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舞蹈活化石毛古斯
所属图书:《黔山巴虎:土家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舞蹈活化石毛古斯

毛古斯舞

毛古斯舞

巴人的大武舞,以及后来的巴渝舞都是如今土家族一切舞蹈的源流。也许,三千年前舞者的消逝仿佛也是舞蹈,他们使用过的道具虎纹剑已入泥土,铜器熔入火光。蔓延的火光中,舞者的身影有如神灵。他有着与铜器上的人物相同的装束。青铜剑和青铜器上的图案,仿佛暗示着舞魂的永恒。

沿河、江口土家族人的“毛古斯”舞,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一种土家族舞蹈,它既原始又最简单,更多的是对土家族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一种强调,一种夸张,一种崇拜。

我们完全相信,古代巴人战舞在最大限度上表现了某种对死亡的恐惧,他们需要一种强烈的宣泄方式。这或许就是毛古斯的密码。

“毛古斯”,土语为“拔步长”,是老公公的意思。它是土家族人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迹的一种古老舞蹈。“毛古斯”的形式风格异常古朴、别致。每逢过年节跳摆手舞,都要跳这种古老的舞蹈。毛古斯舞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现土家族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生活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毛古斯”舞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它让人们领略到远古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它是人们研究土家族历史的活化石。土家族虽无文字,但“毛古斯”舞代代相传不衰,其表演形态中保留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远古信仰符号和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艺术元素。“毛古斯”舞是土家族摆手舞活动中的重要演出内容。

表演“毛古斯”的人数为10~20人,一人身着土家族服饰,他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动,其余为小“毛古斯”,代表后代,这样就组合成一个“家庭”。无论辈分高低,他们都身披稻草扎成的草衣,赤着双脚,面部用稻草扎成的帽子遮住,头上用稻草和棕树叶拧成冲天而竖的单数草辫,扎四个单辫的是牛的扮演者。“毛古斯”的扮演者们事先装扮好,在离摆手舞场不远的树林中等待,摆手舞跳到一定的时候,他们便突然入场,这时摆手舞立即停止,为之让场,说是“祖先爷”来了。跳演至《接亲》时,特别要用稻草扎根“男性生殖器”,夹在两腿中。观看跳演的人,没有谁认为这是“丑事”,却觉得这样装扮才真实。

登上现代舞台的毛古斯舞

大规模的“毛古斯”要持续六个晚上,大致以土家族的历史、捕鱼、狩猎、农耕等为内容。融歌、舞、对白为一体。

“毛古斯”舞的程序分为“扫堂”(意为扫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后代平安)、“祭祖”、“祭五谷神”、“示雄”(表现家族的生存和繁衍)、“祈求万事如意”等几个大段落,每个段落中细节繁多,如祈求万事如意的表演中,有打露水、修山、打铁、犁田、广播种、收获、打粑粑、迎新娘等等。表演大多与摆手舞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该舞蹈最突出的特色表演者身穿草衣树皮,古朴大方,极具原始风情。

“毛古斯”的唱腔以对白为主体,方式灵活多样,观众也可答话插白表演,对话时要求变腔变调,使观者辨认不出表演者的真实身份。

“毛古斯”舞动作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

黔山巴虎: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