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林则徐诗赞唐树义
所属图书:《乡愁故履:乌当人文历史寻踪》 出版日期:2016-07-01 文章字数:1207字

一、林则徐诗赞唐树义

林则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担任钦差大臣;有“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之誉。清道光十年(1830年)秋,林则徐任湖北布政使期间,与监利知县唐树义初次相逢。

唐树义是贵阳举人,早年受朝廷恩宠,分签湖北补知县用。因政绩突出,破格提拔担任湖北咸丰知县,此后调任监利知县。不久,该县荆江大堤溃口决堤,县境洪水泛滥。唐树义一面组织賑灾,一面筹资重修荆江大堤。堤刚筑好又逢暴雨,江水几次漫过堤坝。唐树义身先士卒,亲自率部下到堤上,不顾狂风巨浪,捧土负薪保护新堤。唐树义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表现鼓舞了百姓,大家纷纷聚拢过来,落石沉船,抗洪抢险。很快,风向逆转,雨势趋缓,江堤得以巩固,唐树义成了当地民众眼里的“神人”。随后他因防汛有功,清廷赏其知州衔,晋升汉阳府同知。

唐树义临危不惧、涉水筑堤这件事,很快被林则徐知道了。作为上司,林则徐对唐树义赞赏有加。道光十五年(1835年),经湖广总督林则徐、湖北巡抚裕泰举荐,唐树义入京觐见道光帝,并很快升任甘肃巩昌知府、代理道员。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7月,林则徐因虎门销烟遭到皇帝误解,随即被革职流放新疆。这年9月3日,林则徐被贬遣戍时途经兰州。唐树义恰好在甘肃担任兰州道道员。林则徐受到了唐树义等官员的盛情款待。不仅如此,唐树义在林则徐抵达兰州前三天,就派专人在百里之外恭候迎接,一路悉心照料。经唐树义等官员协调,林则徐在兰州修养了数日。在遐迩闻名的兰州名园——“若己有园”,唐树义等盛情设宴,为林则徐接风洗尘。

在兰州停留期间,林则徐曾写诗赠送唐树义,题名为《题唐子方观察树义梦砚图》。

《题唐子方观察树义梦砚图》一诗叙事兼具抒情,长达34行。诗中,林则徐以他那饱含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唐树义的钦佩、赞赏之情。尤其最后两句颇有分量,值得我们后人揣摩、掂量——“名父之子薪克负,明德达人天所牖,筹笔宣毫慎勿苟,传世砚田胜千亩”。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唐树义的父亲在担任广东阳山知县期间,拖着病体坚持处理政务,最后鞠躬尽瘁,病故于阳山县衙门。

“名父之子薪克负,明德达人天所牖”,这是林则徐借唐父阳山公当年在广东阳山县衙“尽忠哀绝”一事,表达对成山唐氏的敬佩之情。而“筹笔宣毫慎勿苟,传世砚田胜千亩”。不仅有民族英雄对唐氏家风的鼓励和赞赏,更包含着一代英豪林则徐对唐氏后人的期待与祝福!

林则徐在兰州前后逗留八天,疲惫的身心暂得休整,而他与唐树义的缘分仍有延续。三年后,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先是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旋授陕西巡抚。唐树义奉召调任陕西按察使兼布政使,与林则徐搭档治陕。三年后,林则徐因积劳成疾病逝。又过了四年,唐树义在湖北金口投江殉国。

民族英雄林则徐,一代廉吏唐树义,一个鞠躬尽瘁,辞世履新之途,一个死而后已,愤而投江,虽各自精忠报国的形式有所不同,但他们肝胆相照、惺惺相惜的山情海谊,至今仍被世人传为佳话。

乡愁故履:乌当人文历史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