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禅背后的故事
在福泉道坪镇谷龙一带,流行一句口头禅:“万三不行,就怎样怎样”的意思是“实在不行就怎么怎么样”。为什么这一带的人喜欢说“万三不行”,而不说“实在不行”“万一不行”呢?这其中关涉着一个典故,说起来,这个典故还与江南首富沈万三有关呢。
明洪武年间,平越(今福泉市)来了一个“外地人”,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长须飘髯,不论严寒酷暑,一身道袍,经常跟张三丰道长一起,云游各地,扶危济困,打抱不平,行善助人,几乎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谷龙街上有个财主周四,经常欺压穷苦百姓。一天,他带着几个家仆来到佃户潘兴文家。这个潘兴文租了周四几块地耕种,租金为五斗二升谷子,没想当年收成不好,潘兴文无法交起租子。周四早就想要潘兴文14岁的漂亮女儿当贴身丫鬟,潘兴文知道周四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所以一直不答应。现在见潘兴文交不起租子,周四就想以此为由逼潘兴文就范。
周四见潘兴文既不交租,也不答应把女儿送来当丫鬟,恼羞成怒,命令家仆鞭打潘兴文。正在家仆们刚对潘兴文动手,就有人喝道:“住手,不准打人!”周四寻声望去,见是两个相貌不凡的老道长在喝止他们,周四的张狂劲虽有所收敛,但仍不客气地说:“修道之人,不好好修炼,怎来此多管闲事?”“有理讲理,为何要行凶打人,这闲事我们得管。”周四见老道们并不惧怕,且没丝毫退让,就换了语气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他欠了我的租子,你们既然要管闲事,现在就替他把差我的租子还了。”周四暗想这两位道长人生地不熟,一时也无准备,现在肯定是没办法帮潘兴文还上欠账的。还不上,看他们还怎么多管闲事?这时只听那个外形邋遢,须如钢刷的道长发话道:“万三,看你的了。”“万三不行,还请师父相助。”那长须飘髯的老道一边回话,一边轻轻从袖中取出一个瓦盆,进到潘家房内,不一会,就开门叫周四带人进屋去取粮。周四半信半疑,跟着众人进屋一看,只见屋内堆放着一堆金灿灿的稻谷。无奈的周四只好叫家仆背上潘兴文归还的谷子,灰溜溜地离开了潘兴文家。
潘兴文家屋子里的那堆稻谷,除归还周四的欠租外,还剩余很多。潘兴文万分感激两位道长,待想要对他们说声谢谢,并询问这里稻谷是从哪里来的时,两位道长却不见了。有了这些稻谷,潘兴文家慢慢就过上了好日子。道长施法,变出稻谷还租子一事,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在平越大地上传开了。有人说那两位道长,一位是邋遢仙人张三丰,一位是他的弟子沈万三。潘兴文家的稻谷,就是沈万三用聚宝盆变来的,还有的说是张三丰施法,助沈万三从周财主家弄来的。故事越传越广,越传越神,久而久之,“万三不行”这句原话就走了样,成了当地人的口头禅。意为“万三”都办不到的事情,就实在是没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