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张秀眉起义史诗
所属图书:《张秀眉起义资料汇编》 出版日期:2014-09-01 文章字数:10806字

张秀眉起义史诗

(一)

等到后来,

推到以后,

那些魔王,

管地方不温暖,

治寨子不安静,

要银子更多。

以前上少,

以后上多。

以前上谷子,

以后折银子。

地方上不起,

抬不动。

你家有多少条牛,

也要上税。

你家有多少头猪,

也要派款。

你家有多少鸡鸭,

也要抽钱。

你家有多少张犁耙,

也要摊捐。

你家有多少根耙锄头,

也来抽钱。

你家有多少根晒衣杆,

也来收税。

大家受不了,

上不起,

无法无计,

去挖公公的坟,

去翻奶奶的墓,

取公公的盘缠费 [1]

取奶奶的买水银,

拿去交给官家,

送去缴给衙门。

那时,

大家哭不成,

笑不是。

有些屯军,

看到苗家有丘田,

也要来占。

看到苗家有块山,

也要来砍。

看到苗家有头牛,

说是苗家给他们喂的。

看到苗家有点银钱,

就说苗家欠他们债。

把苗家捉去关在牢里,

捆捆打打,

打打捆捆。

地方受不了,

寨子担不起。

地方上一些聪明人,

寨子上一些能干汉,

就领头反抗。

福荣 [2] 有一个久松,

该冬刚秀 [3] 有一个久刚秀,

长雄 [4] 有一个乃欧隆,

他们一出头,

地方就跟从。

个个城堡被包围,

条条道路被堵死。

围了五年整,

五年足足的。

咸丰五年,

八月十三日,

攻破养益城 [5]

城破如竹子爆炸,

城陷如堤坎崩垮。

台拱城攻陷了,

共熬城 [6] 攻陷了,

夏岛寨攻陷了,

镇远城攻陷了,

炉山城攻陷了,

黄平城攻陷了,

……

撵官兵像撵山,

捉官兵像罩鱼 [7]

地方上的官家跑光了,

城堡里的屯兵跑光了,

我们收回田来犁,

我们夺回地来耙。

官家不甘心,

屯兵不服气,

他们告到咸丰皇帝那里去,

咸丰皇帝就派官来追查,

咸丰皇帝就派兵来过问。

来个苏大人,

来个龚大人,

来个毛大人,

带兵和带马,

跑来打苗家。

河水倒转流,

地方又乱了,

我们话又从头讲:

那时候,

我们地方也还有聪明人,

我们寨子也还有能干汉。

养岗有个张秀眉,

他原先姓李 [8]

父亲死得早,

妈妈改嫁到嘎等 [9]

后父姓张,

他又长得扁口扁嘴,

大家就叫他做张秀眉 [10]

等到长大了,

跟久刚秀打官兵,

去到黄水浑水 [11] 地方,

去到刘白号 [12] 家,

给他当兵。

官兵回来乱地方,

官兵回来乱家乡,

刘白号对秀眉说,

“你回到家,

你转到屋,

招人抗官兵,

招马杀官家。”

秀眉回到地方,

转到寨子,

招人得人,

招马得马,

做起大事来。

还有纳留 [13]

是个革夷 [14] 的娃娃,

他父亲姓杨。

纳留的汉名叫杨大六。

刚长到一岁,

父亲就死去,

妈妈背他改嫁到南对 [15]

一个姓陈的人家。

刚一岁时,

他像个傻子,

妈妈忙做活路,

天天放他在挞斗 [16] 里,

舀一大碗米汤,

放在他旁边,

晚上收活路回来,

发现他把米汤全都喝光了。

以后大来,

有十多岁,

就聪明起来。

到十七八岁,

和下方一伙客人打牌,

没有钱开,

下方客人生气,

举起两三根猫叉 [17] 来刺他,

他一手同时捉住两三根猫叉,

一脚同时踢倒两三个客人,

从此名传来,

个个知道他大胆,

人人知道他勇敢。

他有两个叔叔,

一个叫做做纳该,

一个叫做宝纳该,

他们叔侄三人,

到刘白号家当兵,

和秀眉成了好朋友,

以后共同反官家,

相随打官兵。

龚大人,

毛大人,

他们从湖南一带,

长沙地方,

带些屯军,

转到我们地方,

窜到我们家乡,

我们地方又不温暖,

我们寨子又不安静。

张秀眉,

杨大六,

李宏基,

他们两三个英雄来商量,

他们两三个好汉来计划 [18]

“现在地方还在宽,

寨子还在大,

地方上人多,

寨子上人众,

不知以谁为父?

叫谁为公?

