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江东溪口和白市码头
所属图书:《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 出版日期:2014-07-01 文章字数:1108字

江东溪口和白市码头

明代清水江这一段地理条件优越,扼守水路要冲,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于江东增设江东巡检司, [1] 江东的得名即源于此。明代江东一度繁荣,但是随着水运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白市一侧人口的发展繁荣,白市轻松地拿走了江东曾有的航运黄金地理位置。于是在清代的早中期,随着江东巡检司的衰亡,江东的繁荣便随之衰落了。现今的江东乡只有一条主街道,且只有短短的百余米。我们在江东街上也发现了不少的古建筑和古桥梁,在一户村民的家中还看到过很漂亮的雕花木床,从这些或近或远不同时代的文物可以看出,当年的江东在清水江航运史上曾经拥有过的辉煌,但相对于对面保存下来的宗祠建筑,这些古建筑相对比较差,可见在江东失去了它的航运主导地位后经济和文化的衰落。

江东古建筑

溪口属于江东乡,北距江东乡政府所在地仅200米,溪口所在的位置较为优越,具有很厚的土壤堆积,于是当地于十年前建设了一个大型的砖瓦窑厂,生产大量的瓦片。等到我们调查时,这里已经形成了许多取土大坑,在坑壁上的原生土层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陶片、石片,由此可见远古时期的江东溪口台地这一带,也是清水江流域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地点之一。发现这个遗址后,我们向它的周边和两侧进行调查,以确认整个遗址的范围,但遗憾的是,除瓦窑和跨过瓦窑的一个冲沟后较高的一片台地外,都没有遗址的存在,可见当时人类生活的区域基本上就在于清水江靠江边这一小片,或许是因为人口或者其他的原因,它并没有向另外的区域延伸。因为溪口遗址破坏比较严重,尤其是附近就是砖瓦窑,随时都可能破坏。为保护文物,我们通过天柱县文物管理所阻止砖瓦厂继续在附近取土,把它保护下来,以便在我们今后进行发掘的时候还能多保留一点古代文化信息。

江东古建筑

沿着溪口向南走过去,是我们车辆来时曾走过的路。这条路是一条土路,雨水在路上啃出了大大小小的坑洞,而沿着河岸也有几片比较不错的小台地。我们在回程的时候也进行了仔细的调查,从考古的角度考虑,遗址不可能会孤立地出现,因此发现一个遗址的同时也有相当大的可能在附近有其他的遗址,对于这些小的台地我们也抱有相当大的希望。但是我们的好运气已经在这几天内消耗一空了,并未再有新的发现。

江东溪口遗址

清水江靠溪口这一侧的白市码头,在明清时也还是一个古码头,据说在江东的水运中心地位转移到白市之后,这个码头曾繁华一时,但是随着岁月的流动,古码头彻底消失掉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原本古老的事物消失,可惜的是古码头转换成新码头之后没有多久,它也失去了本身的功用。


[1] 贵州省天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柱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5页。

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