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贵州白蒜之乡——七星关区杨家湾镇
所属图书:《毕节之最(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7-09-01 文章字数:1321字

贵州白蒜之乡——七星关区杨家湾镇

杨家湾镇位于毕节城西南面,距市区48公里,隶属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管辖。杨家湾镇总面积95.9平方公里,辖松山、周驿、七星、香炉、营盘等16个村,全镇有耕地27363亩,是有名的“贵州白蒜之乡”。

由于土壤、气候等适宜大蒜生长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杨家湾大蒜具有蒜型端正、蒜头较大、蒜瓣洁白饱满、蒜味纯正、辛辣醇香、大蒜素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征,是驰名贵州的名优土特产品。多年以来,杨家湾镇由于盛产大蒜且大蒜品质优良,故闻名遐迩,便有了“贵州白蒜之乡”的美誉。

大蒜是一种大家熟悉的佐料,其叶片和花的嫩茎均可以做菜,也就是大家平时食用的蒜叶和蒜薹。地下鳞茎即大蒜,味道辛辣有刺激气味,可做佐料也可入药,有较好的杀菌和抑制细菌的功效和作用。大蒜一般有红蒜和白蒜之分,南方人喜吃辣味十足的大蒜,北方人喜吃辣味清淡的大蒜。杨家湾镇出产的大白蒜,其蒜瓣整齐、蒜味醇香,表皮白色,内皮紫红,是白蒜中的紫蒜,大蒜中的极品。其大蒜素含量高达18%,是天然绿色杀菌食品,防癌功效尤其显著。杨家湾大白蒜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久存不坏,蒜瓣一般存储在干燥阴凉处,在不用保鲜膜或冷藏的条件下,其保质期也可达五个月之久,故而深受南方消费者的青睐。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杨家湾镇出产的大白蒜便走出了国门,那时还是计划经济转轨时期,贵州省对外贸易部门在推广“定额包装”贵州土特产经销中,率先打出了“贵州特产·杨家湾撒拉溪白蒜”这个农特产品字样,渐渐地演变成了杨家湾白蒜,又称贵州白蒜或毕节白蒜。长期以来,毗邻的杨家湾镇和撒拉溪镇都是“杨家湾白蒜”的主产区,最兴盛的时期,杨家湾镇塘边、周驿、三合、营盘、杨家湾、七星等村的白蒜种植面积达一万亩;撒拉溪镇兴隆、永兴、水银、撒拉等村的种植面积达1.5万亩。近年来,杨家湾白蒜的品牌效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使杨家湾白蒜的种植范围逐渐拓展到毕节市七星关区的朱昌、青场、阴底、大河等周边乡镇。据毕节市吉利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有关人士介绍,他们收购与经销杨家湾白蒜已有三十多年,2014年除老百姓自用和零售外,仅他们就收购了300吨杨家湾白蒜,主要外销到广东、香港等地以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另外一些批发零售的收购商则主要将杨家湾白蒜销往云南、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以及省内各市、州市场。

近年来,为了做大做强大蒜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杨家湾镇党委、政府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本着“抓特色、强支柱、夯基础”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帮助农民朋友成立了杨家湾镇大蒜协会,大力扶持发展大蒜这个特色产业,在大蒜种植相对集中的塘边、营盘、香炉、周驿等村建立了4个大蒜种植示范基地。如今,在该镇大白蒜种植的主要产区,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大蒜,多则十几亩,少则二三亩。2014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亩的规模,占该镇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年总产量在400万斤以上,产值高达一千余万元。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蒜的销路问题,杨家湾镇和撒拉溪镇党委、政府,正在洽谈引进一些大蒜深加工企业,以拓展白蒜的经济价值,进而调动农民种蒜致富的积极性,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毕节之最(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