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仙人洞发掘
所属图书:《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 出版日期:2014-07-01 文章字数:878字

仙人洞发掘

托口电站库区白市遗址群和江东溪口遗址的发掘工作共涉及4个地点,分别是仙人洞遗址、白市盘塘遗址(原烂草坪遗址)、白市辞兵洲遗址和江东溪口遗址,其中仙人洞遗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傅宪国老师一行发掘。

9月16日,我在玉屏火车站接到了傅宪国老师和周海峰、张小波、郑云峰一行四人。第二日一早,采购了相应的发掘用品后便赶到驻地。

因为仙人洞遗址的发掘涉及在庙宇内部进行发掘,先期我们就发掘事宜咨询过当地政府,经镇政府领导同志做工作后管理庙宇的负责人同意我们在洞内进行发掘,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发掘过程中要保护好神像,并且在他们进行宗教活动的日子里不能够进行考古工作。这些要求对于我们的考古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于是我们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洞穴内的发掘需要考虑光线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洞内架设电线电灯,同时还需要在当地制作一些发掘史前遗址的工具,这些工作对于长时间进行史前洞穴遗址发掘的傅老师一行来说不成问题,很快便准备完毕。9月19日正式的发掘就开始了。

仙人洞第二发掘地点

遗址发掘点位于仙人洞上洞和下洞,发掘面积一共有50平方米。虽然下洞位置较低且于洪水时经常进水,但是傅老师还是打算做一个探沟看看具体的情况,发掘的结果很不理想。在民国时期仙人洞侧面曾有一个大型的石灰窑,废弃的灰渣就堆砌在下洞内,探沟挖了有1.5米深,发现的全部是凌乱的石灰废渣,据当地老年人讲,这些废渣堆大概有7米多深,鉴于实际情况,这个点就被放弃了。上洞内的发掘地点为两处,一处为靠内的较小洞处,采光效果不好但是比较避风,有可能是人类喜欢生活的区域,但是发掘后也很令人失望,那里也多为晚期石灰窑堆积物,将其清理发掘到基岩也未发现任何文物。另一处为2004年我们调查时采集到文物的地点,或许因为调查时已将好运气用完,这个地点并非是我们预想中保存堆积很好的一个角落,它的石头向上凸起,能够有文化层堆积的仅仅只保存了约0.30平方米,厚度也只有区区的10多厘米,仅出土螺壳数枚、绳纹陶片3片、磨制过砾石1件、动物骨骼2片,遗址破坏严重,离我们预想的差距极大,但是根据出土物仍可推断其为新石器时代。

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