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华
披星戴月做报纸
敏锐抢头条
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爆发,当时李跃华值晚班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突然他看见广东卫视播出飞机撞击美国世贸大楼的画面。新闻人的职业敏感顿时刺激了他的神经,他立刻电话通知印刷厂停印已经印刷的报纸,将已经回家的微机录入员请回微机室,重新安排9月12日报纸。同时,还安排印刷厂加印了3000份报纸。第二天早上6时,加印的报纸便送到凯里街头报亭,无偿向市民发放。当日在凯里街头,《黔东南日报》是市民最先看到报道“9·11”事件的报纸。
得失皆有感
2008年1月7日,李跃华86岁的父亲突遇车祸。1月12日是星期六,李跃华下夜班后,驱车200公里赶到天柱县医院陪同父亲呆了一个晚上。突遇大雪降临,李跃华毅然告别病床上的父亲,驾车就往凯里赶路。
回到凯里后,李跃华作为总编室主任更是身先士卒,战斗在夜班编辑一线。既要在白班统筹协调、策划组织抗击雪凝灾害的报道,又要在夜班一线编辑出版,经常是白班夜班连轴转。为了让前方记者辛苦采写的稿件能够及时见报,为了让州委、州政府的重大部署能及时传播出去,经常等稿直至天亮,最终圆满完成了抗灾救灾报道任务。
这二十年,他从未休过一次国家规定的休假,也从未在家跟父母度过一个除夕夜。每个月要探视父母,他总是利用星期五下午驱车200公里去,星期天晚上再赶回来值夜班。没时间孝敬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关心女儿,与家人聚少离多,他一直很愧疚。父亲是个退休中学教师,很理解儿子,父亲说:“你好好工作,我好好锻炼身体,有你弟弟照顾我,你放心。工作第一,工作第一啊……”
“做人不能太计较,有所失,也必有所得。没做过夜班,品味不出办报的甘苦和乐趣。”李跃华说:“报纸就是我们的作品,我失去正常的休息时间,我颠倒了生活的白天与黑夜,但是,报纸出版了,报纸完美无出错,就是我最大的‘得’。”
2012年,李跃华同志在夜班工作岗位上,审阅当日报纸打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