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溥雪斋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 出版日期:2015-09-01文章字数:3184字

溥雪斋

一、跌宕迷离的一生

溥雪斋

1893年,溥雪斋出生于清皇室,爱新觉罗氏,籍隶正蓝旗。他是道光皇帝的曾孙,祖父是皇五子惇亲王奕誴,父亲是贝勒载瀛。6岁时,他曾袭封为“贝子”。

溥雪斋本名溥伒,字雪斋,又字学斋;号雪道人,又号南石居士、松风主人。晚年为名号一致,遂以字行。此外,他还曾用南石、邃园、乐山等笔名,堂号怡清堂、松风草堂。

出身于天潢贵胄之家的溥雪斋,自然受到了极好的启蒙教育。在传统儒学之外,他爱好文学艺术,曾经潜心习学古琴、三弦、书法以及国画。

溥雪斋年长溥仪13岁,溥仪登基做皇帝后,溥雪斋作为皇兄,先后任乾清门行走、备引大臣、前引大臣,成了御前行走的侍从官。

1911年辛亥革命,社会变革,生活不复其旧,溥雪斋遂以书画为生。1930年,他受聘执教于辅仁大学美专修科,任导师兼主任。他教学认真,重视学风,不趋炎附势,不苟且放任。有一年,因某个学生毕业的问题,他和校方产生了争执。学校主事神甫因为那个学生是天主教徒,所以用外语讲话,想瞒着溥雪斋让其毕业。结果不讲外语的溥雪斋无须翻译,把神甫的话听得清楚明白,当即拂袖而去。这体现了溥雪斋坚持原则的精神,也反映了他的博学多能。

溥雪斋在演奏古琴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溥雪斋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此外,他还曾任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市美协副主席、书法研究社副社长、北京画院名誉画师、市音协理事等职。他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溥雪斋与新中国的一些国家领导人都有交往。周恩来总理对他关怀备至。在第一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周恩来见到溥雪斋,关切地询问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并在会后亲自安排汽车送他回家。有一次,溥雪斋应邀到中南海怀仁堂招待外宾的文艺晚会上演奏古琴,演毕,周总理特意到后台感谢他精彩的演奏。1963年溥雪斋70寿辰,陈毅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请他到中南海紫光阁,设午宴为他祝寿。他感动地对陈毅说:“我没有做多少工作,也谈不上成绩,领导给我这样的荣誉,深感受之有愧。”朱德委员长也曾多次与他在北海画舫斋内古柯庭一起研究书画艺术,并合影留念。

1966年“文革”爆发后,溥雪斋很快受到冲击。同年8月30日,溥雪斋携六女儿离家出走,途经关仲航家少歇,随后下落不明,以至今日,时年73岁。

二、一代古琴名家

溥雪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美术、音乐领域均有深湛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古琴和绘画。

溥雪斋(左一)和古琴研究会的成员在一起

溥雪斋在音乐领域,主要从事器乐演奏,包括古琴、三弦和其他乐器。其中尤以古琴最为突出,是20世纪中期的一代古琴名家,其艺术造诣广受称誉,所演奏的经典琴曲,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的范本;而他与知名琴家组织琴会推进琴曲整理、琴艺推广,贡献良多。

溥雪斋在青少年时代即从名师学习古琴演奏。他曾跟随近代著名琴师黄勉之的弟子贾阔峰学习,而贾则是当时知名的古琴演奏家。学习之余,溥雪斋还经常参加各种演出。不过,后来由于社会动荡与战乱,琴艺有所荒废。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甚为爱好,溥雪斋重习琴艺。对此,王世襄先生记述道:“……荒芜已久,而心实好之。知荃猷(王世襄夫人)从管平湖先生学琴,烦为弹奏。不数月,平沙、良宵,先生已能脱谱,绰注无误。旋与查阜西先生、郑珉中兄游,琴大进。《梅花》《潇湘》等曲,皆臻妙境。”

