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万三美食传平越
所属图书:《溯说沈万三》 出版日期:2015-06-01 文章字数:2046字

万三美食传平越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饥肠辘辘的沈万三从睡梦中醒来。师父张三丰外出云游去了,望着窗外飘飞的细雨,沈万三倍感清冷和孤独。随师父从云南来平越(今福泉市),在福泉山高真观居住下来已经好几天了。原想每日粗茶淡饭、清静悟道的世外生活会把沉结在心中的伤痛忘掉,可这无边的雨又勾起了心中的痛苦。曾经富可敌国,笙歌燕舞的辉煌日子已成记忆,自己能保住一条命已是不幸中的万幸。流放云贵这些年,为各路土司出谋划策、经营打理生意,日子倒也快乐无忧,谁知师父带来了沈氏被朝廷“清洗”的消息,儿孙们至今吉凶未卜,下落不明。抚今追昔,晚景凄凉,世事难料,人生无常啊。前半世以酒交友,后半生以酒浇愁。他伸手去取桌上的葫芦,摇了摇,已经空了。窗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得上街买酒了。要不,漫漫长夜,何处梦乡?想到此,沈万三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拄着竹杖,出山门往街市而去。

福泉山本就在城边,距街市不远,沈万三行不多时来到十字街口。由于兵燹,城里有些荒凉,放眼望去,不足一里的街道,茅草房夹杂其间,散落着两三家酒馆。东瞧西看,沈万三不知哪家酒好,哪家菜香,一时犹豫起来。

“老人家,快进来坐,外面冷,小心着凉。”正当沈万三犹豫不定时,一个年轻白净,乖巧聪明,约十八九岁后生跑出店门,将他扶进店里,为他摘下斗笠,解下蓑衣,招呼他在一张四方桌前坐下,转身倒了一杯热茶上来。沈万三内心一阵温暖。他打量店内,低矮的茅屋下,长方形厅堂的陈设十分简陋,卫生倒还整洁。柜台后长条桌上摆放着两大坛酒。见到酒,沈万三难抑兴奋。看见小伙计倒的是一杯苦丁茶上来,忙说:“我不喝茶,我要喝酒。”

“老人家,不急,先喝杯茶暖和,我们店中有上好的高粱酒,要多少我马上给你打来。”小伙计听懂了沈万三夹杂着云贵口音的江南话。见语言互通,沈万三于是吩咐小伙计:“先打一碗酒上来,顺便来两个下酒菜。”

“老人家,点哪样菜下酒?”

他本想说来个万三肘子,这是他的最爱,这道菜已经深深刻在他的大脑里,很久没享受这道菜了。突然他意识到,自己是避祸之人,话到嘴边就咽下去了。“来盘卤肉吧。”他把那个犯讳的“猪”字回避了。因皇帝姓朱,遇“猪”字都得避讳。杀猪叫杀红,猪肉不能说猪肉,简称肉,猪肚得说肚子,猪肝得说肝子,猪大肠也不能说成猪大肠,得说肥肠。

“没有卤肉啊,我们只有辣椒炒肉。”小伙计一脸的迷惑。“那就来份油炸花生米,炒盘肉吧。”沈万三想不到平越城居然落后成这个样子,难怪酒馆生意如此冷清。其实,他也清楚,云贵这方土地从元蒙天下变成朱家天下也才短短十多年,封闭的苗疆才刚刚有汉人迁入,一个小城怎可能有江南的菜肴。

小伙计提了酒葫芦进后堂去了,约半个时辰,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糟辣椒炒肉和一碗香气扑鼻的酒端上桌来,沈万三已经等不及,端起碗抿了一口,那酒纯和舒爽,沁人心脾,接着一口去了半碗。一盘菜没吃完,一碗酒就见底了。周身发热、兴致很高的沈万三顾忌全消,对小伙计喊道:“把你店主人叫来”。小伙计以为这老头有什么不满,忙上前赔不是:“老人家,店主人不在,有何吩咐请与我说。”“不行,我要跟你主人说”。小伙计有些为难,犹豫了一会,只得上前施礼,如实说道,我们是逃难之人,来此时间不长,家父到安顺查访爷爷下落未回,小店就我一人留守。我们在这里临时赁屋煮酒卖酒安身,主要是查访我爷爷下落。沈万三好生奇怪,叹气说道:“这么好的酒,怎么没有好菜,可惜了,要是有个万三肘子、卤味拼盘、生爆肚尖,那就好了。”听到老人报的都是周庄菜名,小伙计吃惊地盯着沈万三看。也用江南话说道:老人家,这好酒是用我祖爷爷万三公的配方,取福泉龙井湾的水酿造出来的高粱酒。至于好菜,我家原本有专门的厨师,酒楼不计其数,特别是万三肘子是我爷爷自创的名菜,只是自他老人家流放云南后,我们家道中落,后又遭不幸,我们不会做了。沈万三听罢,惊奇地看着这个后生,急切问道:你爷爷叫什么名字?沈茂是你哪个?小伙子说,我爷爷叫沈富,字仲荣,沈茂是我父亲,我是沈栋颙啊。

原来这后生是自己的孙子。二十来年没见面,孙子都这么大了,异地相逢,沈万三顿时老泪纵横。沈栋颙上前抱住沈万三,祖孙二人抱头痛哭。哭毕,沈栋颙才将如何逃难,如何受父亲沈茂安排,前来平越查访爷爷下落的经过一一道来。第二天,沈万三将深刻脑海中的菜谱及做法一一抄给孙子,经过反复实践和品尝,一些名菜得以复原,大受欢迎。一个月不到,远近闻名,客人纷至沓来,生意十分火爆。沈万三便资助沈栋颙在苍坡街新建了一座酒馆,取名“喜相逢”。沈栋颙也不保守,将爷爷沈万三相传的各种菜肴做法一一教给所有来拜师学艺的人,于是万山肘子、生爆肚尖、卤味拼盘等菜很快在福泉、瓮安、贵定等地传承普及下来。后来,由于沈家名声越来越大,为避灾祸,发了大财的沈栋颙在沈万三逝去后,北上遵义定居了下来。

几百年过去了,沈万三在福泉流下的一些卤菜、蒸菜、汤菜依然经久不衰,特别是那道蹄髈,无论城里乡下人家,但凡红白喜事,酒席上都缺少不了,色、香、味与周庄万三肘子不相上下呢。

溯说沈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