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欢乐的土家族打击乐
所属图书:《黔山巴虎:土家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欢乐的土家族打击乐

被称为土家族交响乐的打溜子,又叫打家伙,打响器,打围鼓。这是流传在乌江流域和梵净山麓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多用于庆贺年节、寿诞、乔迁之喜和婚嫁场合,通常是站着演奏,婚嫁时则边走边打,分为三人溜子、四人溜子、五人溜子、六人溜子。

打溜子的基本乐器由小锣(又叫钩锣)、头钹、二钹、大锣等四件打击乐组成。有些曲牌还加唢呐、板鼓伴奏。打溜子关键在于配合默契,还要根据曲牌旋律的提示,根据所需表现的主题,用独特的演奏技术,模仿出山的回声、水的流声、鸟的鸣叫、兽的驰骋等各种自然声响,使人如临其境。演奏时要求钹有闷击、亮击、侧击、柔击、挤钹、盖边等奏法,小锣有单锣、花锣等不同演奏法,大锣有打心、打边、长音、短音之别。演奏技法要求严格。一般总是小锣先行,起着领衔作用,钹甚活跃,来回穿插,大锣则落在强拍和句末,起着定段和收尾作用;鼓较自由,在合奏中总是承担着节奏的主要声部,并贯穿其始终。

打溜子的曲牌,现存的有近100个溜子曲牌。如“双飘带”、“四平音”、“猛虎下山”、“喜鹊闹梅”、“和尚挑担”、“公公赶场”、“观音坐莲”、“八仙过海”等,大致可分为绘声、绘神、绘意三大类。绘声类即指以自然界动物的叫声或行动声为乐思的曲牌,如“喜鹊闹梅”、“鲤鱼漂滩”等;绘神类以反映日常生活为主,如“小纺车”、“闹年关”等;绘意类曲牌则以抒发人们的美好、吉祥的感情为创作动机,如“四季发财”、“观音坐莲”等曲牌,多在喜庆时用之,再配以“安庆”、“迎风”等唢呐曲牌,吹打合一,空谷传音,喜气远溢,实为打击乐中所罕见。

打溜子

黔山巴虎: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