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沈万三与陆坪二郎神歌会
所属图书:《溯说沈万三》 出版日期:2015-06-01 文章字数:1378字

沈万三与陆坪二郎神歌会

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帮朱元璋构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因出资犒劳部队,遭朱元璋流放云南。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沈万三在云南见到邋遢道人张三丰,与其甚是投缘,于是跟着张三丰到福泉山来修道。

次年六月,天气十分炎热,白天骄阳似火,热浪袭人。一日,三丰真人云游外地,万三独自一人在观中修道。虽说福泉山林木葱郁,山形奇绝,气灵境幽,可万三还是觉得酷暑难耐。为了寻找避暑的地方,万三决定寻着三丰的足迹云游天下。

一日,沈万三云游来到福泉陆坪这个地方,只见这里山奇水秀,景色宜人。位于浪波河的朝阳洞,洞内石林丛丛,人形兽状,浑然天成;岩溶钟乳,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岩溶滴水浸润其间,苔藓青茂;间或有小瀑布从天而降,如绢绢银线洒落人间,别具一格。此处的董炳天生桥两端与山头相连,系天然形成的溶洞桥。桥高百余米,桥孔有二。一孔高悬如弓,洞口飞瀑如练;一孔俯卧涧底,伏流涌激。小岩村寨坐落于此,三面千仞绝壁,形如凤凰展翅,又似柯帆奔江;树木掩映,翠竹生风;青烟翠霭,隐秀藏奇,宛如世外桃源。所到之处,随时可见男女歌手田间地头纵情歌唱。

“6.24”二郎神歌会

游完小岩,夕阳已开始亲吻远处的山峰。沈万三来到村寨歇脚。这儿本就人迹罕至,突然有人造访,且还是一位仙风道骨的道人,妇孺远远驻足观望。一个须髯斑白的苗家老翁走向前来,双手作揖,问道:请问道长从何而来?沈万三曰:我在福泉山高真观跟着仙师修行。天气酷热,听闻陆坪山奇水秀,四季如春,因而慕名前来。老翁道:天色已晚,想必道长已经饿了,如不嫌弃粗茶淡饭,就随我前往寒舍。万三正好饥肠辘辘,见老翁言辞恳切,于是跟随前往。当地民风淳朴,一家的客人,就是全寨的客人。每每有客,热情好客的苗家人必会杀鸡宰鸭,倾其所有盛情款待。如今来客是道人,就不再杀鸡宰鸭,现磨的水豆腐就必不可少了。姑娘小伙子们还唱起了动听的苗歌,跳起了欢快的板凳舞。宾主甚欢,载歌载舞直至深夜。

虽已夜深人静,但沈万三毫无睡意。披衣下床,移步院中,清风徐来,明月皎皎,蝉鸣蛙叫。此地既能避暑,又可怡情,万山暗忖不虚此行。可是如此绝佳的旅游境地,游人却屈指可数,不由得摇头叹息:这般人间仙境,无人问津甚是可惜。回想白天林间地头对歌的一对对青年男女,再想到每到二郎神的诞辰,许多地方都要举办庙会为二郎神祝寿,祈求真君庇佑一方平安。沈万三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第二天天刚拂晓,沈万三辞别盛情挽留的主人,马不停蹄找到当地管事,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管事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并紧锣密鼓开始筹备。经过一周的忙碌,二郎歌会于6月24二郎神诞辰在陆坪正式开幕。这天,男女老少纷至沓来。首先祭神求雨,求二郎神庇佑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老百姓则是祈子求福免灾。祭祀,求雨活动结束,群众就自发组织起来唱山歌。经过精心打扮,身着节日盛装,打着心爱花伞的对对男女青年聚在河边草地上,通过对歌叙述自己的身世,抒发自己的情感,倾吐互相爱慕的情思,表达缔结伴侣的誓言,用山歌的形式一诉衷情。

这个由沈万三促成的歌会,起初仅只是一天时间,开展的活动也仅仅是祭神和对歌。随着参与度的提高,时间延长为三天,且增设了许多游戏项目,让大家从对歌中找到了欢乐,商家也从歌会中找到了商机。二郎神歌会的举办打开了陆坪与外界沟通的通道,让更多的人走近了陆坪,认识了陆坪,让陆坪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溯说沈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