我们只好来作父 [19]

我们只好来作公 [20] 。”

“现在官兵来到地方,

官兵闯进寨子,

抢我们的田去犁,

夺我们的土去耙,

我们就破产给官家,

我们就倾家给官兵。”

“我们要邀完所有的地方,

集中所有的村寨,

我们来杀条黄牛 [21]

宰条灰色的黄牛。

我们团拢整个榔寨,

我们集合所有的榔村,

议榔心才一条,

议榔意才一致。”

“哪个都不要诚心跟官兵,

不要蓄意跟官兵。

我们肠子一根,

我们心子一个,

我们走一条路,

我们过一架桥。”

“官兵来我们就打,

官兵来我们就杀。

我们打他们要像滤灰,

我们整他们要像舂药。

杀他们要像砍树子,

砍他们要像砍嫩瓜。”

“官兵居心不善,

蓄意不好。

天不和他们走一条路,

地不和他们过一座桥。

他们来他们就要丧身,

他们来他们就要丢命。

他们来他们就要生病,

他们来他们就要死亡。”

“我们吃饱牛肉,

就去打官兵。

我们喝完牛汤,

就去杀官兵。

干呀!

弟兄们!”

他们人多马众,

石头一道滚,

身子一道奔,

马跑如鸟飞,

人跑如雪飘,

渡过东方河,

水都被拦断。

去到东方的沅州 [22]

去到湖南打官兵。

杆子拿在手,

敌人来了就戳,

敌人来了就打。

戳他们一次又一次,

打他们一回又一回。

桥上也开枪,

桥下也开枪。

桥上死一堆,

桥下死一朝 [23] .

官也死得多,

兵也死得众。

尸首多得像柴堆,

骨头多得像石头。

打了一年半,

打了两年半,

三年来到了,

咸丰心不好,

派来军队实在多,

派来马匹实在众,

死也冲上来,

活也冲上来。

我们打不过官兵,

我们就撤退,

转移到夏岛地方,

扎昂 [24] 人多来抵抗。

打了一年半,

打了两年半,

打了三年整,

打不退敌人,

我们又撤退,

转移到方尼 [25] 地方,

打拱 [26] 八百寨,

八万多人来抵抗。

打了一年半,

打了两年半,

三年又到了,

方尼寨子多,

有些老人家,

居心很不好,

投官又投兵。

我们打不赢官兵,

我们又撤退,

转移到西江 [27] .

故力弓一个,

故力久一个,

故共果一个,

他们一伙老人,

投官又投兵。

剩下张秀眉,

剩下杨大六,

和李宏基三人,

带人和带马,

三人走三路。

头领张秀眉,

扎营在该丢 [28]

在翁样彼地方。

李宏基驻扎在嘎长翁那 [29]

杨大六驻扎在丢龙社 [30]

同治十一年,

十月十二日,

故力弓,

故力久,

故共果,

存心投官,

存心跟兵,

存心不好,

存心不直,

引官兵来捉人。

故力弓引官兵,

从大山猛林而来,

到该丢地方,

秀眉就抵抗。

打了半天,

秀眉带弟兄,

从乌东 [31] 撤退,

来到陶尧,

就说:

“现在官兵太强大,

天又太高,

哪个愿意钻山林,

就去钻山林。

哪个愿意再打,

就跟我们走。”

这样,

一些人就钻山林 [32]

一些人跟秀眉走。

钻山的人少,

跟秀眉走的人多。

秀眉驻扎在养榜 [33]

大六驻扎在翁点 [34] .

他们刚去,

故力久和故共果,

引着官兵,

从黄里 [35] 翁约 [36] 来。

来到该弄牛 [37]

有个欧社公公,

拿支鸟枪,

躲在屎棚里。

他们引官兵顺山沟下来,

在前头走的,

扛门板那么大的一面旗子。

一些人对公公说:

“不要射吧公公!

我们快点跑!”

公公说:

“为了官兵,

我们好苦。

你们看那个扛旗子的,

弟兄们!”

话刚完,

枪一响,

那个扛旗子的就倒下了。

他舂药“咚咚”,

再开一枪,

又倒两个。

再舂药来打,

又倒三个。

三枪干了六人,

官兵分散队形冲过来,

公公才跑。

官兵到我们地方,

见东西就掳,

碰房子就烧,

遇人就杀。

有了白米好捉鸡,

有了糠潲好捉猪,

官兵要几个老头带路,

来捉大六,

来捉秀眉。

走到翁点,

那地方有好门堵寨,

有好墙围村,

官来到,

兵出现,

他们射官兵像射麻雀,

杀官兵像杀鸡鸭。

官死得像滚下来的石头,

兵死得像垮下来的岩山。

官死去一半多,

兵死去一半多。

官死数不清,

兵死数不完。

越打官越来,

越杀兵越多,

他们住不成,

抵抗不了,

跑到该差 [38]

都匀一带。

刚刚歇脚,

官兵追到。

大六躲在桥头,

蹲在桥墩边。

官兵看见了,

子弹像撒沙子,

箭像麻雀飞。

子弹射着铜铃,

马也不倒。

箭射着脚杆,

人也不伤。

大六挡住三十弟兄,

官兵射不进,

砍不倒。

他们兄弟,

飞扑过去,

砍官兵像割草,

头落像滚瓜。

官倒如柴堆,

兵滚如树倒。

砍多手腕软,

追多脚杆酸。

大六说:

