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明代贵州第一个进士张谏
所属图书:《毕节之最(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7-09-01 文章字数:1409字

明代贵州第一个进士张谏

张谏,字孟弼,明代贵州都司所辖赤水卫(今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人,其族与七星关区长春堡张氏望族同宗,乃明代贵州第一个进士。

张谏少有志气,洪熙中曾北走四川拜学于蜀府长史、学者刘仲珩门下,很受刘仲珩喜爱。当时,刘忠愍(字廷振)正奉命由京师出使四川,刘仲珩带张谏拜见刘忠愍,刘忠愍亦非常喜爱张谏。宣德十年(1435年),张谏中举后即到京师留在刘忠愍门下受业。正统四年(1439年),取进士,授行人。母去世,张谏去职守孝三年,后官拜监察御史。出督福建银课时,遇地方不宁,张谏遂率兵协助官军捕之,回到朝廷后,上疏请罢闽中银课。父去世,再守孝三年,孝毕,官累迁顺天府尹,因正直被贬莱州知府,后升太仆寺卿,卒于任上,归彝赤水河南岸今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大地村。

张谏之名所载古籍较多。目前可查阅的就有明《贵州通志》(万历志)、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和清代《毕节县志》、《大定府志》、《续黔南丛书·黔纪下》等方志典籍。明万历《贵州通志卷十一·合属志九·科贡》云:“正统己未(1439年)科:张谏,官至府尹。”《贵州图经新志卷之十七·赤水卫指挥使司》云:“张谏,字孟弼,伯安子也。富文学,有才思,登正统己未进士,授监察御史。风裁凛然,累官顺天府尹,升太仆寺卿,所致以廉能闻。”《大定府志卷之三十四·内篇二十四·俊民志三》曰:“张谏,字孟弼,赤水人。父伯安,隐居行义,以孝友恭俭为时所重,封御史。谏幼有远志,以南中自元、明再辟以来,鲜文章经济之士,乃北至四川,从学于刘仲珩,仲珩器之。已而刘廷振以奉使至四川,与仲珩相见,仲珩言谏能辨析微言妙义,因为见谏于廷振,廷振与语,亦大奇之。宣德十年(1435年),举于云南乡试,至京师,留受业于廷振之门。正统四年(1439年)成进士,授行人,以母忧去职。居丧哀毁过礼。庐墓三年,墓生芝草,朝夕群鸟环集,人以为孝感所致。除服,拜御史,出督福建银课。时福建贼邓茂七劫沙、尤二县,虽经官军击退,然余党屡作。谏率兵协捕,大著功绩。又以闽中经贼破乱,物力凋敝,奉使回,建言请罢银课,朝议从之。已,又居父丧,亦庐墓三年,芝生其墓侧。谏再致芝草之异,人谓其父母墓为孝芝墓也。服阕,累迁顺天府尹,以戆直谪莱州知府,寻擢太仆寺卿,卒于官。赐彝祭,大学士商辂为铭其墓。贵州之有进士自谏始,而赤、乌、毕三卫文学政事可纪者亦自谏始,继谏者则有陈迪、朱谦、李珉,皆孝宗以前人也。”《续黔南丛书·黔纪下》记载:“张谏,字孟弼,赤水卫人。少有志气节,脱父伯安行伍,不惮险远。尚从刘长史仲珩学于蜀。时刘忠愍廷振奉使至蜀,公日与讲论,二公甚器之。宣德乙卯(十年,公元1435年)中云南乡试第二,明年至燕受业忠愍门。正统己未(四年,公元1439年),成进士,贵州进士自公始,授行人。未几母孙孺人丁忧,哀毁骨立庐墓,守三年,致群鸟芝草之感。起,复拜御史,往督福建银课。时当寇残毁后,民物凋敝,余孽间作。公亲率士兵抚捕,贼遂解窜。父卒,复庐墓三年,芝再产墓旁。历官河南副使,顺天府尹,以直言谪守莱州。寻召为太仆寺卿,卒于官。赐葬祭,大学士淳安商文毅铭其墓。”

张谏善诗文,清末贵州著名学者莫友芝编纂《黔诗纪略》时,存有张谏《望古·登木稀关》七言诗一首。


[1] 木稀山:毕节卫东40里有木稀山,上设木稀关。据方志记载:“崖陡峻,石磴崎岖,仅容一马,设关以守其险。”

毕节之最(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