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李志曙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 出版日期:2015-09-01文章字数:4811字

李志曙

一、《老天爷》一曲闻名

李志曙

1916年10月,李志曙出生在广西贵县(今贵港市)龙山区中里乡炉村的一个壮族家庭。李志曙的父母亲都是农民,他自己也从小就放过牛、务过农,断断续续读完了小学。

14岁时,李志曙考入了贵县初中,族人变卖了村里最大的松树供他读书。从此,他离乡求学,走上了艰辛的人生道路。

1934年夏,由于中学校长和启蒙老师的帮助,18岁的李士强改名李志曙,进入桂林的广西师范专科学校学习社会科学,同时兼任仪器管理员,半工半读。不久,师专并入广西大学文法学院,他所在班归入社会学系。那时,出于对民族语言和民间音乐的爱好,李志曙试着写了一篇题为《龙山壮话及其他》的短文,岂料竟在《广西日报》发表了。从此,李志曙对文学艺术特别是歌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当时的广西军阀认为学生思想“赤化”,特令他们提前毕业,集体编入“广西学生军”,边学习边参加抗战宣传。因为这样的机缘,1937年冬天驻扎武昌,期间,李志曙和同学们聆听过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的讲演;1938年夏,在鄂豫皖边区抗日前线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后调回广西,途经武汉时,李志曙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举办的歌咏干部训练班的学习,而这个厅的领导正是周恩来,郭沫若、田汉、冼星海等都在那里工作。

回到广西后,李志曙开始正式学习歌唱艺术,并参加抗日组织南宁民团干校的工作。在干校开学庆典晚会上,他登台演唱了抗战歌曲《大丹河》。李志曙生平第一次当众演唱,展现出了一定的实力。不久,他所从事的工作由宣传完全转为教唱歌,先后在新成立的广西学生军、桂林中学生集训总队等处担任歌咏指导员。

20世纪40年代初,李志曙转入教育界,担任过桂林中学教员,广西教育厅编审室资料员,桂林职业学校音乐教师,以及唱片播放员等。1944年湘桂大撤退时,他离开了广西,来到重庆重新求学,并于1945年初考入国立音乐学院松林岗分院师范科,主攻声乐艺术,为后来走上职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志曙演唱《国际歌》唱片

1946年,国立音乐学院松林岗分院迁回上海,改名为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李志曙随分院来到上海,继续完成学业,直至1948年夏毕业。学习期间,老师倾心教学,学生刻苦用功,加上天赋的好条件,李志曙很快就显示出了声乐艺术领域的独特才能。当时,作曲系主任谭小麟老师组织师生举办新作品演唱会、民歌改编曲演唱会等,经常邀请李志曙参加,使他得以接触更多的新作品、好作品,《老天爷》《正气歌》《彭浪矶》等,都是在谭老师指导下由他首唱介绍给上海听众的。

《老天爷》是一首明末民歌,内容的批判性十分尖锐。而当时国民党当局挑起全面内战,一方面大举进攻解放区,一方面对蒋管区实施残酷镇压,全国“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蓬勃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语言学家赵元任给这首民歌谱了曲。1947年冬,李志曙在一次大专院校学生的集会上第一次演唱了这首歌曲。由于这首歌词意鲜明、尖锐,去掉通俗、自然,加上李志曙深沉有力的演唱,深得人心。尤其是其中雷鸣一般的怒吼:“你不会做天,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你塌了吧!”唱出了亿万百姓反压迫、求解放的心声,引起了很大反响。这首歌,也成为李志曙歌唱生涯中第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1948年秋从上海音专毕业后,李志曙到上海震旦附中任教,从此开始了舞台声乐艺术和学校声乐教育的人生之路。

二、《我老汉》声震寰宇

1949年上海解放后,李志曙调到军管的大中华唱片厂(今中国唱片公司前身),担任文艺组副组长。在唱片公司工作不久,李志曙又调回了上海音专(1956年更名为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上海的十年,是李志曙声乐事业的一个辉煌时期,除教学以外,他不仅频繁举办音乐会、经常出国演唱和比赛,还录制了不少唱片。

1950年,李志曙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华东区全军文艺会演;1951年,随同中国青年文工团参加在柏林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并在访问东德、苏联、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奥地利等国时演出;1953年,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布加勒斯特),同年冬天随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慰问演出,并在上海举办了独唱音乐会(与蔡绍序、高芝兰联合演出);1956年,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访问芬兰、瑞典,并举行独唱音乐会;1957年,参加上海音乐学院教师巡回音乐会,在西安、成都等地联合演出。李志曙的歌声传遍了国内外,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柏林联欢节的演出,还获得了二等奖,使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位在国际美声唱法比赛中获奖的声乐家。

《我老汉》的作曲者司徒汉

20世纪50年代,李志曙演唱的曲目,既有中国歌曲,也有外国歌曲,主要曲目如《我老汉》《天下黄河十八湾》《嘎达梅林》《大青松》(歌剧《刘胡兰》选曲)、《秋收》(电影《白毛女》插曲)、《我住长江头》《国际歌》《祖国进行曲》(苏联歌曲)、《娶怎样的新娘》(匈牙利民歌)、《保卫和平》(肖斯塔科维奇曲)等。

《我老汉》是李志曙继《老天爷》之后又一首获得巨大成功的演唱歌曲。这首歌的作曲是司徒汉,完成于解放区,是作曲家带到上海的新作品。歌曲唱的是一位老农在新中国成立后分得土地时的欢乐。作曲家委托李志曙首唱,结果获得好评,李志曙也由此成为上海新音乐舞台上演唱新艺术歌曲的开创者之一。

