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阿央
相传,苗阿央就出生在今红枫湖水淹区苗语称为“兜密丢”(今红枫湖镇大冲上寨)的苗寨里。传说寨中住着一户勤劳善良的苗族夫妇,夫妻相亲相爱,勤耕苦作,他们生育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取名为阿央。阿央出生不久,父亲被朝廷抓去服苦役,一去杳无音信,阿央便与母亲相依为命。阿央在成长过程中,与邻居同龄的阿珠相处特别好,从小在一起习武学艺。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终于操练出能克敌制胜的过硬武艺。
阿央常对母亲问及父亲的下落。母亲心想,女儿习武,定会寻父报仇,招来祸害。母亲始终不把真相告诉阿央。
随着岁月的流逝,阿央终于得知真相,毅然决定外出寻找父亲。母亲知道女儿寻父的心情迫切,而又无力说服,只好同意了。阿央十分理解母亲的心情,对母亲说:“女儿从小练武,十八般武艺门门精通,即便是张牙舞爪的猛虎,也难近我身。”
临行前,母亲对阿央说:“家里夜间守门的那只大黄狗,是你父亲从小养大的,有它在无须向别人问路,关键时刻它会引路辨认你要寻找的父亲。”阿央牢记母亲的话,牵出她练武训练的“赤兔马”,戴上马铃,配上马鞍,唤起大黄狗,告别乡亲出门了。
阿央沿着坎坷不平的古驿道,翻山越岭,跨溪渡河,历尽艰辛,直奔朝廷。在一个初春的日子里,走进了宽阔的草原。举目眺望,有羊群在茫茫无际的视线中时隐时现。在离羊群不远的地方,大黄狗突然狂叫起来,简直不听阿央的使唤,一口气向羊群奔去。阿央生怕大黄狗饥饿惹事,扬鞭跃马紧随其后,眼看大黄狗围着牧羊老人来回转,不时伸出舌头舔那牧羊老人粗糙得裂了口的双手,亲切之情,难以言表。
阿央想起了临行前母亲说的话,难道他就是我要寻找的父亲吗?阿央便下马走近老人身旁。老人问道:“姑娘,你从何处来,要到何地去?”阿央毫不思索地回答:“是从遥远的苗乡来,我出生不久,父亲被朝廷抓去服苦役,如今我已成人,决定千里迢迢寻找父亲。”阿央的答话,勾起了牧羊老人对心酸往事的回忆,便说:“我也是从央鲁河畔的苗寨来朝廷服苦役的。”牧羊老人的言语和表情,使阿央心跳加快了起来,她慢慢说道:“我起程时,母亲说过,大黄狗是父亲从小养大的,带着它,它会辨认出我要寻找的父亲。千里路途上,它不知碰上多少老年人,却从未像对你如此的亲热。老人家呀……”阿央抑制不住内心的心情,哽咽着说不下去了。牧羊老人颤抖着嘴唇,讲了“兜密丢”苗寨的过去,叙述了他被朝廷抓来前家里的情形,比阿央知道的还详细。老人满脸皱纹的面容,逐渐露出了微笑,但还是不敢肯定阿央是否是自己亲生女儿,又接着说:“过去我们家很穷,度日如年。我女儿出生的那年,水患年荒,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女儿出生后,她母亲瘦弱缺奶,是族中的一位老人上山采集藤来熬汁代乳,把我女儿喂活的。后来将乳名阿央改叫为‘苗阿央’。”阿央听到此处已泪如泉涌,扑在老人的怀里,连声叫喊:“爹呀,爹爹!我就是苗阿央,你讲的这些,母亲早已对我说过了。”
父女俩抱头痛哭一场后,老人向阿央讲述了他的遭遇。被朝廷抓来后,沉重的苦活折磨得他死去活来,直到无力做重活为止,才被主管内务的大臣提名当牧羊人的。父亲摇头叹息:“人世间再穷的人都有一个家。”阿央理解父亲的内心痛苦,意识到父亲心里想说而说不出的话。的确是这样,谁都想有个家,受苦受难的人有谁不把家牵挂?阿央坚定地对父亲说:“无论有多么大的艰难险阻,我都要把你接回家。”
