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哈扎布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 出版日期:2015-09-01文章字数:5197字

哈扎布

一、“天的恩赐”

哈扎布

1922年5月11日,哈扎布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布罕纳尔旗(今阿巴嘎旗)达布希勒图苏木的一个蒙古族牧民家。族姓孛儿只斤,是成吉思汗黄金氏族的一支。

哈扎布是家里的独生子,他的名字“哈扎布”是藏语,意思是“天的恩赐”,由此可见父母对他的钟爱。

哈扎布的父亲名叫鄂温姆,既是牧民,又在王爷府里做轮值的文书。因此,哈扎布6岁时开始上私塾,在王爷府里读书,学习蒙古文和文化知识,后来还曾在旗里的小学读书。

父亲擅长骑马,善于弹奏三弦,母亲是位民间歌手。受家庭的熏陶,哈扎布自幼喜欢音乐,很小就学会了吹笛子和弹三弦,同时借参加那达慕大会和婚礼等场合,学习宴歌、酒歌和祝词。7岁时,他参加当地的那达慕,就获得了赛马奖。到了11岁的时候,哈扎布开始在家乡参加各种小集会的演出。12岁那年(1934),在旗里祭敖包之后的那达慕大会上,哈扎布同时得了赛马和唱歌的第一名。

1937年15岁时,哈扎布正式拜锡林郭勒盟歌唱家色日格楞梅林为师,学习唱歌。几年之中,哈扎布学会了著名的长调《凯旋歌》《序歌》《潮尔》,以及低音和声《古式礼拜》《圣主成吉思汗》等曲目,并能演唱家乡一带的民歌近三百首,成为家乡有名的小歌手。

可是就在15岁那年,父母相继病逝,哈扎布成了草原上“孤独的小骆驼”。17岁时,伯父不忍侄儿形单影只、孤苦度日,就为他娶了妻子。这位女子叫雍仁索,比哈扎布大16岁。她对哈扎布既像姐姐,又像母亲,体贴照顾。可是两年之后,她也因病离开了哈扎布。

18岁时,哈扎布找到了“工作”,在当地的王爷府里当歌手。20岁时,王爷又做主给他娶了一个名叫玛西的女子做妻子,哈扎布不愿意,便逃离了王爷府,直到1946年5月,共产党领导下的阿布哈纳尔旗新政府成立后,哈扎布才终于办了离婚手续。

1940年,哈扎布又在本旗的那达慕上获得唱歌比赛第一名,得到奖品一匹马。1943年,哈扎布在本旗那达慕上再次夺冠,这回奖品是三匹马。此时的哈扎布,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歌手,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后来的两次劫难中,哈扎布曾被莫须有地怀疑是奸细,而两次都主要是由于他感人的歌声而幸免于难。

年轻时的哈扎布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内蒙古解放了。然而,当时反动势力还很猖獗。1947年的一天夜里,哈扎布被锡林郭勒盟里的布里雅特旗乱兵掳为人质带走。当时解放军已进入草原,并在几天后赶上了乱兵。这使多疑的乱兵头领怀疑哈扎布是奸细,因为即使身为人质,他也总是快活地唱着歌。乱兵怀疑他是在利用歌声给解放军报信,于是将他绑在树上,打算处死。哈扎布心想:横竖也是一死,不如把自己喜欢唱的歌都再唱一遍,跟这黑暗的人世道别。哈扎布的歌声,不仅使人质听了落泪,连乱兵和他们的家属也因为第一次听到这样深情的歌声而感动。他们向首领求情:“有这样美好歌声的年轻人不可能是奸细,饶他一死吧,这样他每天晚上都可以唱歌给我们听。”就这样,哈扎布因为歌声招来杀身之祸,最终又用歌声救了自己的命。另一次逃过劫难,情形几乎与此如出一辙。

二、在专业舞台上成长

新中国成立前后,哈扎布在家乡当了几年小学教师。

1952年,锡林郭勒盟文艺工作队正式成立,30岁的哈扎布被调到文工队工作,成为专业文艺工作者。1953年,他又被调入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从此,他走上了专业文艺工作的舞台,并成长为国家一级演员。

草原上的民间歌手,世世代代都处于自发的学习传承状态,舞台就是那达慕大会、敖包和庙里的祭祀活动、婚嫁宴会等。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切都有所改变,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哈扎布进入专业团体后,他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在长期的实践中,他演唱了许多著名的蒙古族歌曲,如《走马》《鹿花背的白马》《小黄马》《阿尔古布其》《辽阔的草原上》《上海牌的半导体》等。许多古老的民歌,经他演唱后又焕发了青春,为各族听众所喜爱。

