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当来下生净土
一、前言
像梵净山这样的环境在现代社会是很稀少的。观看现代社会环保意识的抬头,乃源自于地球已经被“文明”的科技所破坏,人类对物质的享用欲望不断的扩张,造成地球自然资源的拮据,而地球因此产生失衡的现象,整个地球出现气温大变化的失衡,臭氧层的破洞,造成温度上升,冰山的溶化,水位上升,这些都危及到人们的生存。我们处在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五浊恶世,因为生此世界的众生根性劣根贪嗔痴重,正报的不庄严导致我们所处的世间依报也不庄严,地球正处在成住坏空之坏的境界,我们都向往极乐世界的存在,当来下生弥勒佛,因其因地的修持与愿力,其世界的圆满,梵净山已成为贵州佛教第一大名山,著名的弥勒道场,在西南佛教里产生着影响。 [1] 以下我们从经典中探讨弥勒佛将来的世界与现在世界的差异。
二、现代的社会
现代社会分成两个部分来谈,第一个部分是不断讨论的全球暖化造成气候变化的现象,主要来自于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碳的增加原因来自于人为因素,即是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电器用品、交通工具与实用产品的运送制造所造成的。其祸害是极端的气候,例如洪水、旱灾、热浪、飓风、龙卷风等,当然还造成农作物的产量低、物种消失以及疾病肆虐等问题。 [2] 在未来20~30年,将上升两度的气温会对北极冰川和珊瑚礁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3] 再看最常讨论的暖化冰融问题:美国航天总署(NASA)科学家指出,南极西部的6条冰河已无法避免终将因全球暖化而融化,主要的融化会发生在未来200年,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2公尺;另一份发表于《科学》期刊、由美国华盛顿大学进行的研究则指出,史威兹冰河崩塌过程将历时200年到1000年;光是史威兹冰河的融化消失,就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多达60公分,但这条冰河也可能成为整块冰层崩塌的关键,整块冰层一旦融化,足以让海平面上升3-4公尺。 [4]
佛教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苦与乐都是有因有果,也都是各人自己所造,而当大家汇集同构型的烦恼时,就成为共业,地球的毁坏,就是所有人类共起三毒烦恼所成。娑婆众生念念颠倒,所感召的依报与正报皆秽,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是五浊恶世,在此恶世中有三苦与八苦,乃至种种无量业感之苦。经典中说:“正报依报无分自他。乃至凡圣因果等。一切皆如。是也。世界地平者。外由内感。物随心变也。” [5] 正报能感依报,依报随正报而转。正报是四生六道众生,也是因缘中的主因,环境(地球)是依报,因此人若发善心念,地球就会变得更好,人心若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起恶念、奸诈、杀盗淫妄等,地球便会随之变得恶劣、坎坷、悬崖峭壁,地震、台风、灾变都会现前,这与人心有直接不可分离的关系。
在因果法则中,所谓心净国土净,以上谈论到现在所处的国土情况,到底跟人的心理状态是否有关,经典中提到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间,人民互相争夺残害,业力所感生于五浊恶世中。
名五浊恶世,众生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知道法,互相恼害,近刀兵劫;深着五欲,嫉妒谄佞,曲浊邪伪,无怜悯心,更相杀害,食肉饮血;不敬师长,不识善友,不知报恩;生五浊世,不知惭愧;昼夜六时相续作恶,不知厌足,纯造不善,五逆恶聚,鱼鳞相次;求不知厌,九亲诸族不能相济。 [6]
我们所处的世间正是五浊恶世,社会也正在上演着种种的案件,例如台湾这段时间发生二十岁的大学生在捷运砍杀人的事件。捷运是台湾都会的主要交通工具,很多人在捷运可以滑手机、打瞌睡、阅读书报、聊天甚至补妆等,这些类型都表示台湾人民对于治安安定的安全感,但却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郑某挑选的是行驶最长的路程,从第一个车厢往最后一个车厢一路砍,造成四死二十三伤。 [7] 在事件发生过后,许多人不敢搭捷运,甚至随身携带长柄伞以取得安心,恐怖与惧怕的气氛一直萦绕着出事的捷运站。对出事的捷运,台湾各宗教团体立即发起宗教仪式,将车厢净化抚慰人心,令社会再回到安定的情况。这是一个案例,印证经典说五浊众生互相恼害近刀兵劫。其他如贪污事件,都是出于人的贪欲心,生活已经很好却还要更多。这些病态的人心,造成整个环境的变坏,因此要改变社会首要从净化人心开始。以下我们相对应于释迦佛的世界,再看弥勒佛国的净土。
三、弥勒佛国世界
人都希望能生在极乐世界,弥勒佛的未来是极乐世界吗?生命生存所需的物资都从地而生,地能生万物,弥勒将来的佛国土宽广,土地丰沃。“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翅头。东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 [8] 目前地球已经败坏,所以暖化将会淹没地球大多数的土地,我们比对弥勒将来的佛国国土情形。
相较于败坏的国土淹没土地,此国土的富饶首先土地增多,山河石壁会消灭成为平原,平原大多是人聚集的地方,成为集中地或种植的要地,因此平原多的国家,天然的物资就富饶。弥勒经中继续说明广大平原并非旱地,是含藏丰富资源之地。“尔时阎浮地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裹。极为香美食无患苦。” [11] 现在人的生活提倡有机物,乃因为土地经过长期的种植,化学肥料、农药等,造成土地的贫瘠,让种植的食物味道无法香美,因此提倡有机种植。有机农业是一种较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并能提供消费者健康与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 [12]
除此之外,从经典中可看出其气候,风调雨顺,风和日丽,因此人在好的环境中自然健康无有疾病。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获“中国十大避暑名山”的美誉,此乃有福之果报。
有福者在心理上知足,在物质上会有实质的果报,经典也具体地说付出的少收获的多的福德感报:
弥勒佛国的富饶条件乃因众生种植好因所感知果报,当然也是弥勒佛的愿力与果报所成就,从弥勒佛国人民的习气来探看其因果。
其国众生皆能同心同意,相处能和颜悦色,佛陀成立僧团乃是世间的典范,成为典范的条件就是团体中的僧侣能行六和敬,“六和敬者。同止安乐不恼行也。起行不乖名之为和。以行和故情相亲重。目之为敬。” [15] 因众生能行和敬,因此:
