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毕节
所属图书:《毕节之最(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7-09-01 文章字数:2387字

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毕节

如今的毕节,行驶在大街上的公交车是油电混合动力的新能源大巴,的士是油气混合动力的新能源轿车;大街上穿梭来往的是纯电动的代步车、摩托车;就连老百姓耕地也逐渐用上了纯电动的农机产品。

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让市民享受到绿色、低碳、环保生活,还让毕节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

这一切,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毕节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创建。

时间回溯,让我们一起追寻“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毕节”的争取、起步和发展历程。

2013年10月15日,毕节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毕节市各企业围绕突破新能源汽车各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抱团发展目标走到一起,在全省率先举起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大旗。

2013年11月2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兴建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这个消息,为毕节新型工业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为贵州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鲜血液。

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对毕节试验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毕节为何在工业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弱的情况下,如此钟情于新能源汽车产业?

“毕节试验区肩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2013年9月6日,时任毕节市委副书记胡吉宏在全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工作会上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毕节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要结合点和战略性举措之一,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突破,有利于毕节加快生态工业建设,有利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与中央和省的关心密不可分。

2013年7月30日,副省长何力要求省科技厅、省工信委全力支持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

2013年8月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到毕节市考察;时任毕节市委书记张吉勇汇报了毕节申报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想法,得到了万钢副主席的大力支持。

2013年9月16日至19日,毕节市副市长冉霞率市科技局到科技部高新司汇报工作,争取支持贵州毕节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

2013年10月15日至16日,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调研员李志农一行,到我市考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

2013年10月17日,时任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率胡吉宏、冉霞到科技部向高新司赵玉海司长汇报贵州毕节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情况,恳请尽快批复。

2013年11月7日,时任毕节市委书记张吉勇率市委副书记胡吉宏到科技部向高新司汇报高新基地批复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及对促进贵州乃至西部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作用等。

2013年11月8日,时任毕节市委副书记胡吉宏率市委副秘书长吕飞、时任毕节市科技局局长罗昌琪等,同北京市科委就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企业资源建设贵州毕节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基地进行交流、洽谈合作。

2013年11月15日,毕节市科技局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就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合作进行协商。

在积极争取支持,推进合作的同时,毕节市紧紧围绕国办函[2013]35号文件精神,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和现代产业集聚区,实施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战略,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

目前,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内,已聚集了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31家,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四十余家。

兴国新能源,是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力军之一,产品包括轿车、摩托车、代步车、垃圾车、公安消防特种车以及农机产品等门类。截止2016年底,兴国新能源有限公司累计投资总额7.46亿元,年生产两轮摩托车45000辆、三轮摩托车102000辆,四轮汽车4253辆,实现年产值7.68亿元、税收67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9960个。2017年上半年,累计投资总额8.4亿元,共生产两轮摩托车23000辆、三轮摩托车68340辆,四轮汽车5850辆,产品主要销往重庆、贵州、四川,并出口孟加拉国、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产值4.83亿元、税收211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872个。

而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在开发以天然气、二甲醚为燃料的新能源重卡的同时,又与添钰动力合作,开发出了纯电动轻卡,实现了载货汽车由传统向新能源的跨越。

同时,随着澳能空气动力产业园、巴斯巴、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企业的建设,一大批新能源汽车产业如雨后春笋,不断入驻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毕节已经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所有这些,与毕节数十家汽车、电池、线束、车桥、发动机等零部件配套企业一起,构建了毕节新能源产业风生水起、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毕节金海湖新区工业园区情况:2010年经省发改委批准,在七星关区小坝镇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获科技部授予“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贵州省省级外资转型升级示范基地,2014年获批贵州省北斗卫星示范应用基地,2015年获批贵州省省级清洁示范生产试点园区,2016年获工信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汽车产业·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的牌子,2017年获批贵州省省级生产型服务业聚集区。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中心),省级研发中心2个(力帆载货汽车研发中心、兴国低速电动车技术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力帆载货汽车和兴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产业、以中新房(金日久)装配式建筑、东治钢骨结构建筑等装配式建材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和以贵航新能源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三大”产业核心业态。

毕节之最(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