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张秀眉
(一)
在清朝反动统治时期,苗族人民受尽了压迫和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痛苦生活。为了摆脱苦难,苗族英雄张秀眉、李宏基、杨大六等在咸丰五年(1855年)号召苗族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号角一响,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人民风起云涌地参加了战斗,和清兵打了十八年之久(1855~1873年)。由于清政府集中了大批兵力并拥有洋枪洋炮,苗族起义军虽然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苗族英雄壮烈牺牲了,但是,他们英勇杀敌的英雄业绩一代一代地流传着,描绘当时起义斗争的这些诗歌都是苗族人民家喻户晓的颂歌。而这些诗歌的台江、剑河、雷山、炉山等地都有流传。我们初步搜集了十二首,以供参考。
一
在以前的时候,
痛恨清朝乱收粮。
老爷闲坐在衙门,
戴着白铜顶子十六行。
仗着势力来敲诈,
百姓有米要上粮。
起初上粮是谷子,
不到几年又变样。
白米刮得干干净净,
来年又逼交银两。
百姓心中都不满,
去找里老来商量。
南拱选出两里老,
虐里仰和引握亮,
番笋里老也能干,
就是阿屋和雷祥。
他们一齐下到城,
送上禀帖把苦讲。
请求老爷让白米,
不让白米让银两。
里老哀求八九天,
一分一粒也不让。
里老气愤直冒火,
去和百姓再商量:
无饭哪能干得活?
哪得银米来交粮?
老爷狼心真是毒,
还想抓人坐监房。
老爷居心害里老,
命令差役半途藏。
差役持刀半路等,
杀了阿屋和雷祥。
消息传到养岗寨,
秀眉气得拍胸膛。
召集百姓去攻城,
大家齐心来打仗。
不反也是活不成,
要和清兵干一场,
要杀绝清兵报公公的仇,
要杀绝官家过太平日子。
二
事情发生在甲寅乙卯年,
直到甲寅丁巳年才停。
自从辛酉闹水灾,
弄得年年欠收成。
苛捐杂税又逼紧,
好似大火来烧身。
苗家有个张秀眉,
还有一个李宏基。
他俩扛起钩钩枪,
手里拿着点火绳,
分头邀集精壮汉,
举兵攻打台拱城。
官兵败退了,
苗军接连追。
李金猜听到打败仗,
急忙带兵上前等。
大批官兵开上来,
碰到秀眉这伙强悍人。
双方立即拼一战,
官兵伤亡数不清。
桥上倒一堆,
桥下倒一堆。
苗军被提一两个,
九秀眉 [1] 不幸遭牺牲。
大家要为弟兄报仇,
同心努力杀官兵。
只要秀眉快点来,
有了秀眉就有希望。
杀光官兵地方才安定,
安心干活快乐到终生。
三
甲寅乙卯年,
甲寅丁巳年,
年年收成坏,
人人心怨哀,
辛酉年又涨洪水,
这年头太恶劣。
台江出了英雄汉,
张秀眉和李宏基,
还有兄王和老别,
聚集苗家起义军,
招集五个码头的百姓:
同心合力抵官兵。
杀官兵为阿吴报仇,
杀官兵日子才得安宁。
翁下有个久大别,
人才不高又不矮,
他的胆子却很大,
作战英勇志气豪,
截杀清兵在玉屏河畔,
乘胜追击到清溪河下。
清朝皇帝在京城,
闻讯心里着了慌,
遣派大将席宝田,
带领六万兵马来贵州。
清兵来到仙倒寨,
百姓与刚宝牛来商量,
大家齐起来抵抗。
古路带头无人挡,
打了三年整,
不让清兵上。
最后宝牛被擒上了当,
青天立即变乌云,
大家哭号叫爹娘。
在反号的一支兵马,
寡不敌众也退了,
跑得一个踩一个,
齐向是往寨子跑。
古路脾气不大好,
把金往德 [2] 来杀掉。
大家退了心不服,
就引官兵上高坡。
官兵上了高坡后,
高坡坪子放马又放哨。
交下寨子扎营盘,
营盘扎起五六个。
团团转转扎个满,
苗家被围逃不脱,
如同锅上加锅盖,
四面八方官兵都截断,
穿衣吃饭真困难。
儿子找不到老子,
妹妹找不到哥哥,
大家被困无路走,
好比蚂蚁乱哄哄,
天天在盼望,
盼望往保林来支援,
盼望老天爷来搭救:
“往保林不来呀!
