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清乾隆年间工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韩
所属图书:《毕节之最(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7-09-01 文章字数:831字

清乾隆年间工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韩

(héng)(公元1729—1804年),字序东,号兰亭,毕节县人。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生。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任工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提督军务,官至一品。

平生好书画,擅兰竹,喜作行楷擘窠大书,为乾隆年间贡生。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入赀授通判,升迁河南怀庆府黄沁同知。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升江南淮徐海河务兵备道。韩恪尽职守,疏河开淤,兴修水利,捐资赈济,深受百姓拥戴。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升河东河道总督,御赐“福”字大匾。其时,山东运河赖汶段各湖接济,民堰沙淤,韩督战诸湖未竟,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七月,河又决于祥符焦桥;不久又决青龙岗等处,浊流横溢。皇上令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大学士阿桂、山东巡抚国泰等前往会勘,工垂坝竟复溃。韩认为南岸建堤堵截,欲回狂澜使之北注,诚如圣谕必不能行,否定了引水北流的意见。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正月,韩至微山湖北运河察勘,筑土堰、砦坝,使黄水渐消。归青龙岗,复会阿桂等于兰阳三堡改筑大堤,浚渠导水出商丘七堡,入正河故道。韩勤劳政事,闻父病,未及家侍奉,齐楚吴豫间百姓无不交口称赞。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其父寿终山东济宁官署,韩奉旨偕弟扶柩南归故里,将其葬于毕节五里坪虎变山之阳。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韩调工部任侍郎等职。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韩在毕节城内造牌坊一座,俗称“砂石牌坊”或“一品坊”。制斋名“画锦堂”匾一块,字迹劲健有力。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会勘通惠、温榆二河以及朝阳门外护城河,调户部任侍郎。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在江南与江南河道总督兰第锡共同防汛。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调兵部任侍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奉恩护裕陵。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年老退休。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卒于顺天(今北京)大兴。

毕节之最(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