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心永远在方尼
所属图书:《张秀眉起义资料汇编》 出版日期:2014-09-01 文章字数:1756字

心永远在方尼

寅年和卯年,

辰年和巳年,

吵架又争吵。

吵架在哪里?

吵架在方尼,

道台家门口。

为什么吵架?

为上粮吵架。

先前上谷子,

等到了后来,

改成上白米。

又等到后来,

要改上白银。

官家原规定,

只交六分银 [1]

差人起歪心,

收钱 [2] 一吊二。

大家生了气,

跑上登鲁 [3] 去,

找故麻 [4] 商量。

回到方尼城,

写字告道台。

翁剖有娥娇,

有阿吾一个,

福六 [5] 当事人,

出头打官家。

久南 [6] 也当事,

出头打官家。

你们用枪打,

我们用索捆,

撵官兵像撵山,

像撵过街狗。

撵官家逃出方尼,

撵官家妻离子散。

打官家撵到龙里,

杀官家像割嫩菜。

官兵丢骨头可架桥,

官兵挨撵真寒心。

官兵逃到广西去,

官兵逃到广东去,

官兵觉得死人多,

官兵实在不甘心。

官兵心聪明,

想法造好枪,

子弹装上膛,

一扳就响咚,

声音震山冲。

苗家打不赢,

官兵开上来。

莫让洪水冲山谷,

莫让官兵乱地方。

南学 [7] 革效 [8] 发财,

出银子杀官家,

拿出银宝大象茶壶,

对着大家讲:

“要银做哪样?

要金做哪样?

哪些想造反?

就请团拢来,

一人发银子一大把,

两人发银子两大把。”

想造反的后生齐声说:

“杀官兵我们愿意干,

有枪我们就放,

收回地方我们就种粮食,

心焦干什么?”

扎营在嘎南良 [9]

围墙白生生,

枪支多得像手指,

旗子遍山坡,

闪光像点灯,

又像扯火闪 [10] 照亮天边。

开到掌敖坳 [11]

一到就扎营,

大家有银子,

夜里就押宝 [12]

早上起不来,

官兵从陋坳 [13] 来,

杀大家像砍柴,

像割田里的野菜,

尸体成堆堆,

全是好后生,

白白的死去。

扎营在寨头 [14]

扎营在夏岛,

夏岛真硬棒,

死也不投降,

活也不投降。

打来又打去,

打了一年半,

打了三年半,

死了刚宝牛,

消息传开来,

到处都哭完。

这回洪水真的冲山谷,

这回官兵真的乱地方。

官兵开上来,

大家互相喊,

一起去打仗,

一起杀官兵。

柏舍 [15] 和嘎栋 [16]

嘎东 [17] 和敖细 [18]

决心投官兵。

投降得什么?

投降得张纸,

上面写有字,

话是这样说:

“二天 [19] 官兵来,

你们就说你们投降了,

我们给你们这张纸,

上面写有字,

你们拿给官兵看,

上面盖官印,

官兵知道你们是良民,

要打打别处,

不再打你们。”

官兵说完话,

官兵就开来,

传话给坝场,

喊纠响上边;

“你们投降不?

你们不投降,

我们就开来。”

纠响 [20] 真硬棒,

死也不投降,

活也不投降。

嘎来兆 [21] 生气,

带兵打坝场。

打到纠响悬岩边,

打死金贵洪,

掉下岩脚去,

花万两银子,

也难使他活转来,

信得过哟大伙们。

洪水真的冲进了山谷,

官兵真的开进了家乡。

官兵开上来,

昂虾 [22] 金贵和 [23]

堂龙 [24] 通故麻 [25]

巴老 [26] 欧丁丢 [27]

柳良 [28] 叫故何 [29]

他们五六个,

号召各寨子:

“你们快拢来,

快来打官兵。”

有一些老人,

害怕打官兵:

“我们只知怎样当理老,

我们不知怎样打官兵,

官兵来了我们愿投降。”

一些愿投降,

一些不投降,

天天在争吵,

官兵得信息,

抓紧开上来,

绕过纠响寨,

开上翁整 [30] 去,

开上翁良 [31] 去,

就来哄秀眉。

哄来又哄去,

哄了一年半,

哄住了秀眉,

官兵这样说:

“今天捉住你,

看去只不过这样大,

以前捉不住你,

我们天天都害怕,

今天乱那边,

明天乱这边,

我们简直拿你没办法。”

到该机上面,

叫个木匠来,

造笼关秀眉,

抬往东方去。

这回定死啦,

秀眉把话说:

“叫我妻子来,

我有话要说,

说完了再走。”

妻子来到了,

秀眉对她说:

“请你抚养好小孩啊我的妻,

请你招扶 [32] 好老人啊我的妻,

我走以后莫难过,

以后孩子长大了,

你就会好的。

该走的时候我走了,

我去十六年,

十七年后就回来,

转来杀官家,

杀它个死绝,

收回田地我们种,

收回房子我们住。

该走的时候我走了,

脑壳丢在长沙城,

心子永远在方尼。”

演唱者:台江县平兆场 务记才

记录者:唐春芳

1981年6月12日


[1] 此句指以银子代交田赋。

[2] 钱:指清代铜钱。

[3] 登鲁:地名,在今台江县。

[4] 故麻:苗族很有威信的上层人物。

[5] 福六:起义人物。

[6] 久南:起义人物。

[7] 南学:地名,在今台江县。

[8] 革效:起义人物。

[9] 嘎南良:地名,今在何处不详。

[10] 扯火闪:方言,即闪电。

[11] 掌敖坳:地名,在今何处不详。

[12] 押宝:方言,即赌钱。

[13] 陋坳:地名,在今何处不详。

[14] 寨头:地名,即夏岛的汉语称谓。

[15] 柏舍:地名,在今三穗县。

[16] 嘎栋:地名,在今三穗县。

[17] 嘎东:地名,在今台江县,即革东。

[18] 敖细:地名,在今台江县。

[19] 二天:方言,以后。

[20] 纠响:地名,在今台江县。

[21] 嘎来兆:嘎来,苗语即官。兆,即湘军将领兆琛。

[22] 均地名,在今台江县。

[23] 均人名,为起义军上层。

[24] 均地名,在今台江县。

[25] 均人名,为起义军上层。

[26] 均地名,在今台江县。

[27] 均人名,为起义军上层。

[28] 均地名,在今台江县。

[29] 均人名,为起义军上层。

[30] 均地名,在今台江、剑河两县之间。

[31] 均地名,在今台江、剑河两县之间。

[32] 招扶:照顾。

张秀眉起义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