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银线绣得山花怒放
挑花、刺绣是土家族工艺中的两朵奇葩,取红、黑两色,是土家族人对巴人祖先的崇拜,与巴人的早期历史有关。据《后汉书》记载,巴人最早有五姓,他们居住的洞穴不同,其中一姓住赤穴,其余四姓住黑穴。故土家族挑花、刺绣多取红、黑两色。
挑花、刺绣在土家族生活中运用较为广泛。挑花通常用于帐帘、窗帘、枕套、手绢、童帽、鞋垫、围腰、裤腰、裤脚、裤膝等;刺绣多用于帐帘、床单、带子、裙子、桌帕等。
土家族传统挑花多选用白色底布和黑线挑绣黑色花样,特点是黑白分明,图案简练明快,朴实典雅。那些黑白线条,或轻扬,似摇似曳;或绵延,如空山长藤;或劲拔,若竹枝迎风;或柔和,像彩蝶扬须。一幅优秀的挑花作品,可以把黑白线条的韵致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老鼠嫁女》、《春耕图》、《狩猎图》、《丰收季节》、《山寨春早》等。同类工艺还有《狩猎图》、《春耕图》、《山寨春早》、《丰收季节》等,反映了土家族的古风民情,让人体会到土家族妇女丰富的想象,表现细腻的艺术个性,展示了土家族民族艺术品朴实的美。
土家族的刺绣总的来说,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浮雕感,清新鲜明,朴实自然。刺绣的时候先将要绣的图样画在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底布上,也有直接画在布上的,然后用各种花色丝线刺绣。绣好后,底布被丝线盖住,现出立体感。绣枕套、童帽、花鞋、背裙、围腰等需先裱糊纸或用布作衬,以使底布平整,绣起来才得心应手。刺绣最讲究的是构图配色,或鲜艳、或淡雅,均以大自然为蓝本。聪明伶俐的土家族姑娘,长期住在山区,对花草鱼虫习以为常,她们对大自然观察细致,体验丰富,感受很深,刺绣起来往往胸有成竹,绣出来的作品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裤脚上的刺绣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