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苏宁喜节求子嗣
所属图书:《水韵天书:水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苏宁喜节求子嗣

牙花善(牙花散)

在水族民间,牙花善是女神之首,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享用供奉牙花善的祭品是妇女们的特权。碗中那肥大的鸡腿也必须让牙花善享用(即由得到牙花善“关照”的当年生了小孩的妇女代为享用)。供奉牙花善的同时也要虔诚供奉“牙劳”、“牙的”(水语译音,指已婚女性的祖宗,水族人认为,她们在世时德高望重,而今已经成仙了)。

苏宁喜节是水族妇女的节日,不但体现水族人民祈求添子添福、民族兴旺的美好期望,而且凸显出水族人民对女性的尊重。

妇女和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享用糯米饭、尖角粽、红鸡蛋、鸡肉、猪肉,屋内外充满了欢声笑语。当然,男人们除了不能享用供桌上的祭品之外,亦是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并不眼红妇女享有的特权——谁叫自己是男人,没本事生小孩呢!

苏宁喜节,是水族虔诚地供奉他们最尊敬的女神之首——牙花善的节日。

“苏宁喜”,水语译音,“宁喜”指水历的四月(相当于农历的腊月);“苏”,即水历四月间的某个丑日(即农历腊月中小寒与大寒间的某个丑日,只要避开丁丑日即可)。为什么水族要在这一天供奉他们最尊敬的女神牙花善呢?

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水族人民为了避战乱,不断迁徙,最后定居在都柳江流域和樟江两岸。由于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再加上缺医少药,很多孩子夭亡。水族人口本来就少,大家十分担忧,族长更是忧心忡忡——他虽然娶妻多年,却仍然膝下无子。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族长的妻子在床上长吁短叹,老是想着要怎样才能怀上孩子。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在睡梦中,她看见一个长发飘飘慈眉善目的老婆婆悄无声息地来到她身边,亲切地拉着她的手说:“你勤劳能干,心地善良,待人宽厚,孝敬公婆,因为没有孩子,你愁得头上添了一根又一根白发。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让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吧——你娘家后花园里有一棵结果最多的果树,叫你的娘家人砍下这棵果树,拿到人们经常来往的小河上搭一座桥,再拿一些好吃的东西放在桥头,无家可归的小孩子的游魂就会被吸引而来,争着到你家来投胎转世,明年你就一定会怀胎生子。”

牙花善神位

族长的妻子正要伸手去拉老婆婆,老婆婆却面带微笑,脚踏红云,一下子便飞得无影无踪了。她从睡梦中醒过来,马上想到这位慈祥的仙人不正是祖神婆婆牙花善吗?

族长听妻子说了这件事情,马上请来族中德高望重的水书先生,请他依据水书选择吉日来举行仪式和供奉祖神婆婆牙花善。水书先生不敢怠慢,反反复复地测算,最后选定水历四月丑日(农历腊月小寒与大寒之间的丑日)为最吉祥的日子。

这一天果然十分吉利,阳光明媚,天地之间水汽氤氲,喜鹊也在村子内外欢快地歌唱。于是,大家一起虔诚地向天地祈祷,又砍来结果最多的几棵果树在小溪上架好木桥,桥上还用红、黄、蓝色的彩纸缠成的竹棍做成护栏,以护佑过河前来投胎的小孩子的游魂。同时,在桥头朝着村子那端摆放木盘、碗筷,盛放煮熟的猪肉、五彩的糯米饭和红鸡蛋。此外,还要宰鸡杀鸭。

水书先生完成祷告仪式之后,族长妻子按照水书先生的指点,将所有的祭品散发给参加祭典的妇女和小孩分享。而后,族长的妻子手捧木盆,盆中盛满大米,米上放红鸡蛋,还插上彩纸缠着的竹棍,一边走一边拉着红、黄、蓝三色线,口里不断地念诵着:“孩子们,跟我回家啦!孩子们,跟我回家啦!”来到家中后,最后她还要把丝线牵到自己的内室中供奉牙花善的供桌上紧紧地缠绕起来,以祈愿孩子被引来之后就不再走了。

过苏宁喜节

第二年,族长的妻子便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了一个十分健壮的小男孩,参加祭典的妇女也有不少生儿育女。人们高兴得杀猪宰鸡,虔诚地供奉祖神婆婆牙花善,并请四乡八寨的亲友来参加庆典。时至今日,水族地区凡有人家生儿育女,均要杀鸡宰猪隆重地供奉牙花善,各方亲友亦前来庆贺。

从此以后,水族地区便将水历四月丑日定为“苏宁喜节”,因为水族供奉的祖神婆婆牙花善类似于汉族民俗中供奉的送子娘娘,所以“苏宁喜节”又被称为水族的“娘娘节”。

祭祀牙花善神

水韵天书: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