“现在我们分散如鸭离棚,

如鸡离窝。

官来太多,

兵来太众。

我们一个在一方,

一个在一处。

一个不能救一个,

一个不能帮一个。

我们回去跟嘎来秀 [39]

一个看一个,

一个挨一个,

一个才救得起一个,

一个才看得到一个。”

他们就退转来,

猛如刮风,

快如闪电。

翻过一岭又一岭,

跨过一沟又一沟,

马好像飞,

蹄子离地有三尺。

来到该差地方,

来到翁友 [40] 一带,

碰官兵拦路,

遇官兵阻击。

一天打六次,

官兵枪打不穿,

刀砍不伤。

他们三十个弟兄,

吼如雷鸣,

猛如老虎。

官死满山,

兵死满路,

尸体塞山谷。

到夜里,

到晚间,

来解棕袋 [41]

来摸鞍袋 [42]

得三十斤铅子弹,

得三十斤铁子弹。

雷一响就醒,

鸡一叫就起,

他们一个山岭又一个山岭,

一个山谷又一个山谷,

官见官退往两头,

兵见兵跑往两边。

遇着岩山阻,

碰着大石拦,

人身子一弯,

马纵身一跳,

快如阳光照地,

又如月光掠空。

翻山不绊脚,

跳沟不跌倒。

官见官就退,

兵见兵就跑。

来到养榜地方,

来到翁卡 [43] 一带,

会合了嘎来秀,

遇见了嘎来张。

大六说:

“现在官兵围我们在一个地方,

箍我们在一处。

我俩手臂要相挨,

脊背要相靠。

脚立在一处,

头扭在一边。

官来我俩就射,

兵来我俩就砍。

不让官挨身,

不让兵挨背。

打得官兵全飞跑,

追得官兵没命逃。”

官又来追,

兵又来撵,

弟兄们来喊,

弟兄们来说:

“嘎来纳!

嘎来秀,

官来了,

兵来了。”

他俩一人一个碗,

喝酒进肚,

喝酒气壮:

“等来近一点再说!

你们拴马在门口,

备马在坝子上,

人人拿刀,

个个拿枪等着。”

弟兄们又来说,

弟兄们又来喊:

“官兵来到门口啦!

官兵来到跟前啦!

打官家快一点,嘎来秀!

抵抗军队快一点,嘎来纳!”

他俩跨上马背,

跳上骡背,

一手握刀,

一手举枪。

他俩在前,

弟兄们随后,

一道冲出去,

一齐奔过去。

来到里约 [44] 寨脚,

跑到翁学 [45] 沙坝,

赶到就打官家,

跑到就杀军队。

官满两边山,

兵满两边河,

箭射像丢石头,

弹飞像撒沙子。

硝烟盖住了他们 [46]

浓烟包住了他们。

他俩一手举枪,

一手握刀,

猛如老虎,

吼如雷鸣。

一口气冲往东,

杀死千把官。

一口气冲往西,

砍死万把兵。

尸首像柴堆,

人头像滚瓜。

官在一边看,

兵在一边想;

“秀眉丧身啦!

纳留丢命啦!”

哪知硝烟飞往东,

浓烟飘往西,

他俩一个仍然很如老虎,

一个仍然吼如雷鸣。

马见了官就扑过去,

刀见了兵就砍过去,

秀眉喊弟兄们,

纳留叫弟兄们:

“割得辫子,

偿银六两六。

割得一只耳朵,

偿银三两三。

想拿银到手,

想装金进袋,

你们手脚就要快,

眼睛就要灵。

冲啊!弟兄们!”

大家奔跑如鸟飞,

冲锋像刮风。

官倒如山崩,

兵败如山垮。

弟兄们拿官兵耳朵来挂,

拿辫子来堆。

挂耳朵像穿菌子,

堆辫子像堆稻草。

从那时候起,

三天打一次官家,

三夜杀一回军队。

血流像河水,

马柄滑得捏不紧 [47]

用糠壳来擦才能捏。

枪杆滑得捏不牢,

用河沙来擦才能拿。

官家的枪打不进他们,

军队的刀杀不伤他们。

打到傍晚,

杀齐天黑,

他们回到屋,

走进家,

一个摸一个身上,

一个摸一个衣袋,

得子弹十多斤,

得箭杆一堆堆。

打了整整五个月,

进入六个月,

官家抢完地方,

军队烧光房子,

弟兄们没有银子在手,

没粮食进口,

就回到倒果 [48]

退到该非 [49]

又撞着官,

又遇着兵,

撞官就打,

遇兵就杀。

他们冲去像碰牛,

他们杀来像马跑。

打官兵像鸡刨泥沙,

杀官兵像风扫落叶。

杀官躺往地上,

打兵倒满坪子。

官家见了就怕,

军队见了就跑。

通路给他们来,

通道给他们走。

经过南啥 [50]

来到养薅 [51]

