户已陆续入住、二期正在加紧建设中;紧邻生态丽景的夜郎西民族乐园已接近竣工,预计可在2017年年内开园。

随着职教城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推进,一期附属项目和相关尾期工程的快速建设,各院校校园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快速推进,同时,加上营盘山郊野公园、夜郎大峡谷、归化水库等城市主题公园的打造,初步形成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雏形,让职教城成为了广大学子梦想腾飞的圣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就读。

金海湖新区职教城,一个以职教为主的新兴城市正强势崛起,一个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的“火车头”正加足马力向前飞奔。

毕节之最(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