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十八年起义主要人物
所属图书:《张秀眉起义资料汇编》 出版日期:2014-09-01 文章字数:3534字

十八年起义主要人物

(一)起义军主要人物:

1.张秀眉,苗族,苗名叫兄波,本姓李,又叫李秀眉。职务为大元帅,家住贵州台拱厅抱效板凳寨下寨(现台江县台拱公社板凳寨)。当过十多年的长工和短工。起义后不过两年就攻占了当时所谓的下八府。曾把屯田和逃亡地主、奸贼的田土分给穷人耕种,深得各族农民拥戴。起义年间一直坚持亦兵亦农的政策,自始至终和清朝统治者及地主武装作不懈的斗争。后因太平天国起义和各友军相继被清王朝反动势力镇压,势孤力弱,张秀眉战到最后,在雷公山被俘,慷慨就义于长沙。

2.李鹤宾,起义军军师,汉族,四川人,张秀眉起义后,白号派来的。有计谋,有远见,是苗族起义军得力的领导人之一。

3.杨大六,苗族,苗名叫沙略,起义军将领,贵州丹江朗德上寨人(原系台拱厅革一杨家人,因两岁父亡,随母改嫁到郎德陈家),卖过柴,当过帮工,当过火夫,是张秀眉最亲密的战友,出名的猛将。初期和末期与张秀眉一同活动,起义军极盛时期多活动于雷山、都匀等地。最后,在激烈的战斗中和张秀眉一起被俘就义。

4.李拱皆,苗族将领,家住台拱坝场,当过挑夫。起义后多和张秀眉在一起。有远见,有计谋,威望高。张秀眉、杨大六被俘后,继续领导起义军在古州一带坚持抵抗清军,一年后,因奸贼出卖,被害身亡。

5.包大肚,苗族将领,贵州施秉平寨人,起义的前期和中期多在湘黔边境负责牵制湘军的任务。长于军事,后期黄飘大捷就是他指挥的。后战死于雷公山上。

6.刚宝牛,苗族将领,家住贵州三穗寨头。保卫寨头的三年战火中,击退了湘军无数次的进攻。后来,席宝田集重兵来犯,内部又有奸人为敌引路,寨头才失守,刚宝牛也壮烈牺牲,群众伤心哭悼。

7.文三党,侗族将领,起义初期,极力号召侗族农民参加苗族起义军,共同反抗清兵。

8.阿姣,苗族女将,家住台拱厅革一黄泡(现施洞属),在攻打镇远时,英勇掩护弟兄,壮烈牺牲。

9.阿娥,苗族女将,家住台拱厅革一黄泡,随军转战十多年,阿姣死后,化悲痛为力量,顽强战斗,在掩护起义军主力,退出施洞的阻击战中,光荣牺牲。

10.久大别,苗族将领,原住施秉南杠寨,后迁台拱小八埂,前期和中期与包大肚一起驻湘黔边境,后为保卫施洞口得力将领之一,在雷公山上阵亡。

11.高禾,苗族将领,家住台拱坝场富荣寨,张秀眉起义前抗清杰出首领之一。张秀眉起义年间,还是出色的将领,在雷公山上牺牲。

12.九松,苗族将领,家住台拱坝场富荣寨,张秀眉起义前反清杰出首领之一,后来仍是张秀眉有力的部将。起义军退守雷公山前牺牲。

13.张开格,苗族将领,家住台拱抱效张家寨,张秀眉起义前抗清首领之一。张秀眉起义串寨活动中得力的助手。后来,起义军没有退到雷公山以前就牺牲了。

14.播吴,苗族将领,家住三穗寨头,起义前期有名将领之一。清军曾多次诱降不成,后来被奸人出卖,英勇就义。

15.潘老帽,苗族将领,家住三穗寨头,起义初期积极参加革命。中期多活动于古州、都匀和独山等地区,后来在雷公山上战死。

16.金盖宏,苗族将领,家住台江县施洞当乌,在起义军退出施洞口的阻击战中,和女将阿娥在一起牺牲。

17.金刚相,苗名金干干,苗族将领,凯里凯棠人,起义后,为进攻龙里、贵定这一线主将之一。后来,在战火中光荣牺牲于雷公山。

18.金大五,苗族将领,凯里凯棠人,起义初期积极参加者,后来在战火中阵亡。

19.石达开,汉族,起义军翼王,对苗族和贵州各民族的农民起义影响很大,他的胜利对各起义部队起着鼓舞的作用,先遣部队直接领着各起义军队伍作战,后来败回。

20.李文茂,汉族,翼王先遣将,入黔后,与各民族起义军转战于黔东南各地,后来,由独山转回广西。

21.李文彩,汉族,翼王先遣将,入黔后,与各民族起义军转战于黔东南各地,后来,战死于乱军中。

22.曾广依,汉族,翼王先遣将,入黔后,直趋毕节,和黔西北苗族起义军陶新春败清军于毕节,后入川。

23.刘仪顺,人称刘祖祖、刘白胡子,白号首领,汉族,四川涪州人,于贵州思南起义后,先后据偏刀水和荆竹园为根据地。活动于思南、石阡等地,经常和苗族起义军互相支援,或联合作战。后来,被清军唐炯捉获,押回成都杀害。

24.胡二黑,又名胡胜海,黄号首领,汉族,黄平灈水人,起义后,奉刘仪顺为教主。据荆竹园为根据地,多和白号军一起作战,也和苗族起义军一起作过战,后为清川军唐炯擒杀。

