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源头在毕节
汹涌澎湃的乌江泛着滚滚的波涛,以其浩大磅礴的气势,挟裹着高原独有的雄性和霸气,在天地间日夜奔流。它在那波峰浪谷之间留下了种种神奇的传说之后,最终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长江,成为华夏文明中一个闪亮的字节,浩浩荡荡地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在毕节的崇山峻岭中喷薄而出的乌江,是贵州人民的母亲河,其南源发源于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的营洞村,其北源发源于赫章县辅处民族乡的兴旺村。乌江,是贵州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江河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它见证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江河是一部流淌的史诗,它记录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和百姓生活的变迁;江河是最具标志性的地理坐标,它是一个地区自然、人文、经济、民生的综合象征。
千里乌江源于毕节。站在乌江源头,给人的感觉是亲和,是安然,是久别回归的眷恋。她让你在一瞬间便忘却了曾经有过的惊涛骇浪以及种种无端的凡尘杂念,停留在心头的仿佛只剩下慈母般的爱恋了。站在这样的水边,一种敬畏之情便会无端地漫上心头。弯下身去神圣地掬起一捧母亲河的源头之水,它就那样轻柔地滑过我们的指间,无声地坠落,无声地离去。在一种异样的静寂里,给我们的心灵作了一次爱的洗礼。
在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的营洞村,一泓清泉从一个石水缸形状的洞里流出,在大约三百余米远的地方又汇集了左、右两侧的花鱼洞和黑鱼洞里涌出的泉水之后,形成了有一定流量的乌江源头活水,绸带一般地向前流淌着,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乌江南源。乌江南源流经威宁、钟山、水城、纳雍、六枝、织金等县境,至普定后折向东北,经安顺、平坝、清镇等县(市、区)境,始称三岔河。
眼前这一口恬静、淡泊、清澈的泉水,就是鼎鼎有名的乌江北源,当地人称它为兴旺龙井。乌江北源,发源于赫章县辅处民族乡的兴旺村,这一泓清泉千百年来滋润着当地群众,静静地流淌进入前面的小河后称为渣倮河,再向东流到丰收村与春乐河交汇后,沿着舍虎梁子不舍昼夜地一路奔流,一路变换着名字,先后从赫章流经七星关、纳雍、大方、织金、黔西等县(区),最后流淌成乌江北源最主要的支流——六冲河。
正是从威宁自治县盐仓镇营洞村石缸洞和赫章县辅处民族乡兴旺龙井流出的涓涓细流,汇成了乌江南源的三岔河和乌江北源的六冲河。乌江南源的三岔河与乌江北源的六冲河各自在乌蒙深处的高峡深谷中一路奔腾咆哮、肆意流淌,并在黔西县的新仁民族乡、织金县的大平民族乡交汇后称为鸭池河。鸭池河往东北流经黔西县、修文县的地界,在修文县六广段称为六广河;再流经金沙、息烽、遵义,至乌江渡后开始称乌江。之后流经湄潭、余庆、开阳、瓮安、石阡、思南、德江、沿河等县境,进入重庆境内,经彭水、武陵至涪陵汇入长江,遂称长江。
乌江又称黔江,总流域面积87920km2,干流全长1037km(南源源头起),天然落差2123.5m。其中,贵州境内流域面积为66849km2,占总流域面积的76%;贵州境内河段长879.6km(包括界河段长70.6km),贵州境内天然落差2036m(其中界河段落差53.2m)。乌江流域在贵州省涉及39个县(市、区),因而,乌江又被誉为贵州人民的母亲河。
这是一条蛮荒,而又流金溢彩的河流。乌江,是长江的南岸最大支流,水能资源蕴藏丰富。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乌江又是一条被遗忘的河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过去,我们感叹拥有乌江丰富水能资源的黔西北,无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只能“望水兴叹”。如同寂寞千年的凤凰终于等来了重生的涅槃,当时代发展进入新世纪,当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吹起,贵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就是水电火电并举的“西电东送”工程。
黔龙抬头,风生水起。2000年11月8日,在乌江干流上游的六冲河段,黔西和织金两县交界处的洪家渡,伴随着一阵阵响彻云天的炮声,“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洪家渡电站开工上马,黔西北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如今,随着洪家渡水电站、东风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思林水电站、沙沱水电站等一大批乌江梯级电站的建设完工,贵州已经成为“黔电送粤”的主战场。
随着乌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形成了乌江上游的三大连湖——支嘎阿鲁湖、东风湖、索风湖。刀削斧劈的悬崖峭壁和铺绿拥翠的山川地貌,勾画了如诗如画的“乌江源百里画廊”,为美丽的黔西北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如今,千里乌江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过去已经成为线装书里的故事。乌江的今天明天,黔西北的今天明天,正在石破天惊的壮举中,实现着凤凰涅槃的预言,谱写着精彩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