阿央当机立断,要父亲引她去见国王。老人怕回家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反而难保老命,不敢引阿央去朝廷,便挥动羊鞭指着皇宫城墙说:“看,那如卧龙起伏的城墙内,就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国王就住在里面。”
阿央为了进入宫殿,想了许多计策。她把“赤兔马”和大黄狗打扮一番,伪装成向国王献艺的“卖艺人”最终才得以见到国王。阿央开口求道:“国王恩重名扬,寒女之父多年在朝廷牧羊,恐有年老患不择之病,请求赐回故地,与我命薄之母团聚。”
国王听完讲述后说:“朝廷里的牧羊人,放走怎么行?除非你来代替。”显然,看见阿央秀美的容貌,贪婪的国王定有打算。
阿央计上心来,对国王说:“我将宝马献给你该可以吧。”国王笑道:“贫穷人家哪来宝马?”阿央回答:“国王身居宫廷,世上有许多宝物哪能都知道。我的宝马能在装满龙潭水的碗上行走如飞,滴水不会外溢,天下任何马与我的宝马无法相比。”贪得无厌的国王听得出奇,决定要阿央表演,若是事实,以一个老弱的牧羊人换取一匹宝马是值得的,便同意了阿央提出的条件。
国王为了获取宝马,不惜挥金如土,招来许多精工巧匠,将宫殿前面的广场翻修一新。因当年属相为“龙”,在广场中央绘设长九丈九尺的巨型龙图,国王将龙图视为他的宝座将“久长久远”。龙图选用闪光的金、银和铜镶嵌各个部位。并在各城门张贴告示,按阿央确定的日期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宝马表演。
表演前,阿央根据龙图的长度,一是要国王遣差役到离皇城九十九里外取来龙潭水;二是要国王挑选宫廷美女48人将320个碗盛满龙潭水,按4行每行80个碗摆放在龙图上。阿央提出的条件虽然苛刻,却意味着国王的宝座不会久长久远,真正久长久远的是“四面八方”一代又一代的各族劳动人民。
一切布置就绪后,阿央身着苗家盛装,佩戴古朴传统的银饰品。勒马进场时,闪闪发光的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及五颜六色的衣裙,在阳光和龙图的辉映下更加鲜艳夺目。台上观赏的国王目不转睛,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称奇叫绝。
阿央在大庭广众之下,再向国王重复了议订的条件:“国王啊,若不履行诺言,就不可取信于民。”国王点点头,表示言而有信。
表演开始了,阿央勒马立地旋转一圈,再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善良的人们担心阿央失败,屏息凝神,鸦雀无声。而武艺高超的阿央神情自若,精神饱满。她策马走到盛满龙潭水的碗前,双手握住马缰,双脚扣蹬马腿前夹,知人意的宝马立刻扬起前蹄,后蹄紧跟,四蹄悬空而起,不歪不斜,从水碗上奔驰而过。阿央又驾驭宝马不断变换表演动作,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国王说:“真是天下之奇马矣。”就在这时,宝马长啸一声,从龙图的头部退下表演场。
阿央的精彩表演,轰动朝廷内外,国王不得不履行诺言。阿央叩谢国王说:“宝马献给你,但马铃和马鞍是我苗家驯马的用具,必须带回去。”国王想,阿央如能再驯一匹宝马该多好呀。于是当即令马差卸下马铃和马鞍交给阿央。阿央拍拍马头用苗语说:“米仿米糯,嘎吉佬。”意思是“我的赤兔马,当我需用你时快快来。”宝马咧着嘴,连续点头。
阿央领取朝廷赐放牧羊老人的证件,来到城外与父亲约定的见面地点,高兴地对父亲说:“女儿胜利了,我们起程吧。”