我们的房子要被烧光;
老天爷不搭救呀!
官兵就要霸占我们家乡。”
四面八方到处奔,
大家何处去安身?
两眼望穿了往保林,
看他是否能来到。
如果他不来,
我们被俘去剃头,
脑壳剃得白花花,
大家改姓做汉人。
睡到三更心不服,
年老的人更愤怒,
晓得哪年和哪月,
才有苗家的皇帝,
来把清兵杀个光,
人人有吃又有穿。
田地到手任随耕,
米粮满仓不用愁。
种得棉花缝衣服,
生活永远是幸福。
四
辛酉年闹水灾,
米粮歉收年成坏。
屋漏又遭连夜雨,
张家寨的田遭虫害,
稻根吃得光秃秃,
人人心疼如刀绞。
第二年又遭旱灾,
田土龟裂挖不动。
山上蕨根都挖尽,
老幼哭声震山谷。
别人母亲主意深,
别人母亲借钱少,
我的母亲借钱多,
借得多又欠得久,
想方设法还不清。
欠了四年多,
欠了快五年,
地主来把算盘打,
五钱银子说成一两半,
一只鸡子说成一匹马。
本钱如像老糠壳,
利息变成细细糠,
先是卖猪来还债。
后来卖田卖地还不完。
大田都归人家手,
我没办法来过活,
故意出去窜寨子,
约得一批好朋友,
大家为了要活命,
商量去打清朝官。
五
“提到我张秀眉,
除非我死才放手。
只要活着我就干,
杀光清兵才罢休。”
六
清兵来到了三穗,
捉去了我的丈夫;
屋脚的田没人犁,
秧子怎能插。
我带领一队人马,
跃马当先杀清兵。
我扛起一把大马刀,
要把清兵杀绝才甘心。
剑河摆尾乡
苗族妇女翁里唱。
七
张秀眉家住台江,
前来同我们把话讲:
“屋里还有老年人,
要有婆媳招呼才心安。
年轻小伙子赶快来,
杀绝官兵心才甘。”
八
有个地方叫当下,
虐务就是当下的人,
他是当下的官长,
乡里对他很信任。
弟弟名叫独干来,
也是一个好角色。
还有务吴和乱当,
在当下也很有名望。
别的东西暂不扯,
把打清兵这事来谈谈。
只要提起杀清兵,
大家心里很高兴:
“杀光清兵吃穿才痛快,
撵走清兵家乡才安宁。
剩下的田我们好放鱼,
剩下草坪我们好放马,
田地随耕没人找麻烦,
草坪青青马儿养得壮。”
青年小伙齐来到,
大家来齐就出马。
我们上前走一步,
走到剑河翁兄村,
喳脸寨有个保干独,
保干独也把清兵打。
叫青年们快来齐,
商量好了就出兵,
各整各的人马和武器,
打死清兵有吃有穿才乐心。
我们再走第二步,
先到涨巴小寨子,
后到翁王大寨子。
耶因晓就住在翁王,
因晓带头打清兵。
别的什么不忙讲,
来谈打清兵这一桩。
因晓心里真兴奋,
招集青年来商量。
青年们来齐了,
又扛钢叉又扛枪,
齐把清兵扫个光,
有地耕不再闹灾荒。
最后走的是第三步,
来到洋焦寨子头。
洋焦有个领袖叫兄王,
弟务九也来领头。
地方兵马准备好,
青年来齐就开走,
要把清兵全杀尽,
收回田地和山坡。
四五个领袖打头阵,
各自兵马各自领。
兵马编成五六队,
青年个个都高兴。
大家一起来齐了,
集起合来整齐齐。
钩钩枪炮来扛起,
枪的火绳拿在手。
枪杆像树林,
人人都威风,
要把清兵撵出去,
一打就打到广西。
一路追来一路打,
杀死官兵像砍柴,
高坡上倒一群,
草坪里也不少。
清兵怕了就开逃,
跑得一个踩一个。
清兵无法叫饶命,
祈求苗家官来保:
“请向你们的弟兄说,
请你们弟兄不要打,
我们的罪恶自己来算清。”
清兵出银八百两,
求与苗家在一起。
苗家收了兵,
回头攻打黎平城。
一声大炮响,