来到南良 [52]

那时,

官家又围上来,

军队包围很紧,

老年人从山上下来,

青年人从刺蓬里出来,

牛犊遇母牛,

儿女见爹娘,

以他俩为母 [53]

以他俩为父 [54]

和他们脚跟脚,

和他们一路走。

石头一起滚,

身子一道奔。

老年人跟的多,

青年人跟的众。

路上容不了脚,

坝子没处容身。

渡过南良河,不料涨大水,

洪水滚滚来,

一个拉不起一个,

一个救不了一个,

老人死真多,

青年死也众。

他们弟兄,

上了一山又一山,

上了一坡又一坡,

经过排务 [55] 地方,

下到南拉 [56] 一带,

上到翁益坳 [57]

官从两边山围来,

兵从山坳边冲来。

大六大声说,

秀眉高声喊:

“手脚要快!

眼睛要灵!

一定要跑翻山头,

一定要冲过山坳,

冲啊!弟兄们!”

他们从下边冲上来,

猛如虎,

吼如雷,

遇官砍官,

碰兵杀兵。

杀官倒满坳,

砍兵倒满山。

“杀官坳” [58]

“砍兵坡” [59]

从此成名来叫,

从此成名来喊。

古由此起,

名由此来。

经过一岭又一岭,

经过一坡又一坡,

来到良柳山 [60]

官从黄里上来,

兵从陶尧下来,

围住两边岭,

阻住两边山,

他们见到官就杀,

他们见到兵就砍。

尸体像柴堆,

脑壳像石头。

官顺两山跑,

官沿山谷逃。

官丢很多银宝,

兵掉很多银两。

等到以后,

我们陶尧有个朱奶奶,

到那里打猪草,

捡得银子七十两 [61]

有些青年人,

到那里砍山种小米,

挖山种荞子,

个个也捡得银两,

人人也找到银宝。

当我 [62] 年轻的时候,

割草到过那里,

砍柴到过那里,

也见过一些官的头盖骨,

见过一些兵的干骨头。

头盖骨还完好,

干骨头还不朽。

“杀人坪”从此成了古,

“砍人场”自此出了名。

一岭到一岭,

一坡到一坡,

他们下到则坳 [63]

官又来包围,

兵又来堵截。

官不敢挨身,

兵不敢靠近,

躲在两边山,

箭射成串串。

这时只剩九十弟兄,

前头的抓马的尾巴,

后头的抓前面的腰带,

秀眉跳上马背,

大六跳骡背,

这个一吼,

那个一呼,

马向太阳光射,

骡像月亮影跑,

跳到雷公山 [64] 上,

跳到排勒山 [65] 顶,

官兵睁着眼睛看,

官兵张着嘴巴瞧,

你们听啊!朋友们!

十一

秀眉有个姐夫,

候耶 [66] 是他的名字,

存心投官,

蓄意跟兵。

吃银子多,

吞金子众。

天天来哄,

夜夜来骗,

来哄张秀眉,

来骗杨大六。

“你们也做长久了,

很多年了。

我们去讲和,

地方才会好。

我们去了结纠纷,

寨子才平静。

以后你们大的仍然当头,

小的仍然当小。”

天天杀鸡,

夜夜杀猪,

抬饭到翁丢,

挑酒到排勒。

给弟兄们吃,

给弟兄们喝。

秀眉说:

“我的姐夫天天来喊,

夜夜来叫,

你看怎么办?

嘎来纳!”

纳留说:

“你姐夫来喊不对头,

他想哄我两个上圈套,

嘎来秀。”

纳留叫一个弟兄来说:

“你回到我的寨子去,

我栽有一根松树在寨头,

你去看它活或死?

要是它活着,

我们就去讲和。

要是它死了,

我们就干成什么样子都可以!”

那个弟兄来碰着官,

来撞着兵。

官兵送很多银子他不要,

送很多金子他不接。

官起歪心,

兵生恶意,

杀了他的身,

断送了他的命。

随后用他的话来哄,

用他的话来骗;

“杉树枝叶圆,

松树尖子旺,

枝垂齐地,

尖伸齐天,

你们快回来呀!大哥!”

侯耶吃银子多,

接金子重,

引嘎来龚 [67]

带嘎来毛,

走到翁丢,

叫秀眉来,

喊纳留到,

两边拉着鸡,

两边扯着鸟 [68]

嘎来龚说话,

嘎来毛发言:

“现在,

我们叫你们苗王来,

请你们嘎来到,

我们撕鸡喝生血,

杀鸡喝活血。

一个才见到一个的心,

一个才见到一个的意。

我们不要再想过去,

计较当初。

我们来交朋友,

我们来结弟兄。

是鬼让它东流,

是怪叫它入地。

鬼就没有,

怪就消失。

鬼没有了,

我们就杀这只鸟,

喝生血。

怪消失了,

我们就撕这只鸟,

喝活血。

浑水下沉,

清水上浮。

我们不要有钢意,

不要存铁心。

新衣我们要穿,

旧衣我们脱。

近处遇到要问,

远处看见要喊。

我们要热乎乎,

笑哈哈。

要是我们来哄你们去宰,

骗你们去杀。

鸡走在前,

我们走在后。

回去挨箭,

转去挨刀。

早上丢手脚,

晚上掉脑壳。

我们门就绝人,

户就断种。”

