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福泉和沈万三后裔携手修建沈万三陵园
所属图书:《溯说沈万三》 出版日期:2015-06-01 文章字数:1333字

福泉和沈万三后裔携手修建沈万三陵园

620年前,明代“中华商圣”、“江南首富”沈万三被明太祖朱元璋发配西南滇边陲充军,客死他乡,其最初葬地一直是历史悬案。后来,沈氏后裔根据相关史料,辗转苏、滇、黔等地寻找,最终确定贵州福泉市福泉山一墓穴是沈万三的归宿地。目前,福泉市和沈万三后裔携手修建沈万三陵园,打造商业文化旅游教育基地。

“中华商圣”沈万三魂归福泉

《明史》记载:沈万三被发配至“滇”。正是这个“滇”字,误导了许多历史学者,总认为沈万三只去了云南。

近5年来,黔苏两地媒体携手辗转江苏、云南,最后在贵州安顺天龙发现线索。天龙屯堡沈氏族谱记载:“沈万三,名富,字仲荣。元代随父由湖州南浔迁苏州周庄东菜村,后迁南京,同会馆是其故宅。从农耕植,从工办作场和内外贸易而致富江南。明洪武初,因富获罪奉旨戍滇黔,八十八卒,葬贵州平越福泉山。”平越,即今福泉市。

进一步考证发现,明洪武六年至二十六年间(1373~1393年),沈万三主要生活在滇黔一带,其中在黔生活了十五六年。目前,沈万三直系后裔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安顺市、毕节市、遵义市、惠水县及贵阳市。

2012年11月14日,南京考古专家组团赴福泉考证“沈万三墓”的真伪。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祁海宁仔细查看了墓穴后认为,此墓的选址方式和南京的墓穴选址方式非常相近,建造方式也相似。同时,这个墓穴与历史记载沈万三墓穴的线索并不矛盾。

福泉市福泉山

在墓穴现场,祁海宁还发现了直径达10多米的墓墙残形,并分析认为墓墙的胶合剂是糯米、石灰等,与同时期南京建筑的胶合剂一致,且石砖雕刻精细,显示主人的身份特殊。专家均认为,与史料记载吻合度十分高,不排除为沈万三墓的可能。

那么,当年沈万三又是如何隐居福泉山的呢?

2013年8月28日,福泉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王永明告诉记者,史料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为避朱元璋诏求,武当道派创始人张三丰云游滇、黔、川等地,曾在云南遇到被朱元璋流放的弟子沈万三。张三丰携弟子沈万三到平越(今福泉市)福泉山修道,1393年仙逝后安葬于福泉山。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其五世孙沈廷礼(又名沈安)率子沈博及女沈琼莲,将沈万三遗骨从福泉山迁葬江苏周庄银子浜,名水底墓。

修建“中华商圣”沈万三陵园

福泉山沈万三墓

2013年8月16日,贵州省福泉市政协举办了首届沈万三精神研讨座谈会。政协黔南州委员会副调研员韦毓璋建议,举办全国全省性的沈万三精神论坛,编排反映沈万三精神的大戏,收集沈万三精神的歌谣、故事,编辑沈万三在福泉的乡土教材,扩大沈万三精神影响力。

目前,福泉市正在依托古城垣、葛镜桥、福泉山、沈万三墓、洒金谷、蛤蚌河、竹王城等历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加快恢复古城墙和古建筑,挖掘福泉独特的古城文化、三丰文化、沈万三文化、道教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考古研究、体验道家文化等为一体的古城文化园。已完成《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性规划》,并列为全省“100个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点之一。

贵州省福泉市政协主席黄建菊介绍,贵州省福泉市政协与江苏沈万三研究专家联系携手,以社会筹资等方式,在福泉山当年沈万三墓穴处规划修建“中华商圣沈万三陵园”,该工程预算投资近80万元,于2013年8月初启动,10月中旬完工。

溯说沈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