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六百年的遗存云山屯
所属图书:《华夏之裔:汉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六百年的遗存云山屯

明代中央为了控制西南、巩固云南边防,在贵州沿驿道设立24个卫,每卫辖5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辖10个百户所,以百户所为单位建立屯堡,千余屯堡星罗棋布。安顺为湖广通云南的驿道所经之地,战略地位重要,素有“滇之喉,黔之腹”的说法,明代在此建立普定卫,有屯堡数十个,云山屯便是其中之一。云山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以南18公里处,它与周围的本寨、章庄、吴屯、竹林、小山、雷屯、九溪合称“云峰八寨”,有军屯也有民屯。在11平方公里的地方,8个村寨散布在山清水秀的山间坝子之中,阡陌相连,聚落相望,既可耕作又可防守,既能各自为战又可互为支援,堪称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又是明代开发贵州的历史见证。在现代化迅速推进的今天,古城不见了,明代的屯堡、村寨大都消失,而平坝、西秀区、镇宁一带至今还保留许多屯堡,保存“大明遗风”、“江淮余韵”,真乃“天下一绝”。

云峰八寨示意图

屯堡人家的宅门

屯堡人家的宅门

屯堡巷道

屯堡巷道

屯堡巷道

屯堡巷道

屯堡巷道

屯堡巷道

屯堡巷道

云山屯坐落在云鹫山麓,山势险峻陡峭,古树浓荫,一条盘山小道通往古堡,堡前是一片开阔的原野,有稻田、溪流和水车,这便是“屯堡人”的家园。数公里长的石墙,依山势蜿蜒起伏,残垣断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抬头仰望,入口处高耸起歇山顶的箭楼,居高临下,在险要之处设有10多座石砌碉楼,云山屯就是一座军事城堡。在这个封闭的屯堡中,有一条东西向的主街纵贯全堡,与数条弯曲的小巷连接。小巷把若干院落串连起来,巷道窄,院墙高耸,石板铺路,古色古香。主街两旁有商店、民居,还建有戏楼。街巷有蛛网状排水系统,下水处的“地漏”用整块石头镂空而成,有青蛙、龙凤、蝙蝠等浮雕图案,通过阴沟排水。堡内住着500多户人家,穿着悉如古人。和尚捧钵而来,在云鹫山上建起佛寺。道士在这里找到了“洞天福地”,在山顶的悬崖上修建三层重檐的玉皇阁,可以登高远眺。

屯堡碉楼

云峰八寨的建筑,把江南民居的风格与当地的石头建筑完美结合起来,形成别具一格的“屯堡建筑”。来到这里,仿佛走进一个“石头世界”,石头的道路石头的墙,石头的屋顶石头的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周围的石碉楼形成掎角之势,从不同角度控制屯堡的制高点,碉楼巍峨,四面都开有射击的箭孔,构成第一道防线。在主街与巷子交汇的“丁”字口,转角的房屋也设有射击孔,把守巷口,形成第二道防线。民居多为“燕窝式”三合院,结构为一正房、两厢房、一照壁、一天井。也有“城堡式”院落,有高大的院墙和厚实的大门,朝门的过道两侧也有射击孔,便于“各自为战”,构成最后的防线。这种院落,有三合院或四合两种结构,三合院与“燕窝式”结构相同,四合院则有一正、三厢、一天井,一正、三厢、两天井,两正、两厢、一天井,两正、两厢、两天井、两磨角几种。

房屋都是木石结构。院墙用石砌,天井铺石板,用规整的石板盖顶,看去像一个个菱形,称为石板房。天井和门前常有“地漏”,用整块石料雕成花纹图案,通过阴沟排水。屋架为穿斗式、连排木构架、楼板、板壁、门窗均为木质,楼上有木栏杆。正房用双开门,其余为单扇门,各式木门窗上雕有人字格、万字格、寿字格,做工精巧,是典型的徽派木雕式样。朝门最具特色,有两扇厚实的木门,上面罩着“垂花门楼”,保持着徽式建筑的风格。

屯堡墙体

屯堡墙体

屯堡碉楼细节

屯堡碉楼细节

屯堡碉楼细节

龙形、鱼形地漏

龙形、鱼形地漏

铜钱形状的地漏

铜钱形状的地漏

铜钱形状的地漏

屯堡石门销

屯堡石门销

万字节形地漏

也许是集团性移民的缘故,明代的古风世代传承,环境、房屋一如江南,人们穿着古老的服装,演出古朴的地戏,唱佛歌,摆古话,连说话都带有古音,保留许多的明初江南汉人的习俗,来到这里,时间仿佛倒流了600年,回到已逝的明代。

华夏之裔: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