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年场节及年酒节
跳年场,是苗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流行于(历史文献所称)“四印苗”村寨。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在麦格苗族布依族乡鸡爬田举行。清镇市苗族同胞及修文县皮家寨、小沟、乌栗、木厂、水凹、长冲等村寨,乌当区安多寨、火烧寨、郝官、甘冲、杨五沟等村寨,龙里县茅栗山,黔西县的八块田等村寨都有人来参加。
苗族跳年场盛况
据苗族老人介绍,跳年场几经“采场”(选场地),最初选在清镇市麦西村境内的“大坪地”(一个大坝子),在此连续举办三年后,因此地周边没有苗寨,不太方便管理。后年场转移至修文小沟,由场地附近皮家寨皮姓人家管理年场场地及跳年场相关事宜。那时,远至六枝特区郎岱的苗族同胞都来参加跳年场活动。在小沟连续举办三年后,由于每年从清镇过猫跳河去参加活动都要发生人员溺水事故,经协商,年场场地又移至苗族人口较多的清镇鸡爬田,年场由鸡爬田王姓苗族管理,但每年仍由修文皮家首先下场。此后,由于六枝特区郎岱同胞距离较远,不再前来参与活动。
每年跳年场时,凡在上年正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五去世的成年族人,家人都要在初四在家中捆上死者的衣裤(裙)挂于堂屋中柱上,之后由死者的女婿和请来的一名芦笙师于初五背上死者衣裤(裙),吹着芦笙到鸡爬田跳年场,这是苗族安葬死者后的一次集体祭祀活动。
初五早上进入年场,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小场,首先在小场烧上柴火,将死者的衣物放于火堆旁的上方,用伞遮住,等待下大场。
下大场由鸡爬田领头和统一指挥。各村寨的芦笙队到齐后,约在中午1点钟下大场。鸡爬田的主持人宣布下大场,各村寨小场的芦笙队、炮手一起动身直奔大场,这时几十支队伍众炮齐鸣,场面非常壮观。
进入大场后,各村寨的芦笙队跟在鸡爬田队伍后面,形成一个大圆圈,按顺时针跳三圈,逆时针跳三圈,再按顺时针跳三圈,九圈跳完后,爱跳者不受领头的限制可围场随便跳。整个跳场历时1~2个小时。跳场期间,场中爆竹声不停。
跳场结束后,要在场中举行跑马活动,跑马不作比赛,只是看谁的马跑得又好又快。
参加跳场的芦笙队,各自回到自己的小场,烧上柴火,点燃事先准备好的茅草,将衣服在火焰上绕几下,口念词语,表示送死者上天堂,跳年场活动结束。
跳年场结束后的初六、初七、初八三天为吃年酒活动,这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中老年人会亲访友的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