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苗族史诗》,苗族文化经典性文献
所属图书:《笙鼓枫蝶:苗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苗族史诗》,苗族文化经典性文献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世界性民族。”这是新版《苗族史诗》破题的第一句话。苗族,这样一个世界性民族,如果缺少世界性意义的文化典籍,无疑也是一种世界性的遗憾。贵州民族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苗汉英三文对照版《苗族史诗》,可谓是苗族文化史上一个标志性经典文献,它既填补了中国苗族古代典籍多语对照译本的空白,又为逐渐成为国际显学的苗族古歌学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形象化的文史百科

苗族史诗是苗族民间叙事长诗中规模比较宏大的古老作品,主要叙述苗族有关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等。苗族史诗是形象化的苗族古代历史和百科全书。苗族史诗不仅仅是文学名著,更是厚重的历史典籍,是珍贵的苗族文化遗产。

《苗族史诗》封面

吴一文(Wenf Jenb)博士是苗族文化史研究的新秀,新版《苗族史诗》就是他和他父亲今旦(Jenb Dangk)、姐姐吴一方(Bangx Jenb)以及美国人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葛融(Levi Gibbs)的最新学术成果。新版《苗族史诗》是苗族古歌学研究瓜熟蒂落的一个历史必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今旦等人翻译的苗族古歌部分篇章就在《民间文学》上刊发。1983年,今旦与马学良合译的汉文版《苗族史诗》在北京出版。1985年起,美国学者开始与今旦合作研究苗族古歌。2006年,马克·本德尔翻译的英文版在美国出版。纵向比较,新版《苗族史诗》的最大特点,不仅是第一次把原版苗文公开出版,也不仅是汉文和英文重新翻译,而是把吴一文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苗族古歌通解》的成果纳入书中,这才是苗汉英三文对照版《苗族史诗》最大的亮点。吴一文博士虽然年轻,但治学态度严谨,很有自己独到之处。很多学者读了这本书,一是感到书中的通解集注非常重视关键性民族文化词语的勾勒和训释,注释中做到古代汉文献与苗族口传经典文献并举;二是在民族文化史观上格外重视民族史进程与文化的关系,在史识上追求通识通解;三是在民族文化史料的运用上,穷搜旁通,以诗证史、诗史互证,行文中熔史才、诗笔、议论于一炉,很有一些陈寅恪“史魂”研究的风范。

雷山马道祭蛙龙

雷山马道祭蛙龙

中国苗学研究在国际上方兴未艾,苗族古歌学研究也正逐渐成为国际显学。《苗族史诗》是苗族古歌经典中权威性文献之一。除了《苗族史诗》外,比较优秀的苗族古歌版本还有:

第一,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燕宝整理译注《苗族古歌》,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即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规划的“七五”重点出版项目,全书分为《创造宇宙》、《枫木生人》、《浩劫复生》、《沿河西迁》四大部分,译文为七言体,苗汉文对照,共10000多行,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二,贵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王安江版苗族古歌》,由苗族歌师王安江穷其一生,收集整理苗族古歌12部翻译而成,苗汉对照,共上下两卷,1500多页270万字。出版社邀请多名贵州省苗学会著名专家学者对作品进行详细校注。该书还附录了王安江诵唱的全本音频和剪辑视频片段,这在苗族古歌出版历史上还是首次。

第三,铜仁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的《武陵苗族古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年出版,流传在湘西方言地区。该书除了收录真正意义上的创世史诗《板东辰》外,还收录了《天灵相公》、《六月六》、《石柳邓》、《阿贵与雅莲》等英雄史诗。这些古歌歌颂了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各类英雄。

雷山马道祭犀牛龙

歌师王安江和他采集的古歌歌本

第四,1995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祭魂曲——清镇市苗族指路歌》也属于苗族古歌的范畴。《祭魂曲》共分两部,第一部“喂鸡”,叙述“指路鸡”的来历,从而追溯到天地和人类来源的神话以及祖先开基立业、被迫迁徙的历史。第二部“上路”,是祭师诵祭词给亡人指路,引导亡人的灵魂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到祖先发祥地,同祖先住在一起。这实际是以倒叙的方式叙述祖先迁徙的历史。这是苗族的又一部创世及创业史诗,具有多学科价值。

笙鼓枫蝶: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