百姓齐响应,
杀死各处来的清兵。
清兵哭声如雷响:
“求你们不要来打了,
我们诚心诚意来投降,
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地方归你们来管理。”
清兵出银八千两,
双方议和不交兵。
大家背银转回程:
“我告诉你们,
地方如何来管理,
地方得太平,
清水不会浑。
有田有地各去干,
有衣各人去打扮,
要说的话都说了,
整理队伍我们各回家。”
头领走在前,
大小队伍后面跟。
各人背起一把伞,
各拿钩钩枪和刀,
摇摇摆摆走回来,
撤回我们的家乡。
到了涨巴半坡,
大家跳舞又唱歌。
打败清兵转回来,
清兵赔银八千两。
银子多得挑不走,
大家就把银子分。
每人分得五六两,
带着银子回家乡。
兄王带队退回来,
弟九务也带队退回来。
退到翁兄寨子上,
喊了一声保干独,
把你们的人马各带走。
当下还有干来牛,
当下还有干来独,
路当也是个头子,
打败清兵才回转。
欢欢喜喜回到屋,
打成一只大项圈。
项圈打成五六环,
戴在妻子颈子上。
妻子颈子白生生,
又舒服来又好看。
九
以前的清朝年代,
官家心太狠,
百姓恨非常。
往堵哥招集人,
大家来反抗。
往堵哥拿把两面刀,
威风不可挡,
九千甭兵开来交战,
一百清兵一阵就杀光。
老天爷不保佑,
战事不顺利,
往堵哥坚决作战,
不屈不挠争高强。
第二年继续招兵马,
士兵英勇马儿强。
约得一员大将名沙虐,
拥有六百兵和马,
威震在一方。
集中兵马打清兵,
势如破竹一路无人挡。
攻了胜秦到古州,
湖南省清兵眼看要投降。
清朝由长沙开来大军,
寡不敌众,
退回台江城。
席大人和苏大人,
两人心里怕,
向省城告急请调兵将。
省城官家得消息,
遣派六万人马攻台江。
张秀眉当时起了义,
台江有他做栋梁,
又有杨大六和李宏基,
同心合力保家乡。
官军大队开上来,
黄旗在一边,
绿旗在一边,
像蜈蚣虫的脚,
兵马一行又一行。
旗子在头上飘飘荡荡,
不分昼夜开向前方。
肩扛洋炮不用火绳点,
携带方便一扳就响,
冒出烟来子弹就飞去,
威风很大叫人胆寒。
苗军攻到托口下,
五个清兵打死在路旁。
清兵集中来抵抗,
苗军退守另做主张。
后来退到仙倒村上守,
这里有五个村庄,
还有五条河水川流不息,
花鱼成群游来游去很安详。
花鱼爱吃水上的青苔,
边吃边晃,
鱼肚闪耀白光。
秀眉退到仙倒寨,
幸得刚宝牛来相帮,
共同抗敌一冬又一冬,
继续战斗坚持三年长。
士兵死伤真多啊!
英勇的宝牛公,
不幸也阵亡。
大家急得放声哭,
苦难重重人人悲伤:
“我们一败百姓要受害,
我们的村庄要被抢光;
清兵来了我们难得活命,
家乡就要遭烧光。”
公公婆婆又气又着急,
收拾破被逃难到台江。
路上遇到坏心肠的法老头,
欺骗苗家向清兵投降。
苗家被困在半坡上,
无路可走眼泪满眶。
清兵攻下交扎营盘,
层层营盘筑在四面八方,
紧紧包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不能互相来往。
姑娘怕和哥哥来游方,
哥哥也不敢邀约姑娘。
过去只需吹几声口哨,
年轻姑娘就会来游方场。
可恨清兵包围住,
游方场上多凄凉。
姑娘无奈退回订婚礼,
十二两银子交还情郎。
谁知道何时得平静,
哪年才能安定像往常,
水不浑地方也不乱啊!