《琴曲集成》书影

当时,会弹奏古琴的人寥寥无几,在北平也是屈指可数,流传千有余年古琴琴艺有失传之虞。出于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珍视,溥雪斋与同好张伯驹、管平湖、查阜西、汪孟舒等人,倡议成立了“古琴会”,广泛联系琴友,定期切磋琴艺。不少人慕名前来学琴,使北平的古琴活动粗具气象。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府成立了民族音乐研究所,对古琴会的作用十分重视。1954年5月,“古琴会”改名“北京古琴研究会”,并得到文化部的资助,在西城购置了一所幽静的四合院,作为会所。会长为查阜西(时任中国音协副主席),溥雪斋为副会长,主要成员有古琴家管平湖、吴景略、杨葆元、汪孟舒、关仲航等。研究会主要工作是联络各地古琴家和音乐爱好者,从事有关古琴的学术研究、演奏和教学。

研究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会中人员先后访问了上海、杭州、成都等17个城市,向各地87位古琴家调查并录音,共录制各派琴曲262首。同时,搜求珍贵琴学古籍,陆续搜集到一些罕见的琴学古籍,并将唐、宋、元、明、清各代传谱上百种编辑整理为《琴曲集成》,由中华书局陆续影印出版。为使这些果实发挥作用,把古谱变成可听的音乐,琴会发动各地琴家,经过反复探索,把一些久已绝响的古代名曲,如《广陵散》《幽兰》、大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离骚》等,陆续弹奏出来。演奏进而推广普及,是琴会的重要任务,仅1954年一年,就演出近20场。以后历年多有演出,包括应音协、政协、高等院校等单位约请或接待外宾的演出。

在琴会的活动中,溥雪斋始终是骨干,参加了各类活动。他曾在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和招待外宾演出。琴会录制的曲目,有他演奏的《良宵引》《鸥鹭忘机》《梅花三弄》《普庵咒》,这些也都是他的代表曲目。其中,他演奏的《梅花三弄》,节奏规整,也宜于合奏,故被琴家称为“新梅花”。此外,他还著有《古琴音乐活动在北京》等。

除古琴外,溥雪斋的三弦演奏也独擅胜场,曾为岔曲、子弟书伴奏。

三、“先生工画复工书”

溥雪斋的书画艺术也深有造诣,堪称名家,王世襄先生曾称他“先生工画复工书”。

溥雪斋画作《溪山高远》

溥雪斋自幼习画,学有所成。辛亥鼎革之后,他曾鬻画为生。20世纪30年代,曾任辅仁大学美术科的导师和主任,可见其美术修养受到时人看重。其间,组织“松风画会”,研究国画艺术,培育了大批人才。北京中国画院成立时,他被聘为名誉画师。

溥雪斋画作《秋江泛舟》

溥雪斋绘画多山水、马、墨兰等,尤以山水见长。他的山水画主要受清代宫廷画风的影响,以细笔山水和青绿山水为主,风格细腻、雅致,着重线条勾摹,整个画面充满着一种和谐的静谧之气。代表性作品有《溪山高远》《春日山中日正长》《高原积雪》《秋江泛舟》等。

在书法方面,溥雪斋主要学米芾、赵孟頫,融米、赵于一体,独具一种谨严而又潇洒的神韵。

王世襄先生记述说,溥雪斋在新中国成立后僦居无量大人胡同,离自己所居嘉芳园不远。那时,溥雪斋“有时徒步来访。入门即坐临大案,拈笔作书画。得意时频呼‘独!’‘独!’‘独’为(张)伯驹先生口头语,意近今日之‘酷’。今尚存小帧兰草、山水、行楷等,皆先生当时所作。荃猷画鱼,亦曾即席为补水藻落花”。

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后,北京市文史馆为溥雪斋开会追悼,王世襄先生曾撰联云:“神龙见首不见尾,先生工画复工书。”不过,他觉得“殊不惬意”,因为“先生书画早负盛名,尽人皆知,毋庸再及”,所以改为“先生能富亦能贫”,“但终不当意,以未能道出先生可敬、可爱之性情品格也”。

溥雪斋书法作品

也许,王世襄先生的这段话,可以为溥雪斋的一生作一论定:“六七十年来,先生无时无刻不寄情于文化、艺术,深深融入其中,其乐无穷,而家境则日益式微。20世纪60年代初,曾见先生命家人提电风扇出门,易得人民币拾元。为留愚夫妇共膳,命家人赊肉,并吩咐‘熬白菜,多搁肉’。使我等不敢、亦不忍言去。而此时窥先生,仍怡如也。其旷达乐观又如此。先生实为平易天真,胸怀坦荡,不怨天、不尤人之真正艺术家。”

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