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刘刚
所属图书:《贵人善行:百名“最美贵州人”》 出版日期:2013-12-01 文章字数:858字

刘刚

身残志坚献青春

坎坷的成长路

刘刚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家,幼时因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留下后遗症。从6岁起,就只能依靠拐杖行走。2005年,母亲因病离世,自己残疾和母亲早逝的经历一遍遍刺痛了刘刚的心,也让他深切地感受到医疗对当地村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确的定位——做一名乡村医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毅然放弃了读重点高中的机会,选择去毕节卫校就读。

艰辛的学医路

尽管刘刚心中已有了明确的理想,但当时毕节卫校不招残疾学生,刘刚为此心事重重。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毕节地区残联决定在毕节卫校举办一个残疾人自强班,向残疾人免费提供学习的平台。刘刚从此踏上了学医的生涯。

到毕节卫校以后,他努力学习各科专业知识,认真听从老师的教诲,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多次获得荣誉和奖学金。由于腿脚不便,他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老师们说的一句话常常在他耳边响起:“我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能因身体的残疾而自暴自弃,我们要做到身残志坚,将来回到家乡服务乡邻,为家乡亲人解出痛苦。”这句话一直鞭策着他,为他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刘刚工作中

呕心沥血的出诊路

从毕节卫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刘刚在水淹塘村卫生室当了一名医生。水淹塘村到处是山,交通条件非常恶劣,群众看病非常不便。为了群众的健康安全,刘刚除了做好常规的防疫工作外,还要花很多精力做以下工作: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对高危病人定期随访、公共卫生知识普及宣传、常规健康体检、对孕产妇的定期服务、对老年病人的定期服务等工作,每一件他都做实做细。一年四季,不分严寒酷暑,刘刚常常是白天黑夜都在水淹塘村的山岭小道上奔走。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刘刚的人生路,曲折而真实,却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刘刚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贵人善行:百名“最美贵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