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雨和工作
所属图书:《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 出版日期:2014-07-01 文章字数:824字

雨和工作

雨,在文人墨客的眼里是婀娜多姿的,或多或少的带着点诗意,带着点离愁,因此中国古代描写雨的诗句也相当的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也很喜欢这些描写雨的诗句。记得毕业来贵州前,曾在网上查过贵州的简介,印象最深的就是贵州多雨,每年能有180天左右。在闲着没有事情的时候,我也喜欢坐在窗边,听着外面唰唰的雨声,心头感觉很宁静。但从事考古工作以后,对待它感觉就复杂的多了,爱、恨的情况总是随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枯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并未能有新的发现刺激枯萎的神经兴奋点时,极其盼望能有一场大雨让我们休息一两天,舒缓一下枯燥的心情。而当我们工地上出现新的有意义的迹象时,兴奋地亟待揭开新的发现时,而一场雨让我们的工作不得不停下、静待天晴时,心中的郁闷之情真的是难以言表。

2011年的中秋前后就是如此。探方清理到了第二层,出土了一些石制品,地层中刚刚出土了一枚磨制精美的石箭镞,整个工地也有许多石制品开始露头了,十几天工作之后即将进入收获的时节。我们正兴致勃勃地准备获取更多发现时,一场连绵十余天的雨水让我们的工地彻底地停顿下来,整个工地的发掘工作进入了停滞中,虽然雨水也不都是很大,有些时候,我们感觉雨水小了,便安排工人前去舀水,等中午晾晾就能够继续开工,但下午的时候又继续下起雨来,让人很是无语和沮丧。无法上工的时候很难熬,尤其是发掘工作刚刚开始不久,出土文物的整理工作相当的轻松,短短的两天就整理完了,只剩下我和小陆两人相顾无言。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更要命的是长时间的雨水对探方壁和地面侵蚀破坏,使部分探方壁垮塌。等雨停下后,我们又只能够重新刮剖面,重新划分地层,这些劳动的重复对于我们掌握地层的情况有好处,但是刚刚划分好没有多久又被毁坏了的感觉真的是无法言表。

还好的是雨水十余天后就放晴了,之后也没有什么大的雨,我们的考古工作还算比较顺利地进行。发掘工作长期辛苦之后,又特别怀念起下雨时悠闲的日子,这也许就是传说中人类的劣根性吧。

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