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泡椒留住“财神爷”
所属图书:《溯说沈万三》 出版日期:2015-06-01 文章字数:984字

泡椒留住“财神爷”

传说,在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一天傍晚,雷鸣电闪,风雨交加。在平越卫(今福泉市)城福泉山脚下汪氏客栈门前,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被称为“财神爷”的江南首富沈万三。据说沈万三是在捐资修建了一半南京城后,提出犒赏三军而遭朱元璋忌恨被流放云南,是师父张三丰找到他,约他来福泉山修道避难的。沈万三今天刚来平越,就遇上大雨,因天色已晚,加上长途跋涉,路途艰辛,此时已经精疲力竭、饥寒交迫。热情好客的汪氏祖爷爷看到他戴着斗笠,虽然全身已经湿透,但看上去仍不乏器宇轩昂,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显得非常有精神,看不出一点被贬流放他乡的委屈之感。

贵州省级风景名胜区——洒金谷

看到汪氏祖爷爷从客栈里走出来,沈先生立即上前问道:“老板,能在宝地借宿一晚吗?”汪氏祖爷爷立即迎上前去,嘴里应道:“不知哪方贵客,怕小店容纳不下呢。快请进,快请进。”边说边将沈先生迎进堂屋,并立即为他找来干净衣服换上。随后为他送上热茶,备上热饭,温了一碗酒,还端来一盘红红的泡椒。沈先生看着眼前这熟悉的辣椒,往事历历在目,这辣椒就是当年从事海外贸易时,因好奇才从国外引进的啊。顿时百感交集,忍不住夹一只泡椒放到嘴里,细细品味,感到它辣而不严,香而不腻,脆而不滑,于是眼前一亮,连续吃了好几只,顿感全身暖和,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当得知这是汪氏独创的泡椒时,沈先生接着又吃了几只。饭后,他细细询问汪氏泡椒的制作工艺和在当地的口碑情况,汪氏祖爷爷毫无保留地向他作了介绍。沈先生静静地聆听着,并时不时插话,提出了一些中肯的见解,汪氏祖爷爷牢牢记在心里。

沈先生很健谈,汪氏祖爷爷似乎也遇到了知音,不知不觉二人就谈了很久。从泡椒的口味到制作工艺,从当地的特产到经商,从当地的风土人情到街谈巷议,从福泉山谈到张三丰修道……沈先生很受启示,没有一点倦意。他想,这样好的地方,这样好的特产,这样好客耿直的平越人,难怪师父张三丰喜欢这里,要带自己来此安身修道。自此,沈先生就在福泉山上住了下来,悉心修道,广布善缘,有空便到汪家客栈串门交谈,生活中始终保持每餐一盘汪氏泡椒,直到88岁自然仙去,被安葬在福泉山下。

“泡椒留住‘财神爷’”这个动人的故事从此在福泉流传至今。汪氏泡椒经过沈先生的点拨,又经汪氏几代人600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如今已享誉福泉,享誉贵州,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菜、长寿菜。

溯说沈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