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教录》选读
编者按:母教谆谆,缔造伟人;巨儒大孝,倍感母恩。郑母过世后,其子郑珍在墓旁结庐守孝。期间,回忆母亲生前教育言行,整理成《母教录》一册,成为难得的母教德育典范。今录部分内容及作者自序,以供选学。本稿根据遵义市红花岗区地方志办公室出版稿本摘录,其注解、译文和点评略有改动,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自序
第一则
【点评】“一失足成千古恨”,为父母者切不可纵惯孩子,认为偶尔做一次坏事无关紧要。其实,做坏事就如吸毒,一旦开了头,要戒掉就很难了。
第四则
【点评】书要读,但不能光读书,还要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学会必要的生产技能,关键的时候,能养活自己和家人。
第十二则
【点评】尊老爱幼,家和万事兴。凡事要从好的方面想,多为他人着想,就能搞好各种关系了。
第十四则
【点评】家庭开支会安排,再穷也过得有滋有味;不会安排,再富也过不好,关键时刻还很丢人。
第十七则
【点评】古语说:“在家批蓑衣,留件出门衣。”衣着得体,既是自己的面子,又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第二十四则
【点评】天道酬勤,勤劳果实丰。
第二十七则
【点评】母亲舍耳环为儿子换书,却无怨无悔,反而很幽默地开怀一笑,足见品行之高。
第三十四则
【点评】理想再伟大、再完美,也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脱离现实夸夸其谈,等于做梦。
第三十五则
【点评】助人于危难之中,方见其真情。
第四十三则
【点评】智力投资,惠及数代;吃的再好,终究入厕;读书不必面面俱到,但有收获就行。
第四十四则
【点评】诱导孩子自己用功,是一种良好方法;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家长要多学习。
第四十七则
[点评]钱财往来要清楚,但也不要斤斤计较,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度”才能保持和睦。
第四十八则
[点评]扶弱济贫,积善积德。
第五十二则
[点评]珍惜生命,不忘苦难,孝敬老人。
第五十九则
[点评]万万不可借酒装疯。
第六十则
[点评]人总应善意对人,我为人好,人为我好。
[1] 曰(yuē):说。
[2] 尽:完全。
[3] 惟:同“唯”。不惟,不仅。
[4] 若:如果。便:就。如此也不妨:这样也没有什么损害。
[5] 妨(fáng):损害。
[6] 直:径直,简直。
[7] 不孝不弟:不孝敬父母,不顺从兄长。孝:指对父母、祖先尽孝道。弟:同“悌”,指顺从兄长。不仁不义:不讲仁,不讲义。仁:古代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亲、爱人。义:公正、合理而应该做的事。
[8] 缘故:原因。
[9] 竟(jìng):完全。合该:应该。底:的。
[10] 故:所以。宁:宁可。著:同“着”。语云:俗话说。为善:做好事。者:的人。未:没有。
[11] 尝:曾经。
[12] 本分事:自身应做的事。
[13] 先大人:已去世的父亲。课生徒:教学生。
[14] 即:就。
[15] 置:放。
[16] 赢(yíng):盈利。
[17] 谚(yàn):谚语。
[18] 顽惰:贪玩好耍。顽:同“玩”。
[19] 解:懂。
[20] 落泊:穷困失意。
[21] 妯娌(zhóu lǐ):兄弟之妻的合称。
[22] 舅姑:公婆。
[23] 和睦(mù):关系好。
[24] 痿(wěi)废:因精神或身体上有缺陷而失去劳动力。
[25] 俭:节约。
[26] 底:的。
[27] 谨:小心。
[28] 践:践踏。
[29] 馆谷:教学馆所得的谷子。
[30] 楂:即山楂,水果名。
[31] 匮(kuì):缺乏,不足。
[32] 吝(lìn):舍不得。
[33] 祭祀(jì sì):旧指祀神、供祖。
[34] 辱:同“耨”(nòu),除草。
[35] 布素:朴素的布料。褴褛(lán lǚ):形容衣服破烂。
[36] 何若:何必这样。饰(shì):装饰。
[37] 初移来:刚迁居来。
[38] 窠(kē):窝。
[39] 焉:哪里。壅(yōng):用泥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部。
[40] 壬辰:即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郑珍27岁。
[41] 书贩(fàn):卖书的人。
[42] 《礼》书: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即《周礼》、《仪礼》、《礼记》。
[43] 措(cuò):筹办。
[44] 尔时:那时。
[45] 但:只要。
[46] 珥(ěr):女子的珠宝耳饰。酬(chóu):偿还。
[47] 轰氏图:洛阳人聂崇义作。聂氏少举《三礼》图表。
[48] 青苗:苗族的一支,头饰以青色帕。
[49] 牛宫:牛圈。
[50] 侍父游齐: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郑珍随父郑文清去山东长山探望外祖父黎安理。齐:齐国,今山东。
[51] 敛:同“殓(liàn)”,给尸体穿衣下棺。
[52] 悯(mîn):怜恤。
[53] 甘旨:美好的食品。
[54] 溷(hūn)厕:厕所。
[55] 物事:此处指书。
[56] 一孙:不详何人。倍:同“背”。
[57] 渠(qú):他。
[58] 《大戴·保傅篇》:汉梁人戴德与侄同师后仓学《礼》。德称大戴,侄称小戴,德删《礼记》为八十五篇,称《大戴礼记》。
[59] 嗜(shì):十分喜欢。
[60] 卢辩:字景宣,范阳人,少好学,博通经籍,以《大戴礼》未有注,乃注之。
[61] 受:授,教也。
[62] 若干:多少。
[63] 俱:都要。
[64] 锱铢(zī zhū):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此处指极少的钱,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65] 故:原因。
[66] 乞(qǐ)儿:讨饭的人。
[67] 凌弱暴寡:欺凌寡弱之人。
[68] 乳(rǔ):喂奶。
[69] 大母:祖母。
[70] 乃:才。
[71] 举:生,此处指抚养。
[72] 宜人:七品官夫人,此指其母。
[73] 慎勿:千万不要。
[74] 风:同“疯”。
[75] 按遏(è):按捺抑制。
[76] 恕:饶恕原谅。
[77] 燕:同“宴”,酒席。
[78] 鞭挞(tà):用鞭子打。
[79] 诈(zhà):欺假。
[80] 灵蠢(chǔn):灵活愚笨。
[81] 喻:同“谕”,明白。
[82] 那:即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