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水东宋氏入黔始祖宋景阳
所属图书:《乡愁故履:乌当人文历史寻踪》 出版日期:2016-07-01 文章字数:1821字

一、水东宋氏入黔始祖宋景阳

宋景阳是水东宋氏入黔始祖,这是历史资料和水东宋氏后裔一致认可的历史事实。

宋景阳,河北真定人。宋朝开宝八年(975年),累官至宁远军节度使。广右诸蛮作乱,诏景阳率师征之,悉定广右。复进兵都云、贵州等处,西南以平。诏建总管府于大万谷落等处,授景阳宁远军节度使、都总管以镇之。景阳抚绥劳来,甚得远人心,而柳州、庆远之民多归附,其苏、赵、周、高、兰、蔡、南容七姓者举族附焉。卒,赠太尉,谥忠成。朝廷录其功,俾子孙世爵兹土。(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三贵州宣慰使司名宦)

明代吏部尚书王直在《贵州宋氏世谱序》中这样写道:“宋以国为氏(姓),周武王灭商而封微子启于宋,国亡,子孙散徙他邑,因以为氏。历汉唐多有显人,至宋而真定之族为盛。开宝中,有景阳者,以军功累官至节度使,平定西南夷,诏就大万谷落开总管府,以景阳为总管镇抚焉。夷人安之,遂世有其爵其地。历十四世曰阿重,始仕元,改顺元等处军民宣抚使,开治于贵州。又三世曰钦,以功升昭勇大将军、顺元等处都元帅。国朝兵入贵州,钦遂内附,以为贵州宣慰使世守焉”。

《贵州宋氏世谱》载:“宋景阳为水东宋氏(又称黔中宋氏)始祖。宋景阳(911一987年)。名发晟(按真定老谱六十四字派,景阳为‘发’字派),于梁太祖开平五年(911年)辛未岁四月初八日寅时出生于燕京山后一个名宦世家,原籍真定,父亲绍赓为后唐枢密使,祖父元弼为唐枢密使,曾祖父是唐末一代名将、凤阳节度使。”

宋景阳的父亲(宋绍赓)娶李昌国之二女,生三子:长子景阳,次子景春(又名景廷),三子景芳(又名景元)。景阳从小聪慧好学,怀有远大志向。于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癸巳岁八月投军后唐,为副军。舅父李可用,别号李鵶儿,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2月,同堂兄宋景通(名发询,又令询)灭后汉,兴宋室。开宝六年8月,以功授武昌总管府都总管、昭武大将军。

开宝八年(975年),武昌总管府都总管、昭武大将军宋景阳偕其子存孝等奉朝命率师征讨。景阳“坐剑枕戟,矫箭空弦,斩杀抚绥,仁政远播”。大军南征,首先平定了广右的壮族“叛乱”;继而进兵黔南(今都匀),然后攻下蛮州(今开阳),取代了宋鼎之裔世袭的蛮州。同年,景阳还攻陷矩州(今贵阳),消灭普贵于黑羊箐,驱逐乌蛮罗氏,遂从罗氏奴隶主手中夺取了矩州,并将鸭池河以东属地全部占领,统有苗、布依、仡佬等族12部。从而平定了西南蛮夷之乱,形成了雄霸一方的大领主。

景阳娶二妻:其一马氏,余无传。其二徐氏(912—976年),吴王徐之浩长女,生七子:长子存孝,次子存悌,三子存忠,四子存信,五子存礼,六子存义,七子存廉。另有名存耻,为景阳养女李凤英的丈夫【本名肖青良,字德,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因随军征黔有功,景阳将李凤英赐于肖青良为妻,易名宋存耻】。其后世子孙散处黔中各地,世官于黔,世称“水东宋氏”“黔中宋氏”。另外,景阳堂兄景通次子存亮(字彦均)十一世孙宋锡欣所建大谷龙、小谷龙、虎坠(今龙里县境内)三司,共十司。

据《宋氏家传》(中国家族文化经典一百六十姓氏百科插图版)载:按照宋景阳生前的安排:由长子存孝袭父职,居开阳西。后存孝裔一支据守喇平洛坝,次子存悌据守草塘,三子存忠据守密纳清水,四子存信据守新添,五子存礼据守嘛哈岩下,六子存义据守乐平,七子存廉据守大小平伐,存耻(肖青良)管理把平(在今贵定县境内)。

《六英传》载:“有宋景阳者,故恒山人也。……其后有阿蒙(即宋蒙古歹)者,元时加镇国将军,兼四川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初,同霭翠归附,赐名钦,授怀远将军,有善政。子诚,当袭,上御制诰文予之曰:黔中诸夷杂处,非德足化顽,勇足捍侮,则官守不宜。尔父当朕命将西南经理,首以义从,固膺是任。尔当抚恤诸夷,选能御侮以安是方。其后宋昂者,好学攻文,守廉持俭,爱民礼士,惟曰不足。又多收经史以崇文教,时人称其循良化俗如文翁焉。苗民有弄兵者,辄自咎于政,不加诛责。以故政治旁洽,边徼如辑。今其子孙即宋宣慰云。”论曰:“宋昂之下士好文,后有仇博士而欲坏黉序,相去远矣。”

《贵州图经新志》和《贵阳名胜古迹略览》载:“先民祠,在文庙戢门西。明弘治间都御史孔镛建。以祀先民功德之著者汉诸葛亮;宋宋景阳;元李德辉、张怀德;本朝霭翠、芒文缜、王训、易贵诸贤”。都御史孔镛建先民祠,将宋景阳作为“功德之著者”供后人祭祀,并将其名列诸贤之前,诸葛亮之后,可见宋景阳及其后裔在宋、元、明时期对水东地区的影响。

乡愁故履:乌当人文历史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