1953年,哈扎布参加新中国第一届民族民间声乐舞蹈会演,获得演唱优秀奖。1955年,在自治区专业文艺会演大会上,哈扎布演唱的《四季》《烟卷》等歌曲,获得了二等奖。1956年,他参加北京举行的全国职工文艺会演,哈扎布演唱的《步态稳健的枣红马》,获得了文艺界的好评。

1964年,哈扎布受到毛主席接见

也就是从1953年参加全国文艺会演获奖起,哈扎布开始在全国各地演出,并出国参加各种演出。1953年,哈扎布参加赴朝慰问演出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演出。1956年,哈扎布随团赴瑞典、丹麦、芬兰、挪威以及苏联演出。当时,苏联音乐家评论道:即使今晚所有的演出都被人们忘掉了,哈扎布的歌也永远忘不掉。1959年,哈扎布赴蒙古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

20世纪50年代末,哈扎布第三次结婚。这一次,新娘是自己喜欢的姑娘,名叫伊德兴荷日勒。这次基于真爱的婚姻,终其一生,十分美满。

1964年,哈扎布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独唱演员,与胡松华为A、B角。胡松华所唱《赞歌》,原曲是锡林郭勒盟东乌旗民歌,原名为《萨如勒塔拉》,意思是“美丽的草原”。胡松华向哈扎布学习了这首歌曲,并填了新词,《赞歌》从此传遍大江南北。

哈扎布还深入到草原牧区,搜集整理了许多濒临失传的优美民歌。

三、重获新生,培育传人

“文革”期间,哈扎布也蒙受了巨大的打击。

面对巨大的打击,以及无尽的恐怖和椎心的绝望,倔强的哈扎布几次想到了死。许多年后,哈扎布对学生拉苏荣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死亡,也不是受刑的折磨,即使骨头被打断了,也不过是肉体的痛苦而已;最可怕的是侮辱,把人心里最后仅存的那点尊严都拿出来放在地上践踏,真是不能容忍的恐怖与绝望啊!”

哈扎布决心自杀,好心人察觉到这一点,给他传来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这些小丑的日子快结束了,不能去死,春天快来了。”这个字条,哈扎布至今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但它确实让哈扎布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并坚定地活了下来。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获得新生的哈扎布写了一首歌,歌名叫《阳光》。歌曲在内蒙古广播电台播出后,人们惊喜异常,辗转相告:“哈扎布自由了,他又在歌唱了!”

哈扎布教学生演唱蒙古族长调

1977年,哈扎布获得平反,恢复了名誉,重返歌坛。此后,除了演出,哈扎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传人,以及搜集蒙古族民间歌曲。

1979年,哈扎布响应政府号召,开始搜集蒙古族民间歌曲。

1988年,哈扎布应邀到日本演出,被誉为中华“国宝”。

1989年,哈扎布这位民间早已公认的“歌王”,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授予的“歌王”称号。

1991年,哈扎布又获得了内蒙古艺术界最高奖“金驼奖”。这一年,哈扎布69岁。

在1982年的时候,60岁的哈扎布办理了退休手续,回到了家乡锡林郭勒草原。1990年,哈扎布自筹资金,在家乡开办了蒙古族长调训练班,招收20多个孩子,教他们学习蒙古族长调,致力于培养蒙古族长调传承人。后来,哈扎布还带他们去呼和浩特参加汇报演出。

2001年,80岁时哈扎布出席首届全国蒙古语长调大赛,不仅担任评委,还和获奖歌手同台演唱。

哈扎布的一生培养了不少优秀学生,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拉苏荣、德德玛等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哈扎布曾经担任中国音乐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协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2005年10月27日,由于心脏病突发,哈扎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去世,享年83岁。

2007年,在哈扎布逝世两周年之际,有关方面精心搜集了几乎所有哈扎布演唱的长短调民歌,用两首寓意深刻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歌名组名,精心编排成《从走马到老雁——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特别纪念CD(珍藏版)》,以飨喜爱蒙古族长调的国内外听众,表达对一代“歌王”哈扎布的深情纪念。

四、“内在感是歌的灵魂”

哈扎布是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民歌艺术,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他的歌声受到了专业人士和普通百姓的广泛称赞和喜爱。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蒙古族知名人士布赫曾评价道:“哈扎布成为第一个将蒙古族长调牧歌,从草原、从蒙古包、从马背上和从王爷的大帐中,搬到了城市文艺舞台的艺术家,使之登上大雅之堂,得到国内外艺术界的公认和肯定。这是他对蒙古族声乐艺术,乃至对中国和世界音乐艺术的重大贡献。”

