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兄弟才子宋昂、宋昱
所属图书:《乡愁故履:乌当人文历史寻踪》 出版日期:2016-07-01 文章字数:1327字

四、兄弟才子宋昂、宋昱

“廉俭自持,崇尚儒业,爱民礼士”,既是宣慰使、又是诗人,而且深受治下百姓的拥戴。他就是明代洪边宋氏宋昂。

宋昂,字从頫,号省斋,明朝贵州城(今贵阳市)人,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世袭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

《洪边宋史》载:“宋昂,字从頫,又号省斋。联络朝兵,死后玉祭。家住红(洪)边寨。正统八年(1443年)5月,宋昂以舍人资格贡马,同年承袭宣慰使。同年宋昂在宋宅内筑世禄堂,落成,李时勉为之作《世禄堂记》以传世”。

宋昂为官廉俭自持,崇尚儒业,爱民礼士,所部苗民若有动乱,必自咎其政,改弦更张,不加诛责,是以境内安定。

宋昂和弟宋昱受教于闽人廖驹,通诗法,吟咏驰声誉,终成明初首批诗人。兄弟二人合著《联芳类稿》诗集。其诗情深意真,清新可读。他们的诗作已冲出了贵州,引起了京都诗坛重视。《黔诗纪略》录其诗各二首。又因贵州地方边远,缺少典籍,乃多收经史藏于家中,随时披览。又重金延聘文士教授子弟,时人称其循良如文翁。

明宪宗成化初年(1465年),他于贵州城西南济番河(今南明河)上“叠石为桥”,名曰济番桥(今花溪桥)。《洪边宋史》载:宋昂又同水西宣慰使安陇富(奢香之孙)重修贵州宣慰司学。景泰七年(1456年)6月,五开、黎平等处苗民生变,敕宣慰使安陇富、宋昂调土兵协助杀“贼”。景泰间(1450—1456年)筑崇圣观于新添寨洪边堡旗山北麓,天顺间(1457—1467年)又建万松亭。天顺二年(1458年)宋昂贡马。成化初年(1465年)出资建济番桥。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三贵州宣慰使司人物载:“宋昂,字从頫,号省斋,以荫授贵州宣慰司。好学工文,服勤持俭。爱民礼士,惟曰不足。苗有弄兵者,昂必自咎于政,不加诛责。以故政治旁洽,边鄙辑和。又多收致经史,以崇文教,时人称其循良如文翁焉”。万历《贵州通志》卷四贵州宣慰使司乡贤载:“宋昂,袭贵州宣慰使。好学攻文,守廉持俭。爱民礼士,惟曰不足。苗有弄兵者,昂必自咎于政,不加诛责。以故政治旁洽,边鄙辑和。又多收致经史,以崇文教,时人称其循良如文翁焉”。

《宋氏家传》载:“斌长子昂,亦是出名诗人。昂崇尚儒业,以廉俭自持。夷民皆能和睦相处,不念造反为乱。成化六年(1470年)昂卒,子然袭。”

宋昱字如晦,号宜奄,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人,诗人。同其兄宋昂合著诗集《联芳类稿》并刊行于南京:并注《郁离子》。《联芳类稿》不仅是贵州历史上最早的诗集,也是贵州诗人最早在全国产生影响的贵州诗集。

明初时期,西南土酋多桀骜弄兵,不通文墨,唯宋昂、宋昱之父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使宋昂、宋昱终成明初首批诗人,宋昱颖悟好学,与其兄宋昂互为酬唱,积数十年,集为《联芳类稿》。《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其诗清新雅丽,有魏晋风致。

著名诗人罗玘在《联芳类稿序》中称赞宋昱昆仲诗歌“欲与中原大家相角逐”;清初著名诗人朱彝尊不仅在其主编的明代诗歌集《明诗综》中收录宋昂兄弟诗歌数首,还称赞其诗“风韵翩翩,试掩姓氏诵之,以雅以南,莫辨其出于昧任侏离(边鄙之人)也。”

乡愁故履:乌当人文历史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