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乌蒙乌骨鸡原产地——毕节
毕节市是典型的岩溶山区,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属于贵州西部的乌蒙山腹地,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13.09℃,年降水量1130毫米,无霜期266天,大部分地方属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适中,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也因此成就了“中国乌蒙乌骨鸡原产地”的美名。
毕节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纷繁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本地乌骨鸡就是从本地优质鸡种威宁鸡基因突变个体,经当地人民自发选留和繁衍形成的自然品群,主要分布在境内的织金、黔西、大方等县。从1993年开始,毕节市牧科所对本地乌骨鸡品种征集、建场选育、提纯复壮,迄今已二十余年,逐步形成了外貌特征一致、生产性能稳定、乌性完全、抗病力强的新种群。乌蒙山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该鸡的保留和繁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故将其命名为乌蒙乌骨鸡。
乌骨鸡是我国家禽品种基因库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优珍禽,其肌肉、骨及内脏等均为乌黑,属于纯天然的黑色动物食品。民间有“不是乌骨鸡,墨也染不黑;真是乌骨鸡,水也洗不白”之说。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乌骨鸡性甘平无毒,主治虚劳羸弱,治消渴,中恶心腹痛。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黑属水,走肾经。”“乌雄鸡属木,乌雌鸡属水,故胎产宜之。”乌蒙乌骨鸡乌性完全,肉糯味鲜,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富集锌、硒,集药、食、补为一体,对儿童智力开发和老年人延年益寿均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是国内乌骨鸡品种资源中的一枝奇葩。
乌蒙乌骨鸡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匀称,头大小适中,黑脚,胫短,单冠,皮骨肉皆乌,羽色有黄、褐、白三种。初生重34~38克,12周龄体重970~1050克,20周龄体重1550~1700克,成年体重1920~2150克;开产日龄152~158日龄,68周龄产蛋量148枚,平均蛋重52~56克。
在乌蒙乌骨鸡培育定型的过程中,毕节市牧科所先后从省、地科技主管部门争取科研项目十余项,采取群体选育、家系选育、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使乌蒙乌骨鸡的产肉性能和产蛋性能都得到了极大提高,选育成效显著。1997年获毕节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二等奖,2003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获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称号。2006年,毕节市牧科所庙湾乌骨鸡种鸡场经省农委组织相关专家验收,定名为乌蒙乌骨鸡品种资源场,2008年成功申报了乌蒙乌骨鸡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2009年乌蒙乌骨鸡进入了我国家禽品种目录。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乌蒙乌骨鸡由原来的小群体发展成为今天的年可向社会提供近百万只鸡苗的种鸡群,为乌蒙乌骨鸡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加大对乌蒙乌骨鸡这一优良地方鸡种的开发利用力度,毕节市牧科所引入了贵州壹号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采取“公司+科研所+基地+农户”的农村适度规模生态放养模式,由牧科所提供鸡苗和技术,农户负责养殖,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并以保护价全部回收农户养成的商品鸡。目前,已经发展养殖专业户三百余户。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乌蒙乌骨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更多农户将从中受益,可以有力促进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毕节试验区生态扶贫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