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奇石
中国古代的奇石收藏由来已久,《说文解字》对玉的解释就是:“玉,石之美。有五德。” [1] 于是,便有了美石为玉的理念。北宋米芾嗜石,《宋史·本传》记有其事。而元倪镇有《题米南宫拜石图》诗:“元章爱砚复爱石,探瑰抉奇久为癖。石兄足拜自写图,乃知颠名传不虚。”相传米芾有“瘦、秀、皱、透”四字相石法,可见其赏石、爱石之深。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足发展,收藏热也随之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无物不可藏,奇石收藏,以成为众多收藏类型中相当重要的一支。贵州多山多水,大江大河中多产奇石,最有名者如贵州的盘江石等。而清水江由于水流比较急、河滩宽,急流峡谷的坡度大、切割深,种种岩石经亿万年河水的冲击,孕育了绮丽多彩的清水江奇石,因其石质硬、纹路清晰、造型奇特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近年来,由于采金手段的多样化和三板溪电站蓄水,大量的奇石被采捡、收集,2010年底天柱县还举办了第一届奇石文化节,各种造型秀美的奇石争奇斗艳,让人叹为观止,对于清水江奇石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第一次听到奇石,也是“清水江石”。那是刚到瓮洞的时候,听到炯哥给我们介绍,清水江水石中最好的品种,就是在瓮洞河心采集的石头,当地人在清水江中水较小的时候,驾船到江中去采石,将江中的水石,打捞到岸上囤积,等待年底的时候,大量广西、广东等地蜂拥而至的石商们买走。由于利润丰厚,导致这项产业曾一度盛极一时,大量的清水江水石被廉价卖往外地。由于清水江水石处于江中心,水急滩险,极易发生事故;水石又是经千万年冲蚀形成的,属不可再生的资源,而前期无人管理,造成的资源破坏很严重。现在,当地政府为保护瓮洞这一特有的资源,限制在江中采石,采石潮因之而退潮。
在当地,石头收藏者很多,甚至我们中午去镇政府的时候,在镇政府院内也看到放置了许多奇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采金船上常常看到许多被采金者拣选出的奇石同一些水中出土的钱币放置在一起;也不时看到岸边有许多人在寻找奇石。可见清水江奇石的收藏已经进入人们生活中,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存在。有时我在想,数百年后,对这一时期的人类思想行为进行研究,奇石的收藏肯定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也许会产生一些奇妙的事情。
调查的日子里,我们充分感受到清水江水石的魅力,同时也有着一些遗憾。如同文物的造假一样,在江上,我们时有发现岸边的水中放置着一些大块的青色石头,打磨得很是粗糙,还钻有许多的孔,看来是想利用水流的冲蚀来消灭人工痕迹。尤其郁闷的是一些假清水江奇石,没有秀美绮丽的感觉,多是以丑、怪来迎合人们的审美观点,让人看了很是难受。
[1] 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中华书局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