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才
危难之时见真性
临危受命 让企业起死回生
1994年,贵阳汽车客运公司濒临倒闭破产的边缘,1761名职工只有651人上岗,800多名离退休职工生活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200辆营运客车能够营运的不足50辆,车型老旧,技术状况差,交通事故频发。公司入不敷出,既无力承担交通事故的损失,也无钱给职工发工资,靠借钱过日子。
危难时刻,黄兴才同志临危受命走马上任,担任贵阳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当年,企业就扭亏为盈,完成收入906.3万元,利润32.7万元,实现税收112.3万元;车辆完好率达到90%、工作率85%、实载率60%;为职工建立了20万元的工资储备资金。通过一年的整顿治理,当年从潜亏转为盈利,职工工资基本得到保障。
抗凝冻 千方百计保民生
2008年1月持续的低温凝冻雨雪天气,使贵州遭受特大凝冻灾害。贵阳汽车客运有限公司下属机构贵阳客车站是贵州的主要交通枢纽站,也是此次抗凝冻保民生保交通的主要战场之一。
黄兴才亲自安排部署,车站开放候车厅让旅客取暖,腾出值班室、站务人员休息室提供给旅客避寒,加修候车大棚150平方米给旅客候车,免费为旅客提供热水、姜糖水。动员机关党员干部每天轮班到车站现场引导和维护秩序,设置医疗服务点解决旅客临时病痛。要求招待所腾出保安值勤室、服务员休息室给旅客住宿,每层楼都烧起炉火,给带小孩的、年龄大的旅客取暖。为低收入农民工提供最便宜的馒头、包子、豆浆等食品,1.5元就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馒头包子,10元钱就可以住一晚。
在这场抗凝冻保民生的战役中,贵阳客车站共发车4700多班次,疏运旅客十二万多人次。没有一名旅客受冻、挨饿、生病,没有一名旅客滞留车站。黄兴才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交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近年来,公司捐助汶川地震、南方凝冻灾害和青海玉树、甘肃舟曲地震等灾区,支持见义勇为基金、关爱基金和新农村建设、茅草屋改造等300余万元。积极参与贵阳市委市政府“两湖一库基金”,响应城乡共建结对帮扶,结对帮扶长顺县思京村小学,支助困难学生2名,先后支助20万元。
黄兴才在工作中