但愿天下太平免兵荒。
十
一批勇敢小伙子,
一伙精干好青年,
不服清兵来统治,
多方起义志气坚。
记得那年七月里,
清朝政府计谋奸。
惶然张贴大布告,
诱骗大众撒谎言。
囊利粮食又富足,
无数银两在库间,
账记白米免做工,
任借银子免还钱。
人们误信它是真,
纷向囊利忙搬迁。
结果中了奸心计,
惨遭灾难苦连天。
掌凶是个好地方,
建有营盘在两边。
清兵攀登开来驻,
对着青年撒谎言:
“谁有武艺耍来看,
奖他三两六钱银。”
尚利他是个好汉,
大显身手要当先,
武艺高强人人赞,
得奖五两又六钱。
清官杀猪假招待,
壶装毒酒劝上前,
老宋带头端起饮。
大家中毒昏倒眠。
大批清兵连夜出,
四面包围来聚歼。
苗家好像塘中鱼,
水泄不通任捞煎。
清官早上还哄骗,
派去挖山改作田。
谁知挖来埋自己,
死待后生去报冤。
田埂上下横竖倒,
尽是精干好青年,
何止值银千百两,
回生何处请神仙,
满地弃尸无人埋,
一场惨相恨绵绵。
十一
以前的时候,
苗家起义杀清兵。
介秀有故金,
养岗有秀眉,
翁对有沙虐,
他们三个人,
长得很结实,
打仗最勇敢,
苗家各寨都闻名。
他们邀约下古州,
就把古州攻得了,
砍杀清兵像割草,
尸身遍地像石子。
清军开来大批兵,
朝着秀眉后面打过来。
清兵在山冈吹大号,
在山中吹哨笛。
秀眉转过去打清兵,
清兵人数实在多,
秀眉人少打不赢,
败了仗火跑上山。
播吴头领钻山林,
躲在山林有九天。
有个苗奸黑良心,
报告清兵害苗家。
苗奸装做好人来看播吴,
哄骗播吴下了山,
劝播吴不要当强盗,
当了强盗难安身。
播吴中了计,
清兵半路将他捉,
官家拿去整。
这个说:“清兵是播吴杀。”
那个说:“银子是播吴抢。”
播吴听了这些话,
心里好似钢刀绞。
指着清兵苗奸骂:
“我们不是害百姓,
我们没有做强盗,
百姓不是受我们的罪,
想安居才把官兵杀,
要把官兵来杀尽。
拿我来杀不要紧,
我们是为老百姓,
拿头你们砍,
拿身你们捆。”
清兵把播吴送到湖南省,
湖南官家又来整。
播吴死也不屈服,
播吴死也不投降。
清兵栽棵树桩桩,
砍下播吴的头,
挂在树桩上。
拿他身子当石碑,
烙下布告拿回来,
威吓苗家要改心,
个个不要学播吴,
要苗家上粮,
要苗家服役,
听清兵的话,
地方才太平。
十二
台江有个好汉,
名叫张秀眉,
寨头有个人,
叫做包大肚,
晚晚约人开会,
天天招集人骑马练兵,
邀约大家打清兵。
扛着梭镖像手指,
旗子飘闪像萤火虫,
左手抱着枪,
用嘴吹火绳,
点着火药枪就响,
响声像打雷一样,
子弹如雪飘。
英雄张秀眉,
为什么要起义?
清朝皇帝招兵马,
官越来越多,
兵越招越多,
向老百姓要粮,
向老百姓要饷,
秀眉首先来抗粮。
今冬到明冬,
一年又一年。
皇帝听到大发怒,
派遣兵马打秀眉。
两个大官派了来,
两个分路打苗家。
姓戈的打一边,
从下面打榕江。
秀眉也想打下去,
想打到榕江去,
后来不打了,
后来不能去了。
秀眉沿河打下去,
打到施洞和盖保。
没有打到榕江城,
龚大人上来了,
吹着大号上来了,
钩钩枪像手指,
旗帜到处飘。
李大人在清水江一带,
李大人也打上来,
打到力罗溪,
打到了乃寨,
扛着大刀像树枝,
利箭飞来像钢针。
苗家鲜血流成河,
苗家尸首堆成山。
清兵在乃寨休息一天,
又开上马大营。
清兵打一枪,
子弹飞到反号寨。
反号苗家知道清兵来,
大家慌忙哭起来。
大家在董敖抵抗,
有人说:“清兵来了我们拼。”
李大人用软计,
要苗家去投降。
官家等了一天,
有人说:“大家不投降。”
李大人还是不打仗。
龚大人从清水江打上来,
打到董敖来,
苗家被捉割去耳朵,
割下耳朵就不杀。
大家知道官兵太凶残,
我们暂且和清兵和好,
让清兵不再糟蹋,
哄清兵转去大家就好过。
我们的秀眉,
一直都在打。
清兵大军开了来,
追到革一去,
捉到了张秀眉。
官兵挖开他头顶点天灯。
记录者:余富文 张启扬
赵锺海 龙明伍
(二)
年成不好,
虫吃完了坝上的稻谷,
由清水江吃下去,
从小江河吃上来,
先吃稻叶,
后吃稻根。
到了八月间,
一粒谷子不进仓,
一颗米不下肚,
没有法子想,
只好向地主借钱。
人家父母聪明,
我家父母傻,
人家借的少,
我家借得多,
借来一串又一串。
地主来算利,
像米糠一粒一粒的细,
像黄土一挑一挑的多,
帐多还不完,
地方不敢坐,
只好到别地去闯寨。
生活真苦啊!
