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贵黔高速公路上的鸭池河特大桥
所属图书:《毕节之最(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7-09-01 文章字数:1488字

贵黔高速公路上的鸭池河特大桥

在山高谷深的乌蒙高原,桥一直是公路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点难点工程。在有着“桥梁博物馆”之称的贵州,各种不同类型的桥梁不仅是连接贵州千沟万壑的重要节点,同时还为多彩贵州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成为人们编织美好生活梦想的纽带。今天的磅礴乌蒙万里路采访,让我们一起走进正在建设中的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

走进黔西县境内美丽的东风湖畔,两座高高的桥塔矗立在群山峻岭之间,格外吸引人们的眼球。从山顶来到施工现场再登上桥塔,环顾四野,让人不禁发出“乌江画廊添新景,苍山云海桥自高”的慨叹。

【记者出图】

我身后是世界第二大钢桁梁斜拉桥——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的施工现场,大桥目前已经完成了两个主塔的施工,正全面进入上部结构的施工阶段。据我们了解,大桥目前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0%,即将在2015年底实现合龙,2016年2月能够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之后,将让毕节到达贵阳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4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左右。

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位于贵阳与黔西交界的鸭池河上,全长1461米,大桥主跨为800米的双塔双索面钢桁架斜拉桥,主塔采用H型索塔,贵阳岸塔高243.2米、黔西岸塔高258.2米,桥面至水面高差达300米。鸭池河特大桥总投资超过8亿元,其建设所需的混泥土和钢材数量也多得惊人。

【现场采访】

整个大桥混泥土设计(用量)是13万立方米,钢桁梁结构(钢材用量)大概是一万六千多吨。

作为贵黔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鸭池河特大桥创造了不少桥梁之最:它不仅是世界第十大、国内第六大斜拉桥,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径钢桁梁斜拉桥和贵州省最大跨径斜拉桥。鸭池河特大桥自2013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承建单位响应让项目早建成早通车的号召,不断进行工艺革新,不断加快建设进度,使项目建设工期从原计划的40个月缩短为31个月。

【现场采访】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我们对索塔施工进行了工艺革新,第一次采用了索塔钢筋截断整体吊装技术。原来钢筋是在塔上散拼,现革新为在地上整体预扎。预扎之后采用大型起吊设备起吊到塔上,整个施工周期从原来的7天降低到现在的4天半。

据了解,鸭池河特大桥目前已完成投资5.6亿元,今年6月15日两个主塔封顶,标志着大桥建设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大桥已于2015年9月底完成边跨混凝土梁悬壁浇铸,进入中跨钢桁梁吊装阶段。现在,每天有四百多名工程建设者日夜奋战在施工第一线,为大桥早日建成通车加班加点。

【现场采访】

根据我们目前的施工进度,计划在2016年元月份实行主桥合龙。通车时间大概要在(2016年)2月份左右。

有了现代化的大桥,山高水长不再是黔西北人民快速通江达海的障碍;有了现代化的大桥,乌蒙山区山高路远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说到桥和路的变迁,世代生活在鸭池河畔的任正华老人无限感慨,从孩提时就知道鸭池河上用木船渡车过河的艰辛,到后来修建的简易铁架桥车辆排队单独放行,再到今天亲眼见证跨越鸭池河上空的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不仅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同时也承载着黔西北人民快速致富、同步小康的梦想。

【现场采访】

从小听老人们说,渡(车)过河的这个木船,一天去来的话呢(用木船)总共只能渡得了十来辆车子,那时的车子也很少;当修起这个铁架桥了以后,(每天)就可以过300辆车子。现在这个高速公路修通了呢,我们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群众呢越欢喜越高兴。

毕节之最(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