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消防形态
水族一般聚族而居,连片建房,每一个村寨房屋鳞次栉比。然而由于修建得比较密集,加上木材的耐火等级比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水族先民很早就注重消防安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确保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一些仪式来加强人们的消防意识,比如扫寨。
寨老商量保寨护寨事宜
举行扫寨仪式
扫寨仪式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通常情况下,每年定期举行一次,如果寨子出现怪异现象则马上举行。比如事故特别频繁,或牲畜连续死亡,或公鸡不打鸣、狗不吠,或山羊路过寨子或在寨子附近叫,或看见流星落到寨子里,或寨子里发生火灾但被及时控制,或者出现一些败坏风俗的事情,都要举行扫寨仪式。
水族把火灾当作头等隐患,为了消除火魔,则寄托于神,每年扫寨一次,选定的时间是每年立春之后的壬戌、癸亥两日,认为这两天是一个六十甲子的最末两天,且五行属水,宜于祭扫火星。日子选定后家家户户集资购买相关物品,并每户人家至少派一个大人参与整个过程。首先请水书先生确定方位,并选定一个合适的人安桌扑碗(扑碗,举行巫祝仪式的时候,运用水书推算,事先由选定的人朝吉利方位将5个碗压住等量的纸钱扑在桌面上)。然后家家户户将大米、稻穗、柴火、香纸等集中到安桌的地方。大米集中到米升里,每一户户主都要扯一小块布条插在其中,把稻穗集中束成一把,将此前购买的牛和鸭捆在旁边,打来一桶清水,桶里放上几尾小鱼,置一把竹叶扫帚于水桶之中,还要有很多白纸条,以及数根剥了皮的荆条等。在桌子附近,用柴火搭建一座房子的样子,里面塞满柴火。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为安全起见,寨老派人挨家挨户检查是否完全熄火。现在还要关掉寨子上的总匣,杜绝任何人用电,要求所有在寨子里的人都要关掉手机。随着水书先生的一声令下,仪式开始,他把那束糯米稻穗放在肩上,手拿一把芭茅草,奉请诸路吉神驱除火魔,保佑寨子无灾无难。随即杀鸭割牛耳,用血淋在白纸条和冥纸上,并滴到事先准备好的水桶里,并派人将鸭毛、白纸条夹在草绳上,草绳两端各系一根剥皮的荆条,横跨道路,拦住各条进寨的路口。举行仪式期间,派人把守路口,准出不准进,任何人和机动车辆都不能进寨。
紧接着燃烧用柴火搭建的房子,在火焰正旺的时候,寨老喊:“失火啦!失火啦!”大家迅速用水桶里的水将火浇灭,随后一人牵着牛,一人拉着鸭走在前面,两人抬着水桶尾随,寨老领众人游寨,边走边喊:“熄火罗!熄火罗!”水书先生则一路念着驱火咒,每到一户,就用桶里的水淋洒他家的房子,表示除去火患。家里的女主人事前准备了满满的一瓢水,用来淋湿游寨的鸭子,让它把晦气带走。
游寨结束,把守各路口的人员撤回,燃烧香纸,拆掉祭桌。大家一起把牛牵到寨脚既有水源又比较隐蔽的地方宰杀,全寨男女老少高高兴兴地带上酒饭一起会餐。席间,寨老郑重地向大家尤其是小孩子约法三章,要求做好防火安全。一般在夜幕降临时分会餐结束,大家漱口净手,将餐具洗干净,回到寨中安然入睡,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祭祀保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