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住在画中央
所属图书:《水韵天书:水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住在画中央

水族地区环境优美,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林丰竹茂,特产富饶,民风纯朴,具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尤其是水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民族习俗、民族古文字等,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结晶。

都柳江畔的水族村寨

水族概况

水族现有人口40余万,主要分布在祖国的大西南地区,其中以三都水族自治县最为集中。该县现有水族人口20余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3.4%。此外,榕江、荔波、都匀、独山等县(市),水族人口各有3万余人;毕节、六盘水市有2万多人;丹寨、从江、福泉、雷山等县(市),水族人口均有数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丹、环江、都安、来宾等县(市)有水族人口2万余人;还有万余水族同胞在云南省富源县古敢水族乡聚族而居。

贵州省水族同胞聚族而居的地区,除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三都水族自治县之外,其他县(市)亦依据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相继设立了水族乡。荔波县有水利、水尧、永康3个水族乡;都匀市有奉合、阳和、基场3个水族乡;独山县有本寨、甲定、翁台3个水族乡;榕江有兴华、定威、水尾、仁里、三江、塔石6个水族乡。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侗水语支,水语不分方言,但有三洞、阳安、潘洞三个土语。三个土语之间交流,基本没有障碍。

三都水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的月亮山、雷公山中,水族人民的母亲河都柳江从县境流过。境内都柳江风光已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自幼生长在这里的水族学者潘朝霖曾写有一首诗《美丽的都柳江》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倘若你在月明星稀的夏夜来到都柳江边,徐徐的凉风、哗哗的流水定会让你心旷神怡,而那江中星星点点的渔火更是构成了一道美丽而梦幻的景观。水族诗人阿闹任睢触景生情,诗兴勃发,挥笔写下了一首优美的水乡夜曲《渔夜》:

荔波小七孔风光

三都水族自治县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境内山岭连绵,丘陵起伏,林木茂密,溪流潺潺,县内的尧人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三都是全省十大林业县之一,该县的森林资源位居全省前列,主要树种有杉、松、柏、樟木、桫椤、杜仲、漆树、楠木等等。三都森林覆盖率64.5%,县内的国有拉揽林场面积有25万亩,横跨都柳江两岸,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林间鸟语花香,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动物的不少珍禽异兽在林中山间出没,被人们称誉为“百里林海”,是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乐园。

三都水族自治县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和开采的便有金、锑、铜、铁、汞、硫、锌、磷等等,其中汞、锑、硫不仅储藏量丰富,质地较好,且地表覆盖不深,易于开采,因而以锑矿为代表的采矿业和冶炼业在三都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水族地区风光

荔波小七孔风光

与三都相邻的荔波是世界自然遗产地。美丽的樟江流经荔波境内,两岸风光旖旎,幽谷叠翠,银瀑飞泻,观不尽的林、洞、湖、瀑,赏不绝的奇、险、秀、幽,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荔波县国家级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珍贵的科研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荔波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以原始古朴、神奇、幽静、多姿多彩而著称,含水春河峡谷风景区、樟江田园风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荔波县内水族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是让人们大开眼界,充分领略到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阳和大峡谷格薅景区

阳和大峡谷鼻子岩

此外,都匀的阳和水族乡,榕江的兴华水族乡、定威水族乡、水尾水族乡等,依山傍水,风光也是很秀美。

在这些水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水家干栏式民居建筑群落,代代传承下来的水族铜鼓舞、弦鼓舞、芦笙舞、斗牛舞、斗鸡舞、斗雀舞等,令人惊叹不已。每逢水族传统佳节,水族儿女兴高采烈地穿戴上令人眼花缭乱的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村村寨寨洋溢着欢乐吉祥的气氛。

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不仅使每一位水家儿女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由衷地赞美自己的家乡是“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而且也深深地吸引和感染了来到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曾长期在水族地区工作的诗人储佩成便写有一首《凤凰展翅迎春光》的诗,热情洋溢地歌颂这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地方:

水族长号迎宾

水韵天书: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