李志曙这一时期演唱的歌曲,大都录制了唱片。不仅在国内,在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会”演出时,《我老汉》还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录制成唱片。早期录制的《国际歌》《祖国进行曲》,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展示中国男低音歌唱家艺术魅力的音像制品之一,以至1954年苏联艺术家代表团访华,著名男低音歌唱家米哈依洛夫、小提琴演奏家奥伊斯特拉赫、舞蹈艺术家乌兰诺娃等人听到唱片时,仍然为东方有如此优秀的男低音歌唱家而赞叹不已。

三、为民歌竭诚奉献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李志曙回到故乡,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先后担任声乐教研组组长、讲师、副教授。在这期间,他不仅为广西乐坛培养出许多优秀歌手,还做了大量的民歌收集、整理、加工、演出、宣传、研究工作,为家乡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广西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素有“歌海”之称。李志曙热爱民歌艺术,他经常利用寒暑假深入民间采风,或参加民间文艺会演,向民间艺人记录、学唱民歌。他总是不顾冬寒夏暑、道路艰险,冬天身裹棉大衣,夏天头戴蚊帐罩,身背录音机、照相机,深入山乡、田野、工地,锲而不舍地追踪民歌手的足迹,精心记谱,亲口学唱。

对少数民族民歌,李志曙还亲自译词、配歌、编配,把民歌精心加工为教材和音乐会曲目。经他记谱编词或编曲编词的民歌,就有壮族民歌《摇篮曲》《落水天》《不怕风,不怕雨》《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天上月亮伴星星》,仡佬族民歌《想北京》,广西客家民歌《走过一山又一山》等。他不仅自己演唱,还用于教学,热情地广为传播。这些歌曲还被录制成唱片出版发行。这些曲目的出版或演出,在广西乃至全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建设中,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而李志曙对民歌的热爱与奉献以及忠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也为当地广大音乐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1958~1962年的4年间,李志曙编辑出版了带钢琴伴奏的《广西壮族民歌十一首》(音乐出版社),汇集了壮、瑶、仡佬、毛南等族多声部民歌精华的《广西二重唱民歌二十九首》(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1970年再版时改名为《广西二重唱民歌30首》)。李志曙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推出的两批曲谱、唱片和音乐会曲目,无论在广西或全国,无论在声乐界或理论界,都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此外,他还翻译出版了柯达依的两本《匈牙利民间歌曲选》(上海文艺出社,1953),用以学习借鉴。

“文革”十年中,李志曙经历了人生和艺术的双重考验,他坚持了下来。“文革”之后,李志曙已年逾花甲,但他的声音仍然唱响在舞台和讲坛上。1978年春,他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冬晋升为教授。1979年,他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连任)和广西分会副主席。他还是中国文联四、五届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艺基金会理事、中国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顾问等。

1981年,李志曙调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直至1988年离休。离休后,他仍然坚持教学和演唱,还坚持进行科研工作,为中国唱片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制片。此外,他还写了些回忆文字,用自己数十年的心得体会和学术见解,为中国声乐艺术事业不断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1994年,李志曙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四、“国内少有的男低音”

李志曙是新中国早期为数不多的才华出众的男低音歌唱家。他的声音宏厚、宽大,低音特低、特浓,高音雄浑、优美,具有出色的艺术表现力。数十年来,经过曲折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

青年时代,李志曙很欣赏自己浓重的低音,甚至认为“意大利学派”追求声音流畅,“德意志学派”追求声音干净、吐词清楚等,都不如自己的声音带劲。后来,受“俄罗斯学派”的影响,追求声音过分的集中和过分的音量,造成吐词不清、声音造作。

《广西二重唱民歌30首》书影

演唱《老天爷》,李志曙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开始从中国语言和说唱音乐中吸取营养。《老天爷》的旋律带有明显的说唱韵味,内容又富有战斗性,这促使李志曙寻求改变自己的唱法。经过大家的帮助,他的歌唱果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李志曙回忆说:“当年演唱《老天爷》,在声乐观点方面,在政治方面,对我都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多次演唱的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当时人民大众憎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老天爷》的演唱反应十分强烈,也认为我唱得很亲切、真挚,激动人心。这是我在唱别的歌曲时所未曾有过的体验。由于我注意了吐词清楚,减少了发声上的桎梏,自己觉得歌曲感情的表达也真实、自然多了。这些体验,对我后来改正自己发声上的一些毛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转折,也正是李志曙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1962年,指挥家严良堃观赏了李志曙的一次独唱音乐会,随后他撰文指出:“李志曙的声音饱满、洪亮,就是在高音区也没有负担;在许多男低音歌唱者之中,他有难得的好本钱。而在音乐的表现上,贵在以朴实而激情感动人。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本人所具有的气质,更重要的是生活经历以及他对生活的观察。”

对于李志曙的演唱风格,音乐评论家李凌说:“李志曙不是排荡峭刻、剑拔弩张那一类的歌者,他也从来不去有意炫推他特有的优异歌喉,或卖弄技巧。他总是力求使深深埋藏在内心的激情,朴素地充分地放发出来。他的《老天爷》《嘎达梅林》《天下黄河十八湾》以及《伏尔加船夫曲》等艺术作品,是深深地在听众的心里长久回响的。”

思考与总结自己数十年的艺术实践,李志曙认为,建立中国的声乐学派,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唱法,灵活地借鉴西洋唱法,积极地发展歌剧与歌曲艺术的表现力。三者缺一不可。他曾说:“中国戏曲方面的声乐艺术是相当成熟的,但歌剧和歌曲的声乐还不能说是很理想的。我个人偏于这样认为:目前,学西洋唱法的,在唱法与教学方面都有些过度照搬,而学传统的则有点保守。可是,中华民族应该有自己风格的声乐艺术。”(给李凌的信)

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