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在“2013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摘录
所属图书:《铜仁生态美 梵净天下灵》 出版日期:2015-06-01 文章字数:969字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在“2013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摘录

我是初来梵净山,其实一直有机会来的,但由于因缘未到,一直未能如愿,今天因缘汇集了,于是我来到了梵净山。我之所以来梵净山,首先是“梵净”二字。自宋代以来,我们的先人前辈们,把它命名为梵净山,自有它的道理,这说明这里是人间仙土,同时又是弥勒菩萨道场,弥勒佛之所以受人崇拜自有它的因缘。

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到最后相融,构成了东方的文明和最耀眼的文化。相融自有它的因缘,儒道佛关心现世,它们都对生命有特别突出的尊重。我对天人的关系有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看法,儒道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相克,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基础。当前,文明遭遇了空前的生态危机,它从两河文明、古埃及等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产生的严重后果,总结得出不爱大自然、不畏大自然,就会遭受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不可能去追究历史的责任,但是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给我们照世。归结起来,不管是古巴比伦,还是古罗马帝国,以及我们今天,根本原因是在于人心。这里想到了佛家有些道理可以净化心灵,可以参照佛家的渡人、渡世、渡一切佛陀的精神,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现在面临的城市化、工业化的威胁,从佛陀悟道、传教到中土都是在名山,即自然优美的环境、地方发展的,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寺庙越来越少,城市中我们也被裹挟着、在市场经济当中被影响着,在梵贝梵音传播时,外界的各种扰因也在挤压着这份净土。如何在这些秽土中把我们的寺庙建成净土,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曾用香火钱、门票来恢复我们的寺庙,现在我们发展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们该如何进一步建设寺庙呢?我去过很多国家,到这些国家我都去教堂和寺庙,这里面有很多教堂都是免费开放的,除了巴黎圣母院。

中华民族历来都很尊重各种信仰,在解决世界性生态危机时,我想可以以佛理为基,以现实为地,来解决许多问题。我们不能再以GDP来衡量各种价值问题。我们可用以下四个价值来衡量考评:一是人生的价值,也就是你追求什么,哪个崇高,哪个卑劣;二是社会的价值,也就是社会的推动者,或是阻挠者,或是只享受不反馈;三是自然和道德的价值;四是审美价值。这四点与经济价值以GDP来衡量的结合,形成中国特色个人社会进步价值评价指数,这就是东方的智慧。如果这种观点能占一席之地,那么世界的危机就不难解决了。

铜仁生态美 梵净天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