秀眉和纳留,

说声好,

道声行。

“你们说得很好,

你们知道了就很对 [69]

我们讲和了地方才太平,

讲和了寨子才安静。

我们喝完鸡血,

饮完鸟酒,

你们回到衙门去,

退到屯堡去,

居心要好,

主意要善,

地方才服,

寨子才爱。

退田给我们犁,

退塘给我们耙。

整个清水江,

整个下八府 [70]

个个扛柴烧,

人人干活路,

我们就没话说啦!”

嘎来龚应“好”,

嘎来毛答“行”。

话一完,

鸡一撕。

喝完鸡血,

饮完鸟酒,

九十弟兄,

离开翁丢,

亚以榜坳 [71]

来到陶尧,

官来也多,

兵来也众。

六个兵包围我们一个弟兄,

五个兵包围我们一个计达 [72]

像鸡离窝,

像鸭出笼,

一个被拉到一边,

一个被拖到一旁。

来到寨上,

走到门口,

只剩下秀眉、纳留两个在一起。

天刚黑尽,

喇叭叫嗨嗨 [73]

捉…………

捉秀眉…………

捉大六…………

捉秀眉!捉大六!……

魔王要害大哥 [74] 啦!

良卡 [75] 气极啦!

纳留悄悄问:

“事情不好啦!

你有家伙 [76] 没有,大哥 [77] ?”

秀大哥气愤愤地说:

“什么也没有了,

寸铁没挨手,

你有家伙没有?

有就快动手!”

纳留气得很,

伸手摸裤管 [78]

掏枪握在手,

龚大人露出身,

毛大人伸出头,

点头招呼两位大哥,

纳留手脚快,

枪一指嘎来,

打死了毛大人。

纳留笑哈哈:

“得只鸡带路啦 [79] !”

九导官,

九层兵,

一齐涌过来,

捉住了哥哥,

铁链捆住手,

铜锁套住脚。

手给别人捆,

身给别人绑,

秀眉气得很,

纳留气得很,

他俩高声唱:

“秀眉胆子大,

纳留腰杆硬,

像兄弟一样,

洪水一起降,

官家共同打,

想收回爸爸的田来种,

想收回妈妈的屋来住。

东方的官家坏心肠,

我们白白中了计,

大事不成真气人!

等到二辈子,

我俩再转来。

转来杀官兵,

像砍菜尖尖

这样才甘心。”

剩下九十个弟兄,

九十个计达,

官家拉到山梁上去砍,

推到深沟里去埋。

官家天天杀鸡,

军队天天杀猪,

让秀眉吃,

请纳留喝。

不有十二盘,

不满十二碗,

纳留就不吃,

秀眉就不喝。

脚一抬,

桌就倒,

杯盘全破碎,

官兵不敢哼一声。

关了十一天,

关了十二夜,

叫个木匠来,

打木笼囚秀眉,

打木笼关纳留。

八人来抬,

十人来挑,

抬到湖南地方,

挑到长沙省城,

拿他俩挖脑壳点灯。

官家问秀眉,

军队问纳留:

纳留骂官家,

秀眉斥狗兵:

“这辈子你们害老子!

二辈子老子杀你们!

宰你们个光!

杀你们个绝!

我们俩去到酉到酉,

我们俩去到寅到寅,

到时就转生,

六十个屯堡 [80]

我俩转来要踏平!

收回田养鱼,

收回山砍柴,

人人有家住,

个个有花绣,

才算我老张转回来!

才算我老纳转回来!”

演唱者:雷山县唐德海

记录者:唐春芳

1959年1月20日

(二)

一、官家逼民反

有心要摆古,

就要摆个完。

摆给哥哥们听,

摆给妹妹们听。

要摆就要摆远点,

不要只摆本寨子。

从清水江摆下去,

从小江河摆上来。

寅年到卯年,

辰年到巳年。

从卯年到尾,

到巳年年初,

虫虫吃稻秧,

吃芷浓坝子,

年初吃个粑,

年终吃个完,

树叶都吃光。

仓里空空的,

无米可下锅。

爹妈没办法,

只好去借贷。

人家的父母有办法,

只是借两把,

我们的爹妈没办法,

借债借很多。

先前借八百 [81]

以后借八千 [82]