哈扎布演唱的主要代表有《赞马》《圣主成吉思汗》《旷野》《晴朗》《大地》《老雁》《黑骏马》《四季》《都门》《小花马》《微风》《小黄马》《走马》《辽阔的草原》《步态稳健的枣红马》等。他还创作了《阳光》等歌曲。

哈扎布对于演唱蒙古族长调和短调民歌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他在传承传统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借鉴西洋发声方法,探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为丰富蒙古族传统唱法作出了杰出贡献。

《四季》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民间音乐的精华。它是由五言唱词组成的一首宴歌,词意深刻,富有哲理。它的音乐特点是音域宽广,从低音到高音之间多达17度,而且节奏多样、转调变化,演唱难度很大。经过多年努力,哈扎布运用胸腔的阔声、狭声放声和假声全面的声乐技巧,成功地唱好了这首歌,并第一个把它介绍给国内外的听众。

哈扎布纪念专辑

《都门》是蒙古族长调歌曲,为了唱好这首歌,哈扎布不断地总结经验,利用加强胸腔的力度,获得了洪亮的音色;运用放声方法,获得了宽广的音域;结合假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好效果。因此,很多人说:“听哈扎布唱歌,即使你就在他的身旁,他也像在很远的地方唱歌一样。”

哈扎布善于总结自己的艺术经验。20世纪80年代初,他曾说:“一个成熟的演员,必须具备气息宽展、节奏稳健、吐字清晰、曲折婉转、层次分明等条件并富有内在感。”“内在感是歌的灵魂。”晚年的时候,有人问哈扎布如何才能唱好长调,他说:“需要的是真心实意。把生活、家乡的原貌真实地表达出来,人民自然就接受你的歌了。”“不要把蒙古族长调的青草的味道,唱成大肥肉的味道。”

哈扎布认为,他能够学会并且唱好蒙古族长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老师特木丁、斯日古楞梅林都是了不起的蒙古族长调歌手,全身心投入,而且把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悉心地传授给他;二是他自己在内心里特别愿意学。青年时期,他不断地从草原上的老艺人那里学习演唱方法,每一位艺人教给他的内容,都特别珍贵,这些老艺人的情感特别真挚。哈扎布说:“我如果到学校,也许学不到这些歌声的民歌味道,还有内心。那些唱歌的人,从生活上就能看出他们的内心。每一首歌的歌声里,都包含着他们的生活。他们传授给我的那些东西,不是什么具体技巧,纯粹是如何从内心里面去处理。我后来唱的那些长调歌曲,都经过我自己内心的处理。”

蒙古族音乐理论研究专家乌兰杰认为,哈扎布“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一个时代高峰,他是锡林郭勒、察哈尔、内蒙古中部草原的抒情派、华丽派的长调民歌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把长调民歌的艺术演唱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后人所景仰。他是长调民歌从旧时代发展到新时代的一座金桥。我们有了他,就缩短了时代和现实的距离、传统和创造的距离、人和自然的距离。没有他,我们很可能在草原上还要摸索很长时间。所以,他是一代宗师,是人民的歌唱家,是当之无愧的长调歌王”。

哈扎布在家中指导青年歌手

这里,我们不妨再节录几段有关哈扎布演唱艺术的评价。

蒙古族作家席慕蓉说:“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

满族作家端木蕻良说:“哈扎布是有名的民间歌手,他不是在唱歌,他只是在和你像对一位老朋友似的说着话,多么没有拘束,多么亲切,多么细致的谈话呀!使你,终于,和他的歌声溶解在一起了。”

叶圣陶写诗赞赏:“他的歌韵味醇厚,像新茶、像陈酒;他的歌节奏自然,像松风、像溪流,每个字都落在人心坎上,叫人默默颔首;高一点低一点就不成,快一点慢一点也不就,唯有他那样恰好刚够,才叫人心醉神怡、尽情享受;语言不通又有什么关系?但听歌声就能知情会意。无边的草原在歌声中涌现,草嫩花鲜仿佛嗅到芳春气息;静静的牧群,这儿是,那儿也是,共进美餐,昂头舔舌心欢喜;跨马的健儿在歌声中飞跑,独坐的姑娘在歌声中支颐,健儿姑娘虽然远别离,你心我心情如一,海枯石烂毋相忘,誓愿在天鸟比翼在地枝连理;这些个永远新鲜的歌啊,真够你回肠荡气……”

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