没有饭吃,
没有衣穿。
特别到了四五月,
煮多了怕把米煮完,
煮少了又怕坏鼎罐,
锅巴在锅底,
像鱼眼睛一样,
不住地冒青烟,
日子过得真艰难。
为了活下去,
只有去造反,
大家杀官家。
苗家的后生,
拿起刀和枪,
别了父母,
别了妻子,
离开家乡找秀眉,
向压迫苗家的官兵作战。
父亲拉着儿子手:
“你好好的去,
不要想念我,
我不要你养,
不要你带钱来。”
嫂嫂告诉弟弟:
“六月间是一年的一半,
到了这一天,
不管你得钱不得钱,
你一定要回来。
看看你的爹,
看看你的娘,
他们年纪老了,
他们想念你。”
母亲把儿子送到寨脚,
拉着儿子手:
“儿子,你去的很久,
衣服破了,
妈妈不再给你缝。
这是一块布,
你好好带在身边,
补补你的破衣服。”
儿子去了,
走过大田,
拐过大弯,
骑在马上,
走一步把马打一鞭,
一转眼,
翻过对面的大山,
母亲站在寨边,
默默地祝儿子一路平安。
进到城里,
见有钱人跷起脚在吃饭,
在城墙下,
我们同官兵打仗。
打去打来,
打死了许多官兵,
我们也死了许多青年。
青年们死了,
我们退回四川,
再败到西边去。
我们的刚宝牛很勇敢,
他抵挡了三年,
抵过了三个冬天。
不幸宝牛战死了,
官兵就打到贵州,
烧房子烧到蓉山,
打枪比打雷还响,
桥上桥下啊!
死的都是苗家青年。
但我们不投降,
我们有英雄张秀眉。
大家找秀眉,
秀眉对大家说:
“这里不能住了,
我们快上雷公山,
山上有大树,
山上有蒿草,
可以扎兵,
又可找东西吃。”
我们集合上山,
在山上住了三年半,
过了三个冬天,
又过了四个春天,
官兵莫奈何,
打也打不上。
苗家出了个坏蛋,
他的名字叫秀庞,
偷偷上了雷公山,
劝秀眉去投降。
秀眉讲:
“我拿手给你绑,
拿头给你砍,
死,我也不投清官!”
秀庞讲:
“为了苗家的幸福,
使苗家不受冻受饿,
官家要你去当县长,
你若不相信,
我们吃鸡血酒盟誓。”
我们的英雄啊!
被骗下了山。
官兵中途埋伏好,
哨子四面叫,
枪声四面响,
官兵捉了张秀眉。
我们的秀眉,
气愤抬起头:
“算我上了当,
被你们捉到,
为了我苗家,
我要杀绝狗官家。
二世我还要来,
还要来造反,
捉住你们这些狗官,
砍头像砍菜一样!”