日积月累久,

借了八九月,

借到十二月,

债主拿算盘,

扒珠子算来,

一文也要算,

两文也要算,

本钱多得像细沙,

利息多得像糠壳。

圈里的猪拉去抵,

厩里的牛拉去抵,

菜园拿去抵,

田地拿去抵,

债都还不清,

爹妈没办法,

爹妈对我们说,

叫我们去打官家。

我们穿起破裤子,

我们拿起火药枪,

跟随秀眉打官家。

打到玉屏去,

打到湖南去,

打了十年半,

打了十二年,

打也打不赢。

官家银子多,

官家粮食足,

官家兵马足,

官家用时间来拖我们,

我们受不了,

我们打不赢。

官家计策深,

开来八万人,

骑来八万马,

[83] 托亮晃晃,

我得像竹筒,

不用火绳点,

一扳就响咚。

爬上龙柳山 [84]

遮黑龙柳山。

马上扎下营,

马上安下屯,

像铁桶一样围我们,

像锅子一样盖我们,

像甑脚一样罩我们。

我们五六个头领,

都被官兵打败了,

官兵逼上来,

逼近夏岛寨,

夏岛送来信,

说是打不赢,

夏岛失守了。

我们退芷浓,

退到台拱城,

台拱也来信,

说是打不赢。

台拱丢失了,

退到黄里寨,

撤到翁约寨。

翁约也来信,

说是打不赢。

翁约失守了,

退到陶尧寨。

陶尧也来信,

说是打不赢。

陶尧失守了,

退往纤良寨 [85]

嘎谷 [86] 有故乃 [87]

用你革 [88] 领头,

他俩打一阵,

还是打不赢,

他俩败退了,

退往该没寨 [89]

该对 [90] 寨子多,

也抵抗不了。

有个谢雄各 [91]

劳顿 [92] 住卯培 [93]

翁额 [94] 久大别,

牛刚久 [95] 做头。

纳留在东边,

他们五六个,

联合打官家,

打也打不赢。

官家钱米多,

官家兵马足,

围了三年半,

围了十二年,

捉住张秀眉,

捉住杨大六。

由八人拉走,

由八人抬走。

喇叭吹赫赫,

抬往东方去,

抬往长沙去。

长沙官家真恶辣,

挖他们的脑壳点天灯,

还要问他们:

“痛不痛秀眉?

痛不痛大六?”

他俩回答说:

“再生我俩打官家,

死去我俩也打官家,

为苗家忍痛也甘心!”

死了张秀眉,

死了杨大六,

从此好地方,

给官家安屯。

剩下坏地方,

给我们避难。

逼我们上粮,

逼我们抬夫,

想起来真叫人痛心!

二、赶走官兵亨太平

以前的时候,

很久的以前,

日月没有光,

年成太黑暗。

初初上谷子,

后来上银子,

越上越是多。

翁坡 [96] 有阿娇 [97]

还有个阿吾 [98]

他俩告官家,

告到衙门去,

一个告一桩,

衙门不讲理,

捉他俩杀掉。

天上不服气,

天上变颜色,

天上来维护,

出个李昂亚 [99]

为人最能干。

巴拉河出个大王,

包大肚做头头。

夏岛有播吾 [100]

刚宝牛做头头。

他们分三路,

分三路来打。

从夏岛打到玉屏,

从沅州打下去,

攻到长沙城。

清水江的弟兄们,

打到了剑河,

打到了南秀 [101]

打到南加普 [102]

西边打到昂益 [103]

攻占了炉山,

打到了都匀。

刚宝牛牺牲了。

到处都在哭。

打了五年半,

打了五年整。

鱼回到海里,

鸟飞回山林,

把官兵撵走,

地方得太平,

大家得田种,

处处喜盈盈,

围拢众乡亲,

跳舞吹芦笙,

斗牛河沙坝,

吼声闹沉沉,

青年在唱歌,

姑娘在跳舞,

长此好下去,

我们不苦了。

三、上了敌人的圈套

在以前的时候,

在很远的时候,

长里 [104] 的嘎来娄 [105]

该丢 [106] 的丢播令 [107]

西江 [108] 的播计 [109]

由桑金 [110] 也是一个,

南额 [111] 的拉够计 [112]

往嘎 [113] 会各般武艺。

该丢的乃雄 [114]

当你革 [115] 也是个好汉。

该丢的李乃受 [116]

昂德 [117] 的由柳 [118]

八宝山 [119] 的播幼 [120]

他们扎营在山上,

住了一年半,

住了两年半,

李宏基是个好汉,

他去高坡抬人马,

去了一年半,

去了两年半,

去了三年半,

来到了该丢,

到处去串联,

发动了乃雄。

当你革是好汉,

团结各乡村,

打到西江寨,

要杀刘土司,

要杀狗官家。

杀死了一个,

就是嘎来涂 [121]

刘土司去告,

官兵像雪片般飞来,

马匹像飞鸟般跑来。

大家抵抗不了,

大家纷纷逃散。

有些钻进深山,

有些没吃饿死,

有些受寒冻死。

官家计策深,

官家动笔墨,

写信喊大家:

“这地方太冷,

你们下到南那来,

有花的绣花,

有活的干活。

没有花绣的,

没有活干的,

来跟我官家,

来跟我当兵,

我们有银子,

簸箕里有米,

只要操得好,

每人奖偿银子三两六。”

官家摆出大米白生生,

官家抬出银子亮睁睁,

官家搞心计,

哥哥 [122] 哪知道?

