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医者师者 仁心爱心
“我出国留学的目的是想去开开眼界,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更好地为家乡的老百姓服务。”199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的陈玲,已经是博士了,去国外接受博士后的培训,边工作边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为今后回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玲先后留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2007年7月返回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作为遵义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教授,陈玲在教学中,善于应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临床思维。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陈玲还担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2009年7月,她在研究中识别出4种新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位点和类型,系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被美国等基因库收录。
陈玲在回国后,发现我国结核病很严重,决定从事结核病的研究,还从国外带着这方面的课题和3.3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在遵义医学院的帮助下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陈珍说,“现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增加了诊断结核病的手段和治疗的方法,让治疗更加规范合理,为更多的患者解决了疾苦”。
谈到身边的人,陈玲说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女儿的成就让她感到自豪和骄傲。
1998年,陈玲到美国留学时,女儿刚满13岁,正在遵义读初中一年级。女儿从小罹患眼疾,陈玲出国半年后,女儿视力急剧下降,视野越来越窄,最后连黑板也看不清楚,选择了退学。陈玲把女儿接到美国,在她的耐心教育下,女儿很快就适应了国外普通学校(非盲人学校)的学习环境,成绩突出,曾两次荣获美国“总统奖”,并顺利升入大学,就读心理学专业。后来,双目已完全失明的女儿学成归来,在母亲精神的感召下,于去年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成为贵州省第一个盲人心理咨询师。
平凡是一种伟大,真实是一种感动,“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亮路路通明”。她不是春蚕,却在滋养绿叶;她不是红烛,却能照亮心灵。
陈玲老师指导研究生进行临床科研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