父女俩愉快地离开皇城,披星戴月,赶路回家。当他们一步步走入荒无人烟的山野时,阿央感觉父亲有些疲倦,对父亲说:“我们的宝马会及时赶来的。”她手握马铃对皇城方向边摇边用苗语念“米仿米糯,嘎吉佬”。不多时,宝马便飞奔而来,人喜马欢。阿央为宝马套上马铃,配上马鞍,父女俩骑着马,唤着大黄狗一路飞奔而去。其后的行程中一帆风顺,不久就回到了“兜密丢”苗寨家中。
离别多年的阿央父母,相聚时诉不尽的苦,说不完的情。虽然高兴,但也忧心忡忡,觉得灾难随时都会降临。
就在阿央和父亲还未回到苗乡之前,朝廷发现宝马不翼而飞,国王愤怒地将马差斩首,一面通令地方,严加盘查,重金悬赏,一面派遣军队沿途缉拿。
阿央寻父回乡的消息传开后,地方贪官为获得朝廷赐赏的重奖,密告朝廷。国王派出的将士轻而易举地在阿央家找到了宝马。他们不但要立即将宝马牵走,还要以“盗窃朝廷宝马”为由处阿央以重罪。
阿央据理驳斥:“我父亲被强服苦役,受尽人间折磨,这笔血泪债,朝廷何时偿还?马是苗家驯养的,它不习惯朝廷生活回到饲养它的家,你们这是无理勒索百姓的财物。”贪官们哑口无言。“嘎楼”“嘎嗓”地区各寨苗族人民纷纷赶来,穷凶极恶的朝廷将士目睹民怨沸腾,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回朝廷禀报国王。
暴跳如雷的国王,一面责令地方官加重苗乡人民赋税,强迫更多的人到朝廷服苦役;一面调集兵马,准备出兵攻打苗乡。
阿央为了抵制沉重的赋税和对付将要来犯的官兵,号召苗族人民加紧生产,积极练武,修建御敌营盘和垒建烽火台。一年后,攻打苗乡的朝廷将领统率千军万马赶来了。烽火台上的烟火信号直冲云霄,苗乡各寨鼓角齐鸣,旌旗展动。阿央佩带宝剑跨上宝马冲锋在前,具有武功本领的男女青年们手持大刀和长矛紧跟其后。一场恶战,杀得朝廷官兵人仰马翻,一败涂地。一时间,国王不敢轻易派兵攻打苗乡。
从此,阿央成了“兜密丢”一带抗暴斗争的领袖,在滴澄河两岸架设桥梁,组织百姓练兵习武,发展生产,人民安居乐业。
朝廷和地方官吏不时派兵骚扰苗乡,每次都被阿央率领乡亲打得丢盔卸甲。在一次战斗中,阿央策马途经下洞关,被一根从岩壁上垂下的山藤将头巾绊落,阿央随手抽出宝剑砍断了山藤,殊不知阿央与山藤同命相怜,砍断山藤的同时,阿央的头也被砍落地下。与阿央共同征战的阿珠见事危急,将阿央的头包扎好火速送回家中。这时阿央的头微弱地对母亲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头颅还可接吗?”阿央的母亲泪流满面地回答说:“世间只有移花接木,哪有人头也能接啊。”话刚说完,阿央的身躯扑倒在地。父母悲痛万分,抱头痛哭。
阿央的母亲突然想起,就在头一天晚上,原来那位采集山藤熬汁代乳养育阿央的已故老人托梦给阿央母亲说:阿央武艺高强,但她不知山藤是九十九滩之一的下洞关深水潭中生长出来的,是与阿央血脉相连的连命藤。如果哪天阿央遭遇不测,可将她的头颅与躯体缝合,封存在陶瓷坛中,满九十九天后揭开坛盖,阿央就能复活。阿央的母亲把托梦的事说出来后,大家赶紧将阿央的头颅和躯体缝合后,封存在一个巨大瓷坛中。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坛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渐渐地能听到阿央的呼叫声,而且声音越来越清楚了。盼望女儿复活的心情十分迫切,阿央的母亲实在等不及了,就在第九十八天的时候去揭开了坛盖,谁知阿央的血脉还未完全连接,不能复活,躯体化为一坛血水,头颅变成一群红头蜂,涌出坛口冲出门外,其他的蜂群跟随其后,铺天盖地往皇城飞去,叮死了国王。腐朽没落的朝廷从此衰败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