官家吓坏胆,
施出毒辣的手段,
挖开秀眉头盖骨,
在头上点天灯。
秀眉号召大家:
“你们的刀枪要看好,
官家再压迫,
大家挺身出来打。”
记录者:梅庆东
(三)
因为年成坏,
禾苗遭虫灾。
虫吃禾叶罢,
禾蔸也吃光。
高坡和平坝,
田野似火烧。
八百个村寨,
九千大富人,
谷烂颗不收,
人心乱纷纷。
灾害这年成,
官府逼上粮,
拿银钱抵粮,
官府的年景,
官府各要粮。
丰收不要粮
官府不要粮,
官府又要银。
因为年成坏,
官府逼要粮,
派官兵五人,
骑马来五匹。
逼民上官粮。
打米包上船,
运去剑河城,
养官兵老爷。
金扭 [3] 人聪明,
金扭来邀约,
起来抗官粮,
拉出导火绳 [4] ,
拿黑筒 [5] 上粮,
揍死那五人,
跑掉马五匹。
官府像豺狼,
干鸟 [6] 凶又恶,
敲诈又勒索,
百姓难生存。
上天天无路,
下地地无门。
逼得莫奈何,
苗寨的众人,
交兵八百名,
誓把官兵杀。
杀多他自完,
揍多他自绝。
撵他下水去,
叫他见阎王。
一寨有一人,
有一个做头。
台拱 [7] 张秀眉,
反于 [8] 包太爷,
观摩 [9] 金九耶,
水寨 [10] 金报猴,
人人是好汉。
个个是英雄。
台拱张秀眉,
像只水牛脚 [11] ,
真是个苗王,
舍身为人民,
告状到省城,
得省府纸文,
回乡来邀人,
邀得八个款 [12] ,
百寨人跟他,
起义来造反。
好汉张秀眉,
头留长髻髻。
武艺超过群,
胆量超过人。
率苗民起义,
人心好整齐。
战旗卷苗岭,
杀敌勇如雷。
处处摆战场,
清官喊爹娘。
打从乌糯 [13] 去,
红旗卷如林。
胜仗如破竹,
攻破榕江城。
说去打保里 [14] ,
官兵没命跑,
好像崩田坎,
像浮萍崩跑。
打到保里街,
官兵放火烧。
房屋被烧光。
田地无人耕,
秀眉说大家:
转家讲人们,
搬家带爹娘,
引妻带儿来,
来保里种田。
秧田种不完。
屋基用不完,
起屋又犁田,
活路忙又忙。
席官家 [15] 不服,
李官家 [16] 打来。
兵马累累来,
来打张秀眉。
好汉张秀眉,
起义举红旗。
理想超过群,
胆量超过人。
枉类 [17] 驻保里,
报告张秀眉:
官兵来五百,
来打张秀眉。
秀眉说枉类:
你驻扎寨头,
我驻在寨脚。
他来五百人,
骑马五百匹。
尝他五百银,
要他人五百,
跟他打着玩。
好汉张秀眉,
起义举红旗。
乘船把江下,
打清官兵营。
打到湖南省,
破清官县城 [18] 。
得马一万匹,
得利九千银,
老秤称有余。
仗仗打得赢,
苗岭绿油油,
江水白如银。
清水江更绿,
苗疆得太子。
率义军回屋,
回台拱种田。
不让田荒芜,
储备好枪粮。
巩固好边防,
大家得太平。
哪晓官老爷,
不让民安宁。
顺江打上来,
洋枪加洋炮,
塞断清水江,
百姓遭灾殃。
清官狗心肠,
野心似豺狼。
南吉 [19] 扎兵营,
侵占石榴坡 [20] 。
兵马堆成山,
杀害我同胞。
坏寨子九千,
争夺我苗疆。
演唱者:剑河县白路村 龙养弟
整理者:龙腾云
[1] 九秀眉:即张秀眉之兄
[2] 金往德:苗奸。
[3] 金扭:义军统帅张秀眉奶名。
[4] 导火绳:鸟枪火绳。
[5] 黑筒:鸟枪筒。
[6] 千鸟:即花羽小蜂子。义军称清官兵为“千鸟”。
[7] 台拱系原台江县名称。
[8] 反于:寨名。包太爷即义军将领包大肚。
[9] 观摩:即剑河县观摩乡,义军将领金九耶是观摩寨人。
[10] 水寨:即剑河县观摩乡新和村,义军头人金极猴系水寨人。
[11] 苗寨苗民将水牛脚看作勇敢的象征。
[12] 八个款:即当时起义的八个组织。
[13] 乌糯:即雷山县永乐乡。
[14] 保里:即榕江县保里乡。
[15] 席官家:即清军将领席宝田。
[16] 李官家:即清军将领李光燎。
[17] 枉类:即义军一将领名,系义军统帅张秀眉之妹夫,于保里寨战死。
[18] 即湖南省黔阳、芷江、托口等城。
[19] 南吉:即贵州苗疆寨名。
[20] 石榴坡:即苗疆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