官家在用笔墨干,

我们不知上了当。

官家杀了大肥猪,

官家蒸了糯米饭,

官家抬来坛子酒,

酒里暗暗放有药,

妹妹喝了昏过去,

哥哥喝了昏过去,

官家悄悄在勇南坡 [123]

挖了个大大的土坑,

挖了个深深的陷坑。

早晨天一亮,

喇叭赫赫吹,

官家拉大家去砍头,

官家拉大家去埋土坑。

只剩个乃雄,

只剩革你当,

大家重新来抬头,

大家重新抬官家,

实在不好受啊!

大伙们!

四、二世再转来

以前的时候,

很久的以前,

官家的心肠真坏,

他们来到我们地方,

看见我们的田大,

就抢我们的田去种。

看见我们的寨子好,

就撵我们上高山。

我们种些荒坡坡,

养不活老人,

喂不活小孩,

想起来真痛心,

个个都咬牙切齿,

人人都义愤填膺。

秀眉就出头,

纳留就出面,

邀完整个清水江,

约齐整个巴拉河 [124]

狠狠地打官家。

他们打到都匀,

他们打到炉山,

他们打到广西,

杀官家像割菜,

流的血像河水,

堆的骷髅像乱石。

官家人马多,

官家银子多,

官家枪也有,

步步逼我们,

退来守凯里。

凯里好坝子,

坝子好跑马,

敌人来了不好守。

退来守黄里 [125]

退来守陶尧。

黄里地方小,

陶尧坝子平,

敌人来了不好守。

我们上高山,

扎营在山里。

嘎来龚来哄,

嘎来毛 [126] 来骗,

拿只鸡来杀,

撕鸡成两边,

喝了鸡血酒,

好像兄弟样。

下到该挤 [127] 住,

在福昂 [128] 驻扎。

秀眉中了计,

纳留上了当,

将秀眉捆起,

将纳留捆起,

押往东方去,

送往长沙城,

脑壳点天灯,

脑壳悬树桩。

写字在石碑 [129]

丢尸在河里,

秀眉骂官家,

纳留骂狗兵:

“我死不变心,

活时也要打,

死去还要打,

过了十五年,

重生再回来,

转回到家乡,

再邀英雄汉,

杀汝像砍柴,

收回地方住,

收回田地种,

这样才甘心。”