人能互相敬爱,言语和顺,无论在家或出门不需要关门,不担心有外来的盗贼,这是社会和谐给予人们安全感的结果,这些都是果报的呈现。其原因乃因为其国人们都能行不杀生,并且以慈心带给别人快乐,所以每个人的面貌安详恬静。再看看其国人民见到珠宝的情况,“金银珍宝车璩马瑙真珠虎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是时人民手执此宝自相谓言。昔者之人由此宝故更相伤害。系闭在狱受无数苦恼。如今此宝与瓦石同流无人守护。” [18] 没有强夺也没有占为己有的私心,并且持有正见,认为这是造成苦恼的原因。端看现今的社会,大企业家往生总会有其后代争夺财产的新闻,可见要满足众生的不是物质的多寡,而是贪欲心,佛陀不断的教化告诫,苦恼来自于对五欲的贪染,并非物质本身的足够与否。
经典说得清楚,必须要能离欲才能离苦,然弥勒佛国是因为弥勒佛国的众生,都因为行弥勒教化的慈心因,所以得生于弥勒佛国的果报,此国是祥和安乐之极乐世界。住在贵州崇山峻岭的禅师,过着极普通的平常生活,他们没有世俗那种熏心的欲望,只想过一种平静的生活。 [20] 这样的生活修行相应着弥勒世界的知足之道,同时也凸显出平常心。
弥勒佛国土既然已经如此圆满,又为何需要有佛的出世与教化?乃因为三界中的有情无法脱离流转的主因乃生老死的轮回,“人寿八万四千岁,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隐快乐;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饮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21] 其国众生虽然生来有福报,能寿长至八万四千岁,但无法脱离老病死的因,即使是即将往生的人,都能自然自知时至,并到森林于树下坐,而得生于天上或他方诸佛国土,如经典说:
因此弥勒佛国的众生,在弥勒佛下生之时三转法轮,共有282亿人证果,其他人则可以往生其他佛国,如果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则必需透过九品修行的过程,慢慢一阶一阶的成就。
四、结论
本文透过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透显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五浊恶世,并举出弥勒佛当来下生成佛的世界,从环境与人际关系,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的愿力不可思议,即使为渡化的众生,也都为其种下受弥勒佛教化的因缘,“释迦牟尼佛出五浊世,种种呵责为汝说法,无奈汝何,教殖来缘。今得见我,我今摄受是诸人等。” [23] 当来下生的弥勒佛国是我们所向往的世界,佛教讲因果,要得其果必植其因,而弥勒佛的佛国众生都有福报,依据经典“福德之人充满其中,以福德人故,丰乐安隐。” [24] 所以我们必须先培养福德的因,其因主要来自慈心不杀,再参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当修三种福业,以累积福德。“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25] 净梵山的生态与文人,透出弥勒佛国土与人文素质的高,要减缓地球的败坏,要社会和谐,我们应该将净梵山的生态人文广传,让更多的人到此熏陶,能持戒广修慈悲之行,必能净化与改变环境。
[1] 黄夏年,《黔贵佛教僧人与生态——兼谈梵净山的魂与脉》,《铜仁学院学报》,第16卷第3期,2014年5月。
[2] 全球暖化,2014.05.30,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8%E7%90%83%E5%8F%98%E6%9A%96。
[3] 《联合国:全球将面临气候变化的巨大冲击》,2014.05.30,BBC中文网,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4/03/140331_climate_change_un.shtml。
[4] NASA:南极冰层终将融化 海平面上升近4公尺,2014.6.8,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40992/。
[5] 京都沙门交光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卷5,《大正藏》第12册,第341页上。
[6]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32页中。
[7] 台北捷运随机杀人凶手“从小即想做大事?”2014.05.21,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05/140521_tw_metrokilling_byjames.shtml。
[8] 西晋·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1页上。
[9] 西晋·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1页上。
[10]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3页下。
[11] 西晋·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1页中。
[12] 有机农业全球信息网,103.06.02,网址http://info.organic.org.tw/supergood/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981。
[13]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9页下。
[14] 西晋·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1页中。
[15] 远法师撰:《大乘义章》卷12,《大正藏》第44册,第712页下。
[16]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4页上。
[17]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9页中-下。
[18] 西晋·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1页中。
[19] 天亲造,真谛译:《遗教经论》卷1,《大正藏》第26册,第427页下-288页上。
[20] 黄夏年:《黔贵佛教僧人与生态——兼谈梵净山的魂与脉》,《铜仁学院学报》,第16卷第3期,2014.05。
[21]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3页下。
[22]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9页中。
[23]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31页下-432页上。
[24]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卷1,《大正藏》第14册,第423页下。
[25] 宋·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大正藏》第12册,第341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