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嘴媳妇斗财东
从前有仡佬族两父子,忠厚老实,家境贫寒。一天,家中无盐,老汉叫儿子上街卖羊、买盐,又要将羊牵回。儿子走在路上,无计可施,坐在路旁哭起来。一位姑娘问他:“大哥,为何在此伤心?”小伙子把其父吩咐他的要求告诉姑娘。姑娘说:“大哥别哭,我给你想个办法。”不多时,姑娘拿着一把剪刀,咔嚓几下把羊毛全剪下来。姑娘说:“大哥,卖了羊毛,买起盐巴,就可牵羊回家了。”小伙子按姑娘吩咐卖羊毛买盐又牵羊回家。老汉见状,惊奇地问道:“盐买得了,羊也牵回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儿子将姑娘的主意和盘托出,老汉听后赞叹姑娘的聪明与能干。于是请媒提亲,娶这位姑娘为儿媳妇。
好景不长,附近一远近闻名的坏东西老财东,得知老汉家娶了个巧媳妇,便带着家丁上门来。在板凳上跷起二郎腿问老汉:“听说你家娶了个巧媳妇,今天我特来讨杯喜酒喝,但必须备办十张桌子九样菜。”老汉愁得直打转,嘴不说心想,家里穷得吃盐吃饭都困难,怎办得起酒宴请老财东?媳妇见状劝道:“爹爹莫急,媳妇自有妙计。”不多时,媳妇走到财东面前说:“请财东老爷入席!”老财东顺着媳妇所指方向走进屋里一看,只有一块石板上摆着九小堆切细的韭菜。问道:“这是什么?”巧媳妇道:“这不是你要的十张桌子九样菜(石桌之上摆韭菜)吗?”财东听了无话可说,气呼呼地走了。老汉看到媳妇用计气走老财东,更是佩服儿媳的聪明与能干。
一天,狗又叫起来了。老汉出门一看,是老财东与家丁拉着一头小牯牯(小公牛)到了家门口。老财东说:“老者,这头牛是给你家喂来下崽的,到明年,我就来分牛崽!”老汉唉声叹气道:“公牛怎么能下崽?真是半夜出太阳。”媳妇看出公公心事说:“爹爹,您别发愁,到时候,您只管坐在家里,不能出去见他们,我自有办法对付。”一晃一年过去。老财东冲着站在门口的媳妇高声大叫:“媳妇,今天我来分牛崽,牛崽有多大啦?快叫你爹出来,我要将牛崽牵走。”媳妇答道:“我爹他生小孩坐月子了,不能出来见老财东。”财东吼道:“废话,你爹又不是女人,怎么能生小孩坐月子呢?”媳妇道:“财东老爷,你今天来分牛崽,牯牯(公牛)都会下崽,难道我公公就不会生小孩坐月子吗?”老财东无言以对,灰溜溜地走了。
老财东几次败在巧嘴媳妇手下,总想寻机报复。叫家丁翻查账本,看到有老汉家的欠债记录,领着管家,提着算盘,怀着一定能压倒巧嘴媳妇的心理,再次来到老汉家。跨进门槛便嚷道:“老者,快把我家的账还了。”巧嘴媳妇走出门问道:“财东老爷,我家公公何时欠了你家的账?”管家将账本一翻,算盘一打说:“你家祖孙三代借了我家的钱和粮,到现在利滚利已是几十石粮食、几十吊钱。今天你家非还不可。”老汉躲在屋里想,确实借过他家的钱和粮,利滚利,太多了怎么还?急得差点要死。只听媳妇对财东说:“财东老爷,你要账,我爹爹承认,过去确实借过你家的钱和粮,还钱是应该的。但我爹说,从前你家借了我爹爹的一个小木瓢,你认不认账?”财东说:“认账。”媳妇又说:“你打死了我家的一只小猫,是真的吗?”财东回答:“是真的。”媳妇说:“那么,我爹爹答应还你家的账,但你家就还不起我家的小木瓢和小猫。”财东听后不解,问道:“为什么呢?”媳妇说:“财东老爷请听,我家的那把小木瓢,是天上的桫椤木,地上的桫椤瓢。用瓢在锅里搅两搅,饭多米汤少;锅中杵两杵,豆腐变成肉。过去,一家老小全靠这传家宝养活。至于那只小猫,更是一只举世无双的宝猫,它在梁上嚎一嚎,老鼠死成槽。这两件东西,都是价值连城的传家宝,你还得起吗?”财东听了,气得脸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