演唱者:雷山县唐德海

记录者:唐春芳

原载《民间文学资料》第四十四集


[1] 盘缠费:即买水银。

[2] 福荣:地名,在今台江县台拱公社。

[3] 该冬刚秀:地名,在今凯里县。

[4] 长雄:地名,今雷山县城关附近。

[5] 养益城:今雷山县丹江公社。

[6] 共熬城:今剑河县城关。

[7] 罩鱼:以竹制罩子捉鱼,叫罩鱼。

[8] 姓李:张秀眉本姓李,后改姓张,一说是从继父姓,一说是从朋友姓。

[9] 嘎等:地名,在今台江县榕山公社。

[10] 张秀眉:苗名叫秀,传说其嘴有点扁,而扁的苗语叫眉,故人们呼其为秀扁,即秀扁嘴。

[11] 黄水浑水:指今乌江。

[12] 刘白号:真名刘义顺,四川人,白莲教领导人,在贵州瓮安、思南等县从事反清活动。

[13] 纳留:张秀眉的战友,汉名叫杨大六。

[14] 革夷:地名,在今台江县。

[15] 南对:地名,在今雷山县丹江公社郎德上寨。

[16] 挞斗:苗家用的背篓。

[17] 猫叉:兵器,其形如山字形,外有长柄。

[18] 以下的话,传说是张秀眉议榔起义时说的话。

[19] 指做主起义的事。

[20] 指做主起义的事。

[21] 杀黄牛:议榔时,杀牛熬汤,与会者人人皆喝,表示决心遵守榔规。

[22] 沅州:即湘西沅陵。

[23] 一朝:方言,即一堆,一批。

[24] 扎昂:地名,在今三穗县。

[25] 方尼:地名,今台江县泛称。

[26] 打拱:地名,台拱的苗语。

[27] 西江:地名,在今雷山县西江区所在地。

[28] 该丢:地名,在今雷山县。

[29] 嘎长翁那:地名,在今凯里县。

[30] 丢龙社:地名,在今凯里县。

[31] 乌东:地名,在今雷山县陶尧乡乌东村。

[32] 据说这部分人大都属老弱妇孺,秀眉叫他们分散躲藏山林,让部队减少负担,便于作战。

[33] 养榜:地名,在今凯里县。

[34] 翁点:地名,在凯里县。

[35] 黄里:地名,在今雷山县西江区。

[36] 翁约:地名,在今凯里县。

[37] 该弄牛:地名,在今凯里县。

[38] 该差:地名,今丹寨县城关一带泛称。

[39] 嘎来秀:嘎来,苗语,即官。即张秀眉简称。这句是对张秀眉的尊称。

[40] 翁友:地名,在今丹寨县。

[41] 棕袋、鞍袋:指马鞍两边以棕皮做的袋子。

[42] 棕袋、鞍袋:指马鞍两边以棕皮做的袋子。

[43] 翁卡:地名,在今凯里县。

[44] 里约:地名,在今凯里县。

[45] 翁学:地名,在今凯里县。

[46] 他们:指张秀眉起义队伍。

[47] 以上几句,形容张秀眉等杀敌多,刀枪沾满了血,不易捏紧。

[48] 倒果:地名,在今丹寨县。

[49] 该非:地名,在今丹寨县。

[50] 南啥:地名,在今凯里县。

[51] 养薅:地名,在今凯里县。

[52] 南良:地名,在今凯里县。

[53] 以他俩为母为父,均指张秀眉和杨大六。

[54] 以他俩为母为父,均指张秀眉和杨大六。

[55] 排务:地名,在今雷山县。

[56] 南拉:地名,在今凯里县。

[57] 翁益坳:地名,在今雷山县,经这一次大战后,改称“杀人坳”。

[58] 均指杀人坳。

[59] 均指杀人坳。

[60] 良柳山:地名,在今雷山县丹江镇。

[61] 以上这几句所说是事实,后来朱奶奶用拾得银子买了不少的田。

[62] 我:即歌手唐德海本人。

[63] 则坳:地名,在今雷山县。

[64] 雷公山:地名,贵州东南部苗岭主峰,苗族聚居地区。

[65] 排勒:雷公山的苗语称呼。

[66] 侯耶:人名,苗奸。

[67] 嘎来龚:即湘军将领龚继昌。

[68] 鸟:与鸡同义。

[69] 此句指臣吏知道压迫苗民的错误。

[70] 清代在贵州东部设八个府治,即都匀、平越、镇远、铜仁、石阡、思南、黎平、榕江。

[71] 榜坳:地名,在今雷山县丹江镇附近。

[72] 计达:苗语,妈家族弟兄,也作小孩、小辈之意。

[73] 以下是清兵吹捉张秀眉、杨大六的信号。

[74] 大哥:指张秀眉、杨大六。

[75] 良卡:苗语,男子自称和妇女对男子的美称。

[76] 家伙:方言,即武器。

[77] 指张秀眉。

[78] 传说张秀眉等当年除穿内裤外,外面还穿无裆裤,里面藏短小武器和干粮。

[79] 得只鸡带路:苗族死了人,拴一只鸡于棺材,为死者带路。纳留此语,即由此而来。

[80] 屯堡:清王朝在雷公山周围建立六十个屯堡,驻扎屯兵,镇压苗族人民。

[81] 指清代铜钱。

[82] 指清代铜钱。

[83] 枪:指洋枪。

[84] 龙柳山:地名,在何处不详。

[85] 均地名,在今雷山县。

[86] 均地名,在今雷山县。

[87] 均人名。

[88] 均人名。

[89] 均地名,在今雷山县。

[90] 均地名,在今雷山县。

[91] 均人名。

[92] 均人名。

[93] 均地名,在今雷山县。

[94] 翁额:苗语,即清水江。

[95] 均人名。

[96] 翁坡:地名,在今台江县。

[97] 阿娇:传说是一妇女。

[98] 阿吾:为民请命被杀害的苗族老人。

[99] 李昂亚:李,即李宏基、张秀眉的战友。昂亚:地名,在今凯里县。

[100] 播吾:人名。

[101] 南秀:地名,在今剑河县。

[102] 南加普:地名,在今剑河县。

[103] 昂益:地名,在今雷山县。

[104] 长里:地名,在今台江县。

[105] 嘎来娄:嘎来,即官。娄,人名,起义将领。

[106] 均地名,在今雷山县。

[107] 均人名,起义将领。

[108] 均地名,在今雷山县。

[109] 均人名,起义将领。

[110] 均人名,起义将领。

[111] 均地名,在今雷山县。

[112] 均人名,起义将领。

[113] 均人名,起义将领。

[114] 均人名,起义将领。

[115] 均人名,起义将领。

[116] 均人名,起义将领。

[117] 均地名,在今雷山县。

[118] 均人名,起义将领。

[119] 八宝山:地名,在今何处不详。

[120] 均人名,起义将领。

[121] 嘎来涂:嘎来,即官。涂,一个反动官吏。

[122] 哥哥:指起义的弟兄们。

[123] 勇南坡:今在何处不详。

[124] 巴拉河:发源于雷山县,流经凯里、台江两县,在台江施洞口与清水江会合。

[125] 黄里:今雷山县黄里乡。

[126] 嘎来毛:即湘军将领毛树勋。

[127] 地名,在今雷山县。

[128] 地名,在今雷山县。

[129] 指清王朝为纪念镇压苗民有功而立的石碑。

张秀眉起义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