25.毛大仙,红号首领,汉族,铜仁毛家寨人,起义后,很快就攻破黔东北铜仁、松桃等城市,后被清兵镇压下去了。

26.姜映芳,起义军首领,侗族,天柱县管理区坌溪人,起义后,称定平王,下封有侯。多配合苗族起义军转战于天柱、三穗、剑河等地。后来,被清湘军擒杀。

27.龙海宽,起义军将领,侗族,剑河凯寨人,与姜映芳一同战死。

28.陈大六,起义军将领,侗族,剑河凯寨人,前期与姜映芳一同战死。姜映芳和龙海宽死后,亲自率领部队并于张秀眉军中,成为苗族起义军中的一支有力部队。

29.罗光明,布依族首领,起义后,和当地斋教以及各民族农民队伍紧密联合在一起。在黔南大部分地区战斗。后来从独山引太平军翼王先遣部队入黔,并合在一起打过仗,1863年病死。

30.潘新简,水族首领,荔波人,起义后,结合当地各民族农民的队伍合力抗击清兵,并联合罗光明等作战。1869年被清军镇压。

31.何得胜,又名何二强,教军教首,汉族,平越(今福泉)人,起义后,紧密联合当地苗族农民合力抗击清兵。曾攻到龙里、贵定,直逼贵阳城郊大关、小关、茶店和东山寺。又转战到卫城、黔西、下乌当浴湾,后被清军镇压于平越。

32.陶新春,又名陶虎,威宁人,起义后,据猪拱箐抗清,曾与石达开先遣部队曾广依部联合打过清兵。起义烈火燃遍整个黔西北,并对昭通、彝良(云南属)、高县、拱县(四川属)等地有很大影响。后来,被清滇军岑毓英擒杀。

33.张凌翔,回族,回族起义军首领,普安人,起义后转战于兴义、普安和贞丰等地方,并结合当地苗族、布依族、汉族等农民力量共同反抗清军。后来,被本民族奸贼捉杀于兴义府城。

34.杨龙喜,又名杨凤世,汉族,汉族起义军首领,桐梓人,起义于张秀眉起义前的一年,失败在张秀眉起义的前夕。曾打到毕节、大定、黔西、罗斛等地。起义后称江汉元年,改桐梓城为兴州城。

35.杨元宝,汉族,汉族起义军首领,独山人,起义后,本意是北上和龙喜共同抗清,但到石阡不久就失败了。

36.麻大王,苗族,剑河县东敖南宝寨人,原起义军将领,在清湘军大举进攻马大营前夕叛变。

37.欧朽邦,又叫朽邦,苗族,台江县台拱麦影寨人,起义军退守雷公山前叛变投敌,其后,天天夜夜引清兵追张秀眉,直到张秀眉被俘。

38.欧养生,苗族,剑河县乌生寨人,施洞失守,就到处引清兵追赶起义军退守的地方,使起义军处处被动。

39.潘老岩,苗族,黄平人,起义军失败后,大量搜杀没战死的头领,并斩头带到清官面前领功。

40.闻国兴,又名小播五,苗族,榕江人,起义将领,起义军刚退守雷公山就投敌,反过来屠杀起义军。

(二)清军主要人物:

1.席宝田,布政使,太平军失败后,亲率湘军十六营攻寨头。黄飘大捷后,他不甘心,又亲率六营到黄飘一带屠杀人民,亲率九营攻施洞,是当时扼杀起义军的刽子手。

2.戈鉴,道员,亲率湘军来黔东南一带扼杀起义军,至起义军退守雷公山时,还紧紧尾追。

3.李元度,按察使,率湘军来黔,与席宝田合攻荆竹园,捉杀黄号首领胡二黑。

4.龚继昌,湘军事付提督,率湘军来黔,镇守镇远,在雷公山上追杀起义军,是扼杀起义军的刽子手之一。

5.苏元春,总兵,几度率湘军来黔镇压起义军,直到起义军上雷公山后,还时时尾追起义军。

6.黄润昌,记名按察使,湖南人,率湘军镇压起义军,黄飘一战,被起义军打死。

7.荣维善,军事提督,率湘军镇压起义军,黄飘一战,被起义军打死。

8.邓子垣,江西即补道,率湘军镇压起义军,黄飘一战,被起义军打死。

9.唐炯,知府,杀害白号和黄号的刽子手。

10.岑毓英,滇巡抚,扼杀黔西北苗族起义军刽子手。

11.张礼度,台拱同知,汉族,到处逼粮催款,吊打、杀害农民,是迫使苗族起义的主要根源之一。后来被起义军杀于黄牯屯。

12.邵鸿儒,台拱同知,汉族,接张礼度任后,继续镇压人民,起义军攻破城后,投井自杀。

13.杨承照,黄平知州,汉族,曾至台拱厅逼款逼粮,人民痛恨已极。

14.吴登甲,镇远知府,汉族,陕西人,到处逼粮关人,杀害人民,后来,起义军攻破镇远府城时,被起义军斩死。

15.韩超,贵州按察使,汉族,原系清江厅通判。贵州各民族农民起义后,都遭到他的屠杀。如杨龙喜、杨元宝等起义也是他镇压的。

16.蒋玉龙,贵州提督,汉族,咸同农民起义中期,在黔东镇远等地和川湘军共同镇压各族农民起义军。

17.田兴恕,贵州提督,起义军中期,紧接蒋玉龙之后在黔东一带,配合川、湘军屠杀各民